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民族声乐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评《声乐教学艺术论》

2015-12-06吴迪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唱法声乐民族

书名:声乐教学艺术论

作者:贺星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时间:2013年5月

定价:30.00元

在我国,民族声乐唱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到现在为止,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不断创新,民族声乐的唱法已经走过了近百年。民族声乐是一种独特的歌唱艺术形式,它包含着非常专业的音乐性质。现在的民族声乐唱法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它的演唱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唱法的精华,又不断的引进了来自西方的声乐元素,让民族声乐更具多样化、国际化,创造了一种新的民族歌唱形式。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唱法之所以能够被很多人接受,就是因为它别具一格的融合了多种元素,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的艺术水平。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包括现代民族声乐概念、历史发展、每次发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民族声乐的多元化道路等等多个方面。在当今社会,由于民族声乐所扮演的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所以我们更要对民族声乐的发展与继承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以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民族声乐如果想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就要注重各个地方的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不能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格局。每个民族应当有每个民族自己的特色,形成民族声乐教育多元化的局面,实现“百花齐放以及百家争鸣”,才能让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更加稳定,更加繁荣。我国当代的民族声乐教育包括传统戏剧曲目的演唱、曲艺的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在演唱的曲目中,有的曲目还吸收借鉴了西洋的唱法,将西洋唱法民族化。民族声乐主要是以不同的民族所特有的民族语言作为基础,并且将其带入感情,演唱要遵循传统声乐的声情并茂,还要有西方的穿透力强的特征。《声乐教学艺术论》这一本书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它的定义、历史渊源、多种多样不同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声乐的显著特征、如何掌握民族声乐的唱法等等,内容非常丰富,语言简单易懂,该书对声乐教学的目的、声乐教学的原则、声乐教学的内容、声乐教学方法、声乐教学的步骤、声乐教学的技巧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书本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学习者对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使学习者对民族声乐的学习与研究有更大的学习兴趣,让民族声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对它产生兴趣。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使民族声乐的发展更为繁荣,民族声乐的发展才不会像很多物质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慢慢淡出历史舞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西部民族声乐教育的现状

西部民族声乐的教育在之前是比较落后的发展状态,随着我国整体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西部的民族声乐教育相比以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整体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体制在一步步地完善起来,因为民族声乐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所以从事民族声乐教育的教师以及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都在不断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各专门进行民族声乐培养的音乐院校和各个师范类的院校,其他各个不同的综合性的大学、高职高专学院等也逐渐开设了民族声乐演唱专业;并且它们的教学体系都慢慢的朝着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着,不论是专业从事民族声乐的院校还是后来又设立民族声乐的院校,它们中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民族声乐教师以及许许多多的民族声乐学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统一了观念,即现代民族声乐既吸收了西方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同时又强调了我国民族唱法的民族性。

虽然现在西部民族声乐有了非常可观的改变,但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其一,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单一性。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而民族声乐的教育忽视了多元一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其二,许许多多的优秀的中国民间音乐和大量具有显著地方色彩的民族声乐教育方法一直都没有被教育者所采用,而是游走在专业音乐教育的门外。民族声乐虽然在不断的发展,可是对于民族声乐的教育却未能跟上脚步,教育者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满足不了现代声乐教育的要求。在西部,有很大一部分的民族声乐教师没有接受过非常专业的声乐教育教学培训,很多教师都是想当然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这样会产生一些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限制以及影响,才会让西部的民族声乐发展相对来说不够完善;其三,学习民族声乐的生源情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样,由于每个教师的学历背景、自身素质、教学特点等不尽相同,就会造成学生接受的声乐教育水平差别比较大。有的学生经过老师非常严格以及规范的声乐训练会非常熟练地掌握声乐发声、演唱、表演的技巧,然而有些教师只把声乐教育当做副业,或者教学方法不够完善,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声乐的进程。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产生对民族声乐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民族声乐学习的动力,这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现在,在西部民族声乐教育当中,经过民族声乐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些学生非但对传统音乐不认同,还非常浅薄地认为民族声乐是落后的;最后,在西部民族声乐教育中,缺失了以本土文化为根基的音乐教育。本土文化对于本地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将本土文化层层渗透到民族声乐的教育中,并且普及到各个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程中,才会促进民族声乐的发展,让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更加繁荣。所以在西部民族声乐发展的历程中,要注重本土的传统的音乐文化,一步步摆脱民间音乐意识匮乏的西部民族声乐的教育,让西部的民族民间音乐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更加重视本土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二、促进西部声乐教育未来发展的措施

(一)国家要加强对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每个民族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的国家,民族音乐是我们国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的瑰宝。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社会的各个部门都应当重视民族声乐的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只有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认识,人们才会注意到它并且去了解它。有的人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在当今这个到处都充满着广告、鲜亮的标语、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的社会,值得人们注意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使酒再香,若不进行宣传,恐终将会被大量的信息所覆盖,发挥不了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要想保护并且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要从学校的教育入手,政府以及当地的政府都要大力加强当地各级学校中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是使我国民族音乐能够传承和发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对民族声乐的后继教育以及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加以重视,我们应当通过各种类型的民族声乐的培训学习和各种层次的民族声乐的研究工作来加强对民族声乐的传承教育,并大力开展关于它的理论研究,这样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对于民族声乐基础理论掌握比较薄弱的问题。教师应当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强化,比如在课后时间开展关于民族声乐基础知识的问答比赛、走出校园,对民间声乐牛人进行捕捉以及向他们学习,还可以举办各个不同民族的声乐研讨活动等等。

(二)社会各界都应当支持建立和完善民族声乐教学的体系,在中国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所有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提高以及发展有利的歌唱方法以及歌唱的经验都吸收过来,并为我们所用。我国的戏曲、曲艺、民歌还有西方的演唱方法,都蕴含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吸取它们的精华,民族声乐定会发展的更快更广。中国西部的民族声乐教育建立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之上,丰富的民歌、戏曲、曲艺是整个的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的资源。 民族声乐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要深化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在进行民族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应当给不同的学生选取不同的学习曲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教师应当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对学习者进行统一的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曲目要尽可能的广泛,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有一定的艺术性,要将中国的作品同外国的作品相结合。

(三)要协调好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之间的关系。传统民族声乐和现代民族声乐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用嗓方法上的不同。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通常都比较规则、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而传统民族声乐的唱法则比较灵活、多变,如同英语中的发音一样,有很多不规则的发声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将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新的唱法;现代唱法可以为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提供新的不同于传统唱法的经验,让传统唱法能够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突破;与此同时,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的进步又可以为现代民族唱法提供新的的特征,能够让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需要的恰恰是这种健康的互相推进的演变形式。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下要尽可能的保持少数民族传统声乐原来所具有的面貌,让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在未来共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整体,摸索出一套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唱法共同、协调发展的方法。

(四)要加快对高素质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在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传统的民族声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而且还要思考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民族声乐的人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声乐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要有一定的科学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在民族声乐教育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民族声乐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真正突出对审美的本质的追求,我们的声乐教育的重点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在声乐方面拥有超高技术的人才,真正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声乐艺术人才。

西部民族声乐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极其漫长,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尤其是声乐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声乐教学艺术论》这一本书对西部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读者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声乐的魅力。

猜你喜欢

唱法声乐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