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日子充满诗情画意

2015-12-02杨晓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诗句古诗文古诗

杨晓红

中华文化博大厚重,经典古诗文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富有民族特色,超越时代限制,直指宇宙、人生、社会的开放式哲理。古诗文放射着思想光辉,积累精典诗文可以开启智慧,培养福德,塑造人格,提升文化品味。

短小精悍、拗口繁杂的古诗文虽镌刻着时代文化的烙印,饱含至深哲理,但与学生的所处时代和语文学习、语言应用环境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态度怯生淡漠。只有把握时机、创新学习方法,让古诗文的学习轻松起来才能让学生对古诗文充满学习期待。

文化多元的今天,文化现象层出不尽。如何在文化的“新”与“旧”之间,让学生通过领略古诗文的画面美、韵律美、意境美、内涵美产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尤为重要,下面试谈几点做法:

一、“爱屋及乌”

帮助儿童结识文学巨匠,用他们的文学成就与人格魅力感召儿童崇尚古诗文这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冲动:例如,孔子是教师的鼻祖,是我国读书理论的奠基人,其总结的读书方法历久弥新,“好学乐学”、“学思结合”、“默而识之”……,教育后人“修身立德、循礼治国”。孔子序《周易》,作《春秋》,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不对权贵谄媚,不与世俗相合,将自信和自傲书写的淋漓尽致,诗情豪放。余光中先生评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与自己的文学世界相拥。

苏轼,词风柔靡绮丽,笔力雄健,内容广阔、风格多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借助作品,引领儿童走近“大家”,学习“大作”,是陶冶,也是提升。

二、“心领神会”

古诗文修辞灵巧,声韵铿锵,泛观博览才会让人得到在文学世界里心驰神往的愉悦。可以引导儿童在晏殊的《浣溪沙》中读“夕阳西下,花落燕归,春景衰残,时光偷逝”,体会到流连光景,伤春尽暮的情感。可以在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词堆砌中顿生郁闷与凄凉。读元好问的《春宴》,会让你如临迎春热烈宴会。

也可在对比中体会作品谴词造句的微妙。如:同是小桥流水的雅致,苍茫的黄沙,身处异方的凄凉却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朱淑真《夏雨生凉》与苏轼《望湖楼醉书》各有情趣。

黑方翻黑未遮山,自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烈日如焚正蕴隆,黑云带雨泻长空。搜龙霹雳一声歇,庭竹潇潇来好风。

品味,才可感知古诗文的味道。默思静想,意在心中。

三、“诗在其中”

游戏是儿童的交流方式,也是心智成长的载体。将古诗与快乐的游戏融为一体,古诗变得灵动易懂。如用古诗的韵律玩跳橡皮筋的游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身体会随着诗句的停顿起伏,诗句会随着游戏走入儿童的心间。又如改编《拍手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手动”、“唇动”中引发儿童的“心动”,快乐有趣,朗朗上口,古诗文成为了嬉戏中的伙伴。再如“诗配画”,拿起五彩的画笔为古诗配插图,让儿童感受到自己的作品与诗文同在的自豪感。还有融合古诗的写作背景、古诗大意等内容演情景剧、讲故事、还有配乐朗诵,使文曲交融,相映成趣……

四、为我所用

古诗文来源于生活,要让古诗文扎根于生活,与生活相通。柳树亭亭玉立,柳枝风姿绰约的装点春天,此景自然有诗句涌上心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朝夕相处的挚友依依惜别,此诗表情意“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长辈过寿,除却“夕阳无限好”、“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冰心在玉壶”难表深情……

教师要做诗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诗句,让诗句学以致用。

五、“你追我赶”

开展个人、小组之间的擂台背诗、知识问答、应用展示等活动,营造学习古诗文的氛围,激发儿童诵读古诗文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六、“授之以渔”

教会学习方法,让儿童具备学习能力。推荐学习方法,让儿童会学,乐学。如:四读法(读通、读懂、读熟、读好)、串珠法(记住关键的几个词,然后连词成句)、联想法(想象故事情节背古诗文)、归类法(依据风格和内容整理、比较、记忆)、反复记诵法等等。儿童自主选择,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式,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七、日积月累

设定评价内容与分值,建立评价与奖励制度,做到周小结、月统计、学期汇总,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评价指标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兴趣是否浓厚、记忆是否准确、记忆是否持久、运用自如、背诵数量、作品理解。等级依据不同的内容设定不同的等级和分值,及时记录评价。

古诗文充满灵性,内容包罗丰富的生活。她描绘着美丽山川,她讲述着丰富的阅历,她表达着复杂的情愫,所以古诗文的学习也不应是呆板、单调、生涩的。激发儿童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古诗文走近生活,表达生活,为生活留存底片。

猜你喜欢

诗句古诗文古诗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