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2015-12-02孙宇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引导想象

孙宇龙

【摘 要】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概述。一、创新与想象的关系。二、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三、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及方法。通过简要的论述,揭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势在必行。

【关键词】创新素质;想象;创新;原型启发;引导

创新素质的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能够开创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设想,它不是模仿前人已有的方法,而是要不断地突破前人设定的界限,开拓出新的认识水平。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高等教育对象的“创新”。应该根据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培养。目的就是培养他们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地观察、无拘束的想象、开拓性的猜测,通过验证发现和认识自身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是想象的升华

心理学中的解释: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由此可见,创新是一种思维,是想象的一种更新、一种升华。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象。想象与创新几乎是人类的本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体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发挥体育课堂“无拘无束”的空间作用,解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创造能力。

二、发挥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创新”激情,体育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

中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原因,是他们想在体育课堂上自由的奔跑、无拘无束的玩耍。而现在中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因为体育课已经束缚了他们的自由:因为体育中考得拿分数,所以他们只能反复的练习几个项目;因为怕体育课上出现伤害事故,很多老师不敢让学生踢足球、打篮球;体操的一些危险动作也不敢教,单双杠都已成了摆设……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主体已经没有了上课的兴趣,还怎么进行所谓的“创”。这种客观存在的原因,我们应该怎样改变?教师应该在思想上建立敢于突破“旧观念”,建立“创新”的意识;在工作中做好一切上课的准备,并不断培养创新的能力、学习创新的方法。只有教师先改变了,才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无尽的创新,使学生的想象之鸟展翅高翔、创造之树根深叶茂。

三、体育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

1.用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想象

如技巧中“鱼越前滚翻”教学;课前请同学们查找相关的视频,观察正确动作,查找资料明白动作的关键要点,在上课中教师做规范、优美的示范,然后引导同学“建立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想象描述此动作在哪些体育项目中的运用较多(如体操、武术等)、动物界中哪些动物的能够做出类似的动作(如猫、兔子、猎豹等)。再通过他们的想象,在传统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创新新的、安全的适合他们自己的练习方法。这就是通过直观感知、记忆,在头脑中储存有多种多样的表象,便于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从而在练习方法上得以创新。

2.利用原型启发,诱发思考,促进学生想象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和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证明:应用原型启发解决问题,是引发创造发明的主要思维方法。比如在教标枪出手动作时的身体姿势,可以作一张拉弦待发的弓,说明满弓的道理。教师把一根竹片比作身体,在它的一端放一石子,将竹片弯成“满弓”,然后放开有石子的一端,这时小石子在竹片作用下飞了出去,而且在不超过竹片弹力限度的情况下,竹片弯得越大,弹力越大,小石子飞得越远。这样,从类比中悟出动作的本质,从类似和类比中探求科学规律,可以深入浅出地激发学生创造欲望,逐步培养想象能力。

3.在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是解决现存的问题,培养的是“应答式”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主动精神受到压抑,这无形中削弱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些预设的情境当中找寻一些动作方法的差异,从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如教“前滚翻”时,教师用一方块作滚动实验,方块当然不会滚动,抓住这一时机,启发学生仔细观察与思考,学生不难想象圆球和圆形物体容易滚动,即人体团得越圆越容易滚动,从而悟出了前滚翻正确的动作原理。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4.在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与独创

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之一。具有独创性的思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能力,是在新事物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的能力。思维的独创性可以概括成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种形式。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和灵活性两个特点。

我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先实践后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练习前掷实心球时,持球点为何要远离身体,教学时让学生们先体会持球点的远近对成绩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正确使用器械的方法;再如,推铅球的出手角度理论上应是45度,而实际操作中为何是40°-42°?田径比赛中短跑运动员为何大多兼项跳远项目?学生在老师的问题中思考,逐渐使学生明白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并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培养。

总之,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才会学得主动活泼,学习能动性才会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才会提高。使我们的体育教学丰富多彩,学生会更加喜欢体育课,真正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育能力的摇篮。

此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他们和谐、友好、互相促进地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新型教育体制下体育课堂的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飙.《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2]高瞻.《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的培养》

[3]谭锦话.《体育创新教学的探索尝试》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引导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