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欢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发展

2015-12-07郭声琨

学会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非政府座谈会活动

郭声琨

欢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发展

郭声琨

近日,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在上海召开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座谈会。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会上表示,中国制定《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是为了依法引导和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中国政府欢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发展,并继续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除了主持会议的郭声琨,还包括上海市市长杨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徐显明,以及来自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全国司改办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的7位代表,分别来自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德国工商大会、英国英中贸易协会、德国墨卡托基金会、美国全球联合之路,以及香港沪港青年交流促进会。除了这7位代表,美、英、德等3国驻沪领事馆总领事也应邀参加。

据透露,针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召开如此高规格的座谈会前所未有,也显见中国政府对此次座谈会的重视。在座谈会上,7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表达了在职业培训、社会救助等领域进一步与中方合作的愿望,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正在征求意见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7位代表并未过多提及,而来自3个国家领事馆的官员,则就法律草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中方的代表,郭声琨表示,中国政府感谢境外非政府组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理念、人才、管理、资金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在中国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中国政府也欢迎和支持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发展,并愿意继续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协助。针对正在制定中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郭声琨表示,该法律草案明确规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依法开展活动受法律保护,政府有关部门为境外非政府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引、活动便利等,这也是依法引导和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依法保障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徐显明在会上表示,此次召开座谈会也是就立法征求各方意见,他会把听到的意见带到立法机关。徐显明指出,虽然有人对该法律的出台存在疑虑,但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不会因为这部法律而改变,而且在制定法律时,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对于中国政府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的做法,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吴侨文表示,英国非常赞赏中国这种开放的态度。

据有关专家介绍,非政府组织起源于西方国家非盈利和自愿性的社会活动,实行自主管理,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又被称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非政府组织也更加广泛地活跃在各个领域,包括解决可持续发展、环保、能源资源利用、全球性传染病防治、减灾防灾、食品安全、科技及制度创新等,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大量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开展合作,如世界宣明会、乐施会等,这些组织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赈灾扶贫、中外企业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活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存奎指出,在长期友好交流与合作中,境外非政府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中国科技、民生、公益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

参加座谈会的7个非政府组织代表中,世界健康基金会主要在医疗卫生、防病治病方面开展项目,德国墨卡托基金会、香港沪港青年交流促进会重在促进中德、香港和内地青年学生交流,英国英中贸易协会、德国工商大会主要是促进中英、中德企业经贸合作,美国全球联合之路主要致力于慈善类社会组织发展。据美国全球联合之路大华区主管陈熙介绍,该组织不但做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项目,还正在做关注留守儿童的项目。

媒体报道显示,在中国长期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达1000个左右,加上开展短期合作项目的组织数量,总数可能多达6000个。每年通过境外非政府组织流入中国的活动资金可达数亿美元,其活动范围涉及扶贫、助残、环保、卫生、教育、文化、司法、劳工维权等20多个领域。这些组织中,多来自美欧和港台地区。统计显示,目前境外非政府组织数量排名前几名的分别是上海、福建、北京、广东、浙江等。但媒体也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方面存在欠缺,目前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依据是《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及《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国过去在这个领域是无法可依”,在座谈会上,徐显明坦言。他指出,此次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使某些模糊的界限清晰起来,让这些组织有法可依。徐显明表示,中国在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过程中也会借鉴一部分国外的经验,比如在华开展活动实行登记制度,这也是很多国家实行的制度,有登记就要有章程,“章程就是开展活动的宗旨”,中国政府会根据组织提供的章程进行管理。

王存奎指出,该法律的出台,将有利于积极适应境外非政府组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依法、有序开展活动。

作为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之一,陈熙表示,总结近20年在华活动的经验,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发展必须坚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各个相关方平等合作,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陈熙的说法得到中方的认同,郭声琨在座谈会上明确表态,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也应遵守中国的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作为境外非政府组织最多的省份,上海市市长杨雄介绍说,近几年在上海注册和开展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数量方面出现了快速增长。

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下称世健会)上海办公室总监徐丽华女士原是中国台湾人,后到美国德州大学读书,成为一名美籍华人,在上海已经待了15年。据徐丽华介绍,1958年诞生的世健会,早在1983年就进入中国,同时也是2007年首批在民政部注册的境外基金会,目前在全国共有3个办公室,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武汉,目前世健会在中国共有17人,上海办公室共有8人。

坐落在上海浦东东方路上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下称儿医中心),是世健会与上海市政府1998年合作建成的,也是世健会在全球最大的合作项目,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儿童白血病治疗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该中心每年为3700例儿童做先天性心脏手术,排名全球第一,而且有“97%的成功率”。就在几天前,8岁男孩小昕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了心脏手术。小昕的父亲蒙先生说,不久前小昕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于这个来自贵州黔南州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老家医疗条件有限,我们得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小儿先心病是全国最先进的,就不远千里带着孩子来求医。”徐丽华告诉记者,世健会重视对人才的培训,每年都会安排该中心的医护人员赴美国培训,3个月到半年不等,目前已经有超过200余名医护人员出国培训过。世健会还邀请了超过100名国外专家,到中心进行交流、培训和示范等。“我们就是一座桥梁”,徐丽华表示,通过世健会,让中国的医生更有国际视野,把美国的先进医疗理念传递到中国。目前,世健会还在武汉、西安等地开展多个项目,包括宫颈癌项目、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艾滋病项目等。徐丽华说,世健会的宗旨就是不涉及政治,不涉及宗教,“把健康传递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徐丽华表示,世健会在中国开展项目时,得到了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卫计委等中国方面的支持,“与政府合作成为一种范例”。徐丽华说,像都江堰的康复项目,虽然是由世健会提出的,但专业技术支持来自北医三院,地点则设在上海市卫生局援建的一个医院里。

世健会在中国的成功,反过来也促进了世健会的发展。目前,世健会在孟加拉、南美洲等地,也在复制上海儿医中心的模式。每年3月份在华盛顿召开的全球健康国际大会上,世健会在中国的项目,会作为案例在大会做专题汇报,“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卫生状况”,徐丽华说。

对于中国方面的支持,香港沪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李可庄先生有着同样的感受,李可庄表示,“沪港明日领袖实习计划”一开始只有1所香港高校的35名学生参加,上海14家企业提供实习岗位,今年已经有4所香港高校的140名学生来到上海,在43家企业进行为期6~8周的实习和生活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交流,加深香港下一代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

(来源:京华时报)

猜你喜欢

非政府座谈会活动
“六小”活动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活动随手拍”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