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南地区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12-05李迪陆洵

文教资料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英双语苏南地区苏州大学

李迪陆洵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苏南地区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迪陆洵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为适应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创新高校外语教学,本文以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为例,总结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其中涉及苏南地区法英双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目标、双语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校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探求法英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建议。

苏南地区 法英双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中国对深入掌握两门外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一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英语+小语种的双语教学模式将是高校外语专业今后发展的两大方向。苏南是江苏省南部的简称,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五个城市,目前仅有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开设法英双语专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这两所地方高校已经形成具有区域服务特色的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1.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依据。国家教育部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倡高校重视教育改革。《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七)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法语专业根据苏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并结合校情,量身制定法英双语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法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级法语人才。

2.苏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落户在江苏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数选择投资环境更为完善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新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目前,这些开发区正成为进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整合的重要基地。大量法资企业落户苏南地区,市场对复合型的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是单纯的外语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双语人才比单语种人才更具有竞争力。

3.法英双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稀缺。目前,国内关于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和研究已经成为高校教改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项目研究还十分稀缺和薄弱。该领域已知相关课题有湘潭大学法语系和英语系两位副教授共同主持的教育部“法语高级人才培养与法英双语教学”课题。

二、苏南地区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本科阶段培养目标。(1)苏州大学法语(法英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法英双语人才。毕业生应具备较扎实的法语和英语专业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基础,具备较强的法语和英语交际能力,毕业后能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业务和管理工作。(2)南京师范大学法语(法英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熟练掌握运用法语、熟悉英语使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外企、经贸、文教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公务、教学、科研等外语专业工作的身心健康的复合型、高素质法英双语专门人才。

三、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1.培养创新型、具备良好外语素质法英双语专业人才。为适应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突破传统外语专业单一语种教学培养模式,拓宽口径,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法语、英语兼修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一个人的创造素质应该包括:创造性思维、顽强的意志品质、丰富的知识及独特的创造能力。良好的外语素质中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与外语的深层价值,也就是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的[3]。

在学习方法方面,法英双语专业的本科生主修法语和英语,学生自觉探索法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在五年制的法英双语学习过程中,该专业的学生要学好法语和英语的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双语专业知识和深厚的语言基本功,通过全国大学法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相关等级考试。根据法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法语和英语必修课课时按照3:1比例进行安排。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的特点,发挥个人创造性思维,逐渐摸索出科学性、高效率、个性化的双语学习方法。

表1 法语英语必修课课时比例表

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语言是思维方式的载体,学会一门新的语言,就接触到一种新的文化。法英双语专业的学生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将会受到两种外国文化的熏陶,该专业的学生在建立跨文化交际方面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双语专业的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是教学中所关注的课题,核心专业课程基本上围绕着法语和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而设置。在法英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中、法、英文化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双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双语思维转换的能力。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探讨法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社会文化的联系及对比学习,进一步了解法英两种语言的渊源和文化背景,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的热情。

在国际化意识方面,将国际思维作为导向,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人才。外语教育必修具有国际性,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苏南地区开设法英双语的高校均与法国学校有相关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换生的方式,拓宽平台,开阔学生视角,增强学生国际化意识。

表2 对外合作项目统计

2.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法英双语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即以法英双语教学为主,提升专业能力、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外语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素质越来越重要。大部分外语毕业生以外语为工具,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等不同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业务和管理工作。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法英双语专业的学生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法英双语的学习实际上为该专业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法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中,不同语种的教师均积极鼓励学生做PPT展示和口述报告,这种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法英双语专业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和培养掌握一定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的主动性。

对于法英双语专业培养的学生而言,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具有高水平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必须掌握与法语或英语专业人才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知识。因此,法英双语专业的学生在课余之时可以提高自己学科交叉的能力,丰富个人的知识范围,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在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多元方向发展[4]。苏南地区法英双语专业在这方面已经做出相应的实践: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约为4∶1,形成专业课为核心硬实力,通识教育、实践、拓展、自主发展为软实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性质的课程,自主发展课程、课外拓展、学生活动等贯穿始终,并且进行相关的专业实习与实践。

3.培养具有苏南地区区域服务特色、实践性综合双语人才。拓宽口径,重视双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具有宽厚的多学科基础,法语、英语兼修,综合素质高、自学能力强、能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复合型人才[4]。落户江苏省的法国企业超过120家,主要的法国企业分布在苏南地区,这为苏南地区的法英双语专业的学生专业实践实习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平台。

四、发展方向

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针对苏南地区教师年龄和学历结构分布不均衡、相对年轻化的情况,建议选派优秀师资进行国外进修,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法语人才,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

2.加强学科建设。鼓励科学研究,发挥科学带头人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学术队伍,培养新一代的研究型人才,提高专业乃至学校的研究水平,增强专业的综合实力,提高专业的办学层次[5]。

3.加强国际合作,为苏南地区法英双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出国交流的机会。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疏通跨出国门继续深造的渠道。通过交流了解国内外最新动向及信息,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4.向法英双语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高校教师应向该专业学生提供指导性建议,适应苏南地区的市场需求,增加专业竞争力。

5.增强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适当增加英语口语课程、法语口译课程,做到两种语言水平一致,切换应用自如。改善教学条件,使用先进多媒体,丰富馆藏法文原版书籍,提供法语刊物。对于学校而言,最好长期开展和坚持与苏南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条件,创造浓厚的双语实践环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外语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特色鲜明的法英双语专业人才。

[1]蒋星红.苏州大学本科教学手册(上).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339.

[2]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上).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45.

[3][4]何慧敏.培养创新型的外语专业人才.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1-44,45.

[5]陈跃.新设法语本科专业的内涵建设.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1.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苏南地区法英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WGY004)”;苏州大学敬文书院“3I”工程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英双语苏南地区苏州大学
国家艺术基金“基础美术教育百年文献展”首站在苏州大学开幕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中英双语阅读 金银岛
中英双语阅读 柳林风声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中英双语阅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