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2015-12-02张元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教材题意解决问题

张元华

学期初,我校数学教师进行了“新教材背景下‘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的主题教研会。发现多数教师存在以下的困惑:

(1)新教材还需要教师突击解决问题的教学吗?传统教材都设有专门的应用题学习单元,而实验教材把解决问题的内容穿插在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内容之中,难免淡化了对解决问题的题型以及方法的专项训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普遍下降了。

(2)新教材选取的学习材料对农村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多数老师认为,新教材所选取的情景材料多为城市化的生活片段,如社区生活,城市交通,体育赛事等等,对学生理解题意造成了障碍。

针对以上教师所产生的困惑与不解,我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就是要学生能把所学的“计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这些知识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教材采用将解决问题融入于各大内容中,使其与这些知识联系更加紧密,应用意识更强,让学生更能切身感受到运用这些知识给解决问题带来的形式多样化。

(2)新教材精心撷取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其间蕴含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科学艺术等知识,还以大量真实的图片创设生动逼真的情景呈现出来。可以说,实验教材是一部丰富的儿童百科全书,它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但生活的素材是无限的,教材所呈现的只是生活中的冰山一角,我们不应视教材为圭臬,而应视为教学的一个方向标,去寻求和组织与这个方向标统一的、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创造性地利用新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

笔者认为,在平时“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的几个教学策略:

一、培养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

能否正确、深入地理解题意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常用的理解题意的方式,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

一是要联系生活实际、生活经验来理解题意。《新课标》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身的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清晰、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拥有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首先,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生活素材,激发学生与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对接,甚至合理加工与想象。其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寻求并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是要抓住关键词来理解题意。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题意的能力,可以使学生迅速、敏锐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与方法,把握住解题的方向。比如下面的数学问题: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显然,如能抓住“无盖”这一关键词语,就能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凸现和强调关键词的能力。

三是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来理解题意的能力。有许多问题具有很大的实践探索性质,单从字面理解或讲解是比较困难的。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册P142第10题:有一块长方形铁皮(如右图),从四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如果组织学生用长方形纸动手做一做,便能很好地理解题意,从而为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扫除最大的障碍。

二、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策略

《新课标》在“解决问题”的目标中提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在不同的学段,教师应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分析,举例尝试,假设验证,逆向思考等基本的解题策略,并通过总结、优化,巩固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要培养与提高学生形成合作交流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具有探索或实践性质的问题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互动交流,而且,教师要充分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包括对小组的分工是否合理的评价,倾听能力的要求,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指导。由此可见,使学生的合作交流达到有实效,有意义,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师生的长期合作与训练才行。

四、要进行适量的同类练习与对比练习的系统小结

在传统教材中,设有专门的应用题单元,突出的是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模式的模仿、巩固,淡化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与自主思考能力。而新教材注重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在解决问题之后的系统化小结与训练,使得一些思维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完整形成或有些混乱,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思考方向不明确,思考程度不够深。因此,对学生进行同类问题或对比问题的系统训练是很有必要的。题海战术不可取,但这种系统化教学却是构建解决问题的某些基本模型的重要方式,它使学生这些训练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学生解决问题时对常用策略的运用熟练程度,构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

五、学习“解决问题”时提供的学习素材中蕴含的各类丰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中,渗透了许多社会科学、生活艺术等丰富有趣的课外知识,这些知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多了解这些知识,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题意,激发解题兴趣,更好地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同时受到多方面的良好思想熏陶,如节约、环保,待人接物等等,从而延伸到提高广泛学习各科知识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教学具有多重功能,意义深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教材题意解决问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