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15-12-02赖淑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师生关系多媒体

赖淑丽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作为执教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学生、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这些教师都要考虑到,要周全地组织教学,科学地看待教学工作。

一、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才能深化学习能力。考试时基础知识是重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引导学生扎实地进行积累。由于基础知识的容量大,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到位。

1.集体备课,统筹安排。语基部分考点多,容量大,尤其是配套练习非常多,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始整个专题的教学之前,备课组长应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备考作一个统筹安排。这个统筹安排是指不仅要把这部分放在整个语文备考过程中来计划,而且要单独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有大致的安排,如上多长时间,每个专题分配多少个课时,讲多少,练多少,事先都应有一个统一规划。我校针对上一届学生对古诗词鉴赏感到比较困难这一问题,在八月份先行复习了古诗词鉴赏,九月份正式开学后就进行了语基和作文的穿插复习。第一周,讲评月考试卷后,用2课时讲实词;第二周虚词2课时,熟语2课时,然后是作文审题;第三周用4课时完成病句的复习,然后复习作文审题。这个教学计划是备课组长在开学之初就做好的。做好这个规划之后,召集全部备课组的成员,互相探讨,分配任务。讲完专题后,除了课堂练习,老师们还分工设计出该专题的配套练习,以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老师们进行分工合作,每人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部分,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减少工作量,学生也学得比较扎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精讲多练,一课一得。语基题的解答存在一些技巧性的问题,但在更大程度上,“语言文字表达与运用”需要识记,需要积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并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培养语感,形成规律,然后方可以不变应万变。老师总结出来的东西终究是老师的,学生自己找到的方法才是自己的。因此,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宜精讲多练。每节课都要做到目标明确,讲析典型,点拨到位,不必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可留出首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笔做练习。刚开始教学,我总是害怕讲得少了学生不懂,结果发现讲得多效果不一定好,不如讲到点子上,让学生学习得有针对性。

二、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仅凭口授讲解和板书,教学形式单调,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背景、作者思想感情、教材的内涵等不能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很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让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媒体集多种功效于一体,创设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让教材的展现更加直观、具体和形象,把书本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立体、动态的形象,学生能够看得见、听得见,比以往单词的死记硬背更具有说服力,也容易被学生认知,符合学生的感性思维特征,因此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有些教材内容丰富、抽象复杂,学生在体会的时候感觉很困难,甚至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奏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如果能将这种知识形象化,就能使学生在具体生动可感中眼到心到,感知深切。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靠教师的重点提醒是不足以引起学生注意的。而多媒体能将教师讲不清或者讲不深入的知识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利用声音、图画、文字、音乐、视频等功能给予学生强大的感官冲击,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填补教师语言教学的空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知识变得鲜活,缩短理论知识和学生感性认知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不可否认,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很多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但是,有些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有误区,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力度不够,对教学有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引起注意。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认知工具,要发挥它的高效作用,教师就要合理运用。而有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比如:①一节课都离不开多媒体,由以往的“人灌”变成了“机灌”,教师只要操作鼠标就完成了教学。教师的工作量是大大减少了,但是学生却进入了另一个学习误区。眼睛盯着多媒体,造成视觉疲劳,一晃而过的信息让学生不能对重点知识集中注意力。多媒体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不能取代常规的教学,如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师生之间的互动,板书的注解等。②有的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过分关注外在的表现形式,画面花里胡哨,讲究色彩的视觉效果,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虽然很吸引学生,但是课后学生不知道讲了什么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不能发现多媒体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联,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不能太过花哨,而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从教学目标、教材重点知识抓起,做到有针对性,不能华而不实。教师提高多媒体运用的效率就是提高自己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力,要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潜在因素,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局面,师生之间融洽相处,沟通顺畅,推动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反之,师生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对抗,就会导致教与学的背离,师生之间在思想上不能达成一致,没有共同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是在做无用功。现代教学越来越注重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聪明的教师非常重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对教师认可和信服,对教师有好感,愿意接受他的教育,学习上有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效率也高。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也不应是学生眼中枯燥乏味的事情。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途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准备和计划,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中面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收获,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师生关系多媒体
清律的基础知识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掌握基础知识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