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特质的关系

2015-12-07潘林敏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龄特质

潘林敏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特质的关系

潘林敏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为了探讨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和工作特质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教师情绪劳动问卷》和《职业特质状况问卷》对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以中等临界值来看,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和工作特质总体水平偏高,其中情绪劳动的基本情绪表达维度得分最高,工作特质的工作自主性维度得分最高;(2)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年龄、教龄和婚姻关系上差异显著,其工作特质的社会支持维度在不同的教龄上差异显著;(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与工作特质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工作自主性与基本情绪表达、深层情绪伪装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深层情绪伪装呈显著正相关;(4)工作自主性对教师基本情绪表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教师深层情绪伪装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工作特质

情绪劳动的研究涉及到很多职业领域,其中国内外关于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对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特质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关注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特质的现状以及它们的联系,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不仅可加强中学教师工作特质方面的管理提供指导,而且有助于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本文试图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市的几所中学教师共发放问卷220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27%。

(二)工具。

1.教师情绪劳动问卷[1]。对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采用侯佳萍自编的《国民小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共21道题目。本研究采用“基本情绪表达”“表层情绪控制”“深层情绪伪装”“情绪多样性程度”四个维度。本问卷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其中分数越高,表示越偏向于该维度。该问卷的信度为0.917,信度良好。

2.职业特质状况问卷[2]。对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的研究,采用曾慧萍自编的《职业特质与身心健康调查问卷》中的职业特质问卷的题目。该问卷以“工作自主性”“心理负荷”“社会支持”“工作投入状况”四个维度反映工作特质。共28题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二、结果

(一)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特质的现状。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和中学教师的工作特质总分及各维度的均值M和标准差SD(见表1、表2)。

表1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现状

由表1知,教师情绪劳动的均值是3.796。其中以基本情绪表达(4.438)为最高,表层情绪控制(3.246)为最低。若以五点量表的中等临界值为3来看,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处于较高水平,且情绪劳动各个维度均高于中等临界值。

表2 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现状

由表2知,教师工作特质的均值为2.755,其中工作自主性(2.814)最高,而工作投入状况(2.694)最低。若以四点量表的中等临界值为2.5来看,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工作特质处于较高水平,且工作特质各个维度均高于中等临界值。

(二)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1.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年龄差异比较。采用F检验对不同年龄被试组的情绪劳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3)。

表3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年龄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基本情绪表达维度在年龄上差异显著(F=4.496,p=0.012),采用LSD事后检验发现,其中41岁及以上的教师得分(M=4.586,SD=0.402)均高于31~40岁和30岁及以下的教师。情绪多样性维度在年龄上差异显著(F=7.724,p=0.001),其中30岁及以下的教师得分(M=3.766,SD=0.715)均高于31~40岁和41岁及以上的教师。

2.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教龄差异比较。采用F检验对不同教龄被试组的情绪劳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4)。

表4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教龄差异比较

由表4可知,教师情绪劳动的情绪多样性维度在教龄上有显著差异(F=5.719,p=0.001)。采用LSD事后检验发现,其中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得分(M=3.769,SD=0.771)均显著高于11~20年和21年及以上的教师,而在其他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婚姻关系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对已婚和未婚被试组的情绪劳动总分和各维度得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5)。

表5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婚姻关系差异比较

由表5可知,已婚与未婚的教师在情绪多样性维度上差异显著(t=-3.149,p=0.03),未婚的教师得分(M=3.835,SD=0. 608)高于已婚的教师,而在其他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三)中学教师工作特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1.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的教龄差异比较。采用F检验对不同教龄被试组的工作特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6)。

表6 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的教龄差异比较

由表6发现,教龄在工作自主性、心理负荷量、工作投入状况三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但在社会支持维度上差异显著(F=3.856,p=0.01),采用LSD事后检验发现,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在社会支持上的得分(M=2.955,SD=0.355)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的教师。

(四)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与工作特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和工作特质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见表7)。

表7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与工作特质各维度的相关(r)

由表7可知,表层情绪控制、情绪多样性程度与工作特质的四个维度相关均不显著;基本情绪表达、深层情绪伪装与工作自主性呈显著正相关;深层情绪伪装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

(五)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与工作特质各维度的回归分析。分别以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为因变量,工作特质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见表8)。

表8 中学教师工作特质各维度与情绪劳动各维度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由表8可知,工作自主性对教师基本情绪表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教师深层情绪伪装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三、讨论

(一)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特质的总体现状分析。由表1知,以中等值为临界值来看,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总体水平普遍偏高,其中教师基本情绪表达得分最高,表层情绪控制策略得分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现今社会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的顾客。所以现代的社会文化要求教师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情绪状态;而一些中学教师在工作时,实际却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了低程度的控制结果。

