APP下载

德钦县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

2015-12-08张玉,路遥,赵钦澄

关键词:价值链

*通信作者:路遥(1978—),女,云南昆明人,讲师,主要从事农村发展与社区治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09

德钦县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

张玉1,路遥2*,赵钦澄3,龙蔚1

(1.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云南农业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01;

3.云南省迪庆州云岭乡农技站,云南 德钦 674500 )

摘要: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具有传统的历史,在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热潮中,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再次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立足于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背景,以农民利益诉求“八年葡萄收购价不变”为切入点,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分析了各利益相关群体在葡萄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行为。政府、农户、酒业公司与农民组织是最为重要的利益群体,他们的合作和冲突行为决定着葡萄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通过搭建农户与政府、酒业公司、农民组织等四方利益相关群体协调沟通平台,构建四方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实现云岭乡葡萄产业的良性长远发展。

关键词:葡萄产业;利益相关群体;价值链

收稿日期:2014-11-19修回日期:2015-05-15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317:18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优化与选择研究”项目(A2006034)。

作者简介:张玉(1990—),女,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发展与特色农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 326文献标志码: A

Analysis of Grape Plant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ith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s in Yunling Countryside of Deqing County

ZHANG Yu1,LU Yao2,ZHAO Qincheng3,LONG Wei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2.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3.Agrotechnical Station,Yunling Countryside of Deqing County,Deqing 674500,China)

Abstract:Grape industry is a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Yunnan Tibetan town called Yunling with a long history. With booming of Yunn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e grape industry comes up into regional prior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query of “grape price unchanged for eight year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needs and rea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ape industry. Government, farmer and wine companies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are important for the grap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ir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behavior lead the direction and pace of the industry future. Through building up a dialogue platform and a sustainable profit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different stakeholders, the long-term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grape industry in Yunling will come true.

Keywords:grape industry; stakeholder; value chain

当下云南社会各界发出声音,呼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很多地方发展经济的首选。葡萄、草莓、蓝莓等水果基地、龙头企业、观光农业、农业庄园等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也改变和影响着当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1]当地方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帮扶政策等方法大力推动发展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也在发挥其在市场开拓方面独有的优势,而处在农业价值链最低端的小农却有自己在收益上的担忧。本文以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发展葡萄产业为例,通过对各利益相关群体的行为表现的观察,以期分析思考发展特色农业所遭遇的困境。

云岭乡位于德钦县西南部,是中国海拔最高的葡萄产区。葡萄产业培育工作从2000年开始规划启动,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 截至2013年,云岭乡建成优质酿酒葡萄基地320hm2,占据德钦县葡萄种植的半壁江山。2013年,云岭乡葡萄销售收入突破700万元,最高收入达到112500元/hm2,葡萄种植区农民增收达到60%。发展葡萄产业已经成为云岭乡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然而,看似八年不变的葡萄价格后则凸显了葡萄产业发展背后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不同诉求。因而,关注政府、农户、企业和农民组织等相关利益群体间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的需求及其背后的原因就极为重要。

一、利益相关群体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的行为分析

历经14年,云岭乡葡萄从无到有,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处于葡萄产业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群体为其倾注了大量心血。葡萄产业利益相关主体涵括了农户、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以及消费者等。本文主要基于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所采取的“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农户参与”模式,且融合了当前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民组织,主要探讨农户、企业、政府以及农民组织等四个主要利益相关群体在葡萄产业发展中的行为。

(一)农户

农户是葡萄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农户在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表1列出葡农种植葡萄所需要投入的成本。

在计算农户劳动成本的前提下,葡农种植普通葡萄纯收入为7950元/hm2,冰葡萄纯收入为27660元/hm2。在不考虑农户劳动成本的前提下,葡农种植葡萄收入为45000余元/hm2。此外,擅长管理和经营葡萄种植的农户,葡萄收入可高达120000余元/hm2。葡萄种植收入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农户视葡萄种植为毕生经营的事业。

(二)企业

企业是推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切入点。酒业公司参与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通过收购葡萄,加工酿造葡萄酒、建设葡萄酒庄,延长葡萄产业链,切实提高农民收益。

