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实验的改革与设计

2015-12-02周云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实验

周云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认识事物、探究事物变化规律的实验事实,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但是,在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往往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教师的观念陈旧,学生的思想单一,实验过程教条模板化,实验结果要求归一化等弊端,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多数学生自小就扮演了“跟着走”的乖学生角色。针对这一现象,下面我谈一点自己对学生物理实验、课堂演示实验的改革和设计的想法。

一、对学生物理实验改革的主要方面有

1.教师对学生物理实验的看法:很多物理教师认为,课本中的物理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其实验目的明确,过程清晰,只要让学生记住原理、过程就行了,没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上花更多的时间,这种观念,使得部分教师,特别是偏僻农村中学教师,不注重物理实验的开设,也就更谈不上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了。

2.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看法:反正教师早已把实验目的、所需仪器、实验过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都讲清楚了,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记录就行了,没有必要考虑更多的结果,作实验成了走过场,完成任务。

3.教学方法:实验本身就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还要求教师应有相当的实验操作能力,一堂好的实验课,绝不是几个公式和原理能代表的,而是真正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实验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对他来讲是有意义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存潜能。

4.实验设计:现今物理课本中的实验,其器材的选用,实验过程的设计都比较呆板、教条,无形中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缩小了。人们常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于一个问题,我们都在寻找着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用实验来验证,再现一个物理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放开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实验过程,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以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形成属于自己的创造意识摸板呢?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陈述,我认为中学阶段的物理实验应设计成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验证性实验:当然,这里说的验证性实验,与课本中的实验在实验器材和实验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差异,这里的实验器材由学生自己选定,实验过程则由学生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自己去设计,这样就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是课题性实验: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接近的实验题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再选择相应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得出一定结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自己选定的实验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现新的闪光点,使学生成为新知识点的发现者,从而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经过长期训练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三是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就是学生自己可以确定实验课题,自行选择或自制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也就是把实验的一切权利交给学生本人,教师只能做一个实验的参谋或实验伙伴,这样可完全体现物理实验课的自身特点,通过实验,尤其是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完全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对课堂演示实验的改革

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为验证本堂课内容的某一个论点、知识点而设计、插入的。从现行课本和部分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革。

1.演示手段:过去,我们演示某一个实验,都是在当堂用事物演示,这当然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但是,有些知识还是不能从实物演示中得到。例如,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实验时,电流方向当然能从电流表的指针上判断,但如果我们能适当地应用现代电教手段,借助微机去演示这一实验,就可以从演示图中观察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关系,直观地获得知识。

2.演示实验的课堂设计方面:演示实验要能为本堂课内容服务,不能因为实验的演示而冲淡本课堂其他内容,演示质量及透明度应该高一些,同时把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用事先模拟好的问题联系起来,既要达到演示的目的,还要让学生能从实验中得到更深的启示。

据以上学生演示实验改革的方面,我构想出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应设计为以下类型。

一是直观实物演示实验:此类演示实验,直观性强,易操作,学生从观察现象中就能得到结果,如:温度的测量,力的测量等。

二是具有抽象概念的演示实验:对这类演示实验,如能借助微机做一点课件,如:卫星问题,玻尔理论,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物体运动时摩擦力的体现等,就能使学生更直观感觉这些抽象知识的内含,影响更深,感觉更彻底。

三是学生动手实验:对那些简单、易做、无危险性的小演示实验,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去摸索,去体验,老师可适当引导,总结,引出所需结果。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欲望,激发他们探究某种现象内在规律的兴趣,又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到位和教学任务的实现。

以上是本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定有不足之处,希望同行给予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许敖敖.