由表2知,以中等值为临界值来看,中学教师的工作特质总体现状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工作自主性和社会支持在工作特质中有很大的影响,这说明大部分从事中学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在工作上能较独立地控制并管理自己的工作;同时,中学教师在学校里受到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所以学校应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各维度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一致。此结果可能与现今提倡性别平等,两性工作升迁机会及工作负担已逐渐平等有关。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在受教育程度上也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教师经常接受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与教育,使得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教师们能够在这些培训中加强岗位责任感,提升服务意识,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状态。

1.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年龄差异比较。由表3知,中学教师基本情绪表达和情绪多样性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41岁以上的教师基本情绪表达得分最高,而情绪多样性得分最低。其原因可能是年纪较大的教师,人生阅历丰富,在工作场合下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更有经验,即便遇到自己的情绪与学校要求的情绪状态不一致时,也能展现出适当的情绪状态,以符合学校的要求;而年纪较轻的教师,经验相对欠缺,所以基本情绪表达控制能力相对不足。但是,年轻的教师,临场应变能力强,能在工作中表现出一种以上的情绪状态,也能依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群做出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其情绪多样性得分最高。

2.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教龄差异比较。由表4知,中学教师的情绪多样性在教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5年(含)以下的中学教师的情绪多样性上得分最高,而教龄在21年以上的中学教师得分最低。可能是因为5年(含)以下教龄的教师,工作时间不长,在工作上具有弹性,对不同场合、不同情境能适当做出不同的情绪反应,而21年以上教龄的中学教师虽然生活阅历丰富,但是长期处在学校单一的工作环境中,相对缺乏活力,即便面对社会复杂变化,其情绪反应较慢。

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婚姻关系差异比较。由表5知,中学教师的情绪多样性在婚姻关系上差异显著,且未婚的教师情绪多样性得分明显高于已婚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已婚教师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生活压力变大。相比较于未婚的教师而言,他们在工作中面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场合,更难灵活地做出不同的情绪反应。

(三)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中学教师工作特质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关系上都无显著差异。由表6知,仅在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表现在工作特质的社会支持因子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教龄在11~20年的教师的社会支持得分最低,这可能是因为11~20年教龄的教师虽然资历较深,但是家庭负担较重,加上长期工作产生的工作倦怠,对事业的进取心降低,更易产生工作上的倦怠,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四)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与工作特质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1.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的工作自主性与情绪劳动各维度的相关性。由表7知,中学教师工作自主性与基本情绪表达、深层情绪伪装呈显著正相关,和表层情绪控制、情绪多样性无显著相关。这表明自主性高的中学教师更多地采用基本情绪表达和深层情绪伪装策略。工作自主性代表教师对工作的支配性和主动性程度,教师工作自主性越高,表明教师在工作中自主规划和工作程序中决断力的程度越高[3]。工作自主性高的教师会有强烈的动机,会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教师角色中,其在工作中便越能表现出符合公众期望的情绪状态,也越善于控制自己内心真正的情绪表达。

2.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的社会支持与情绪劳动各维度的相关性。再由表7知,中学教师社会支持与深层情绪伪装呈显著的正相关,和其他维度无显著相关。这表明得到社会支持越多的中学教师会更多地采用深层情绪伪装策略。若学校领导对教师赞赏并认同,为教师提供好的福利,以及同事之间的互相支持与帮助,便可促使教师更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控制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情绪状态。所以,这就要求社会给与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使得他们具备更好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

(五)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与工作特质各维度间的回归分析。由表8知,工作自主性对教师基本情绪表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教师深层情绪伪装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在教学中自主规划和工作决断力强的中学教师更偏向采用基本情绪表达策略,更能表现出与教师职业相符合的情绪状态。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认可和支持越多,更偏向采用深层情绪伪装策略,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控制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而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服务学生的角色。

四、结论

(一)以中等临界值来看,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和工作特质总体水平偏高。其中教师采用基本情绪表达策略的最多;教师在工作中的工作自主性最高。

(二)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在年龄、教龄和婚姻关系上差异显著;中学教师工作特质的社会支持维度在不同的教龄上差异显著。

(三)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各维度与工作特质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工作自主性与基本情绪表达、深层情绪伪装呈显著正相关;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与深层情绪伪装呈显著正相关。

(四)工作自主性对教师基本情绪表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教师深层情绪伪装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1]侯佳萍.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D].中台科技大学,2010.

[2]曾慧萍.台湾高科技电子产业员工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之探讨:两个工作压力模型——Karasek负荷控制支持模型与Siegrist付出回馈失衡模型——之检验[D].国立成功大学,1991.

[3]李骋,赵守盈.教师工作自主性问卷编译及结构研究[J].自然科学报,2012(5).

[责任编辑 王占峰]

B844

A

2095-0438(2015)12-0118-04

2015-08-11

潘林敏(1992-),女,安徽合肥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测量心理学。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教龄特质
教师作品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