据官方数据显示,共有三家酒业公司参与德钦县葡萄产业的投资与开发。其中,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最早进入云岭乡,且种植基地、酒庄皆坐落于云岭乡斯农布村,因而重点介绍梅里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自入驻斯农布村以来,带领广大农户从事葡萄种植,为葡农提供技术支持,手把手教葡农种植;为了酒业公司的长远发展,投资修路、建设引水灌溉工程,既解决了公司发展之需,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便利。此外,酒业公司协助当地农户成立德钦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圣地葡萄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50余户。

(三)政府

政府是葡萄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为了促进葡萄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立葡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种植区村总支书记和主任,聘请葡萄辅导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宣传种植葡萄,组织农户培训。

由于葡萄产业开发初期投入较大,为了更好的开发葡萄产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负责提供葡萄种苗5100株/hm2、葡萄水泥杆1050根/hm2,铁丝1080kg/hm2;并对农药、化肥、尿素、地膜等的投入给予一定的扶持。葡萄种植到了三年才有收获,政府给予一定金额的种植补贴,2007年以前每年补助4500元/hm2,2008年以后每年补助3750元/hm2,连续给三年[2]。此外,为了保护葡农的利益,政府与酒业公司谈判,签订葡萄最低收购价。正是由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宣传引导,葡萄产业才得以成为云岭乡的拳头产业,主导产业,成为广大云岭乡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关键产业。

(四) 农民组织

农民组织是以农民行为为主体,以追求一定的组织目标而结成的关系结构。农民组织既包括经济组织,也包括农民自治组织和维护农民权益的政治组织。本文所指的农民组织主要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历时14年,葡萄种植经营主体主要以单打独斗的散农为主。近几年来,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以种植葡萄为主的葡萄专业合作社开始涌现,并逐渐发挥作用。葡萄专业合作社逐渐演变成为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利益群体,本文以圣地葡萄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研究对象。

圣地葡萄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8年,依托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而成立,属于德钦县第一个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条主线,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户种植葡萄,种植统一规范,统一科技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配送农资和统一收购葡萄,严格控制葡萄质量。圣地葡萄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酒业公司,一头连着葡农,有效地改善当前实行的“公司+农户”合作种植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地保护葡农的利益,也可以保证酒业公司的利益,葡萄专业合作社作用越发明显。

二、利益相关群体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的合作与冲突行为

农户、酒业公司、政府、农民组织等利益相关群体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直接决定着云岭乡葡萄产业未来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效益。下面对各利益相关群体在葡萄产业发展中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进行简要分析。

(一) 农户与酒业公司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表现

“企业+农户”是最主要的订单农业方式,也是目前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单个农户面对市场的风险,而且可以发挥企业在资金、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酒业公司依靠收购酿酒葡萄原料,酿制、加工葡萄,增加了酒业公司和葡农的收益,这对葡农和酒业公司都是双赢的。然而,酒业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样葡农作为理性的经纪人,酒业公司和葡农有时也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一方面,酒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保持八年不变的收购价;另一方面,葡农为了提高收益,无限增加葡萄种植,严重影响了葡萄原料的质量,长期以来,形成“低质量—低价格—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不仅影响了酒业公司葡萄酒的酿制品质,而且挫伤了葡农的积极性,长久下去,对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二) 政府与农户、酒业公司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表现

在边远地区,由于交通、地势、环境等的限制,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进入成本高,农产品流通成本也高,政府的强有力引导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宣传引导带动葡农投身于葡萄产业发展中来。政府处于葡农和酒业公司的中间组织,一方面,政府要时刻关注农民利益诉求,代表农户与酒业公司谈判,切实保障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要尽力为酒业公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立足整个区域葡萄产业的发展,代表酒业公司与葡农谈判,尽量说服葡农按照酒业公司的标准、要求进行葡萄种植,以保证葡萄原料品质。处于中间的政府,实属尴尬与无奈。

(三) 农户与农民组织的合作与冲突行为表现

农民组织作为政府、企业和农户间的桥梁,起着双方间进行沟通和合作的作用。农民组织把一盘散沙的农户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农户在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博弈权。

