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数学课之浅见

2015-12-02潘宝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习题课例题解题

潘宝民

教学中,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条件,灵活穿插多种教学法,完成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巨大的学习潜力开发出来,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正确的教育理念

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无论是对于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地”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数学观念永远支配着人的思维,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二、完美的教学设计

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同时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心预设。我的做法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多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习惯于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尤其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更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老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我曾做过一次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主要是因为教学没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现实起点。我是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的。再如教学《数列》,我们可以先举一个兔子繁衍的例子,然后再说明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如何应用新知识解题,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先讲解例题,学生再按例题的模式去解题。这样做,虽然可让学生少走弯路,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但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如果对例题、习题多问、多思、引伸和拓广,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课本的智能因素,给学生创设进行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情景,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讲课时,根据具体情况,我常常说明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尝试一番,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集体指导,老师或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这样做,不但让学生搞清了解题的过程、步骤,而且学生在探索、尝试中加深了印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摘清楚的问题,印象深刻,记忆也牢,学习兴趣也可由此培养起来。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得不到正确结果,但探索、尝试过程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接触了问题的实质,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查漏补缺,澄清概念,明辨是非,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便可使问题迎刃而解了。

另外,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并启发学生总结同一类问题的解法与规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空多填,一图多画等,让学生比较解法的优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与创优意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深刻的认识,并能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互相联系的角度思考教材内容,在联系中找规律,从整体上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认识水平上织出知识之网。

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适当引伸,不仅使讲课生动,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精神饱满,思路活跃,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大胆探索能力,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有趣有用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利率换算、日常估算、实地测量、线性规划、统筹及概率初步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上好习题课

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安排习题课,有针对性的上好习题课,对于学生理解基础概念,理解知识的内在规律,沟通数学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习题课的例题要精选,这是上好习题课的关键。例题要具有典型性,例题的选择应有利于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基本知识,有利于掌握和巩固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有利于发展能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例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要使得一个题目能作为一批题目的代表。通过例题沟通多种知识、多种方法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学生容易不顾条件而乱用的公式、定理、性质、法则,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反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分析过程中做到条理分明,推理严谨,书写合理,聚零为整。

另外,所选的例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在解题过程中,能使学生有兴趣的回顾,复习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克服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学习热情,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对所学习的内容或教学方法,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内容小结应尽量采用表格式,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并做好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总结,让学生得以触类旁通,掌握基本方法,练好基本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题课例题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