农户是农民组织的主人,在农民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农户和农民组织的利益是一致的。一方面,农民组织代表合作社内部农民的利益,以组织的形式与酒业公司进行谈判并签订契约,其谈判的地位与能力明显提高和增强,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在内部对单个农户的行为加以监督和惩罚[3]。但是,在葡萄种植中,有些葡农为了获取种植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严格按照合作社所规定的种植规范,从而影响了葡萄质量与品质,久而久之,合作社所提供的葡萄原料品质无法保证,从而削弱了合作社未来与酒业公司谈判的力量。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云岭乡葡萄产业从小到大,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既是上帝赋予的礼物,也是政府、葡农、酒业公司、葡萄专业合作社用心栽培、经营的结果。各利益相关群体为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各利益相关群体在云岭乡发展葡萄产业的进程中表现出的合作与冲突等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一)农户是主体,要关注长远利益,不要局限眼前利益

农户是葡萄产业发展的主体,大部分农户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投入毕生心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然而,部分农户只关注眼前利益,“不择手段”地提高葡萄亩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品质,进而造就了“葡萄收购价八年不变”的格局。农户要关注长远利益,不能“因小失大”。

(二)政府是协助者,要服务,不要主导

政府在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协助者的角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会对葡萄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各级政府为云岭乡葡萄产业的发展,制定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宣传引导农户种植。然而“服务”的行为给农户造成了“领导”的错觉,导致葡农对政府依赖性强,不利于葡萄产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如何从“无限指导”转化为“有限服务”事关云岭乡葡萄产业能否长远发展。政府需要弱化自身的经济主导职能,将微观层面的职能转由市场机制去完成,产品质量决定收购价,要引导葡萄收购走上“因质论价”的良性发展道路。不过多干预影响农户,逐渐培养葡农的市场经济意识。此外,改变酒业公司与葡农“买断型”或“合同收购型”的关系,转变为“伙伴型”关系,引导和推动酒业公司与葡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政府向龙头企业倾斜、龙头企业向农民倾斜”的政策环境,是当前政府改变两难境地的有力选择。

(三)企业是关键抓手,要抓葡萄品质

企业是推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酒业公司参与葡萄产业的开发,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益。但由于云岭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酒业公司进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无法在原料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提高葡萄收购价,从而增加酒业公司原料成本。因而,酒业公司用价格来反映葡萄品质,逐渐实现葡萄“因质论价”,引导葡农诚信、专业种植,可以有效地降低酒业公司原料成本、提升葡萄酒品质,从而实现整个云岭乡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农民组织是纽带,功能要拓展

农民组织在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葡萄种植为主的葡萄专业合作社,既可以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可以降低葡萄种植成本,对葡萄原料进行统一收购,可以保证葡萄的收购价格,进而增加葡农收益;也可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等。目前,云岭乡的葡萄专业合作社正在迅速发展,有些发展得还不错。但总体来说,合作社主要以葡萄种植为主,更多处于葡萄产业价值链底端,葡萄合作社应该充分拓展功能

四、思考

政府、农民组织、酒业公司、农户四种利益相关群体是云岭乡葡萄产业发展的主体。政府对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指导,酒业公司延长了葡萄产业链,农民组织发挥了农户和政府、酒业公司间沟通的作用,而葡农是葡萄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构建葡农与酒业公司、政府、农民组织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真正实现云岭乡葡萄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行动。通过政府与酒业公司合力加强云岭乡葡萄品牌建设与原产地保护,加强葡萄产业营销体系与销售渠道建设;延长葡萄产业链,开发葡萄文化旅游,打造以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为主体,融观光、休闲及藏民族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实现葡萄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阳云云.特色农业史,小农辛酸泪——以广西R镇葡萄产业发展为例[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3-16.

[2]永基卓玛.迪庆州德钦县:葡萄产业酿造甜蜜生活[EB/OL].[2015-06-08]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21940-1.htm.

[3]李杰.利益相关群体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行为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23-24.

[4]云南论坛秘书处编.弘扬云南农耕文化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227.

[5]彭吉萍.云南省酒产业研究报告[R].昆明: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2013:32-33.

猜你喜欢

价值链
中国—东盟价值链合作模式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价值链财务战略及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广州东部中心崛起!跟随“地标专家”抢占城市风口的价值链顶端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价值链重构》
基于价值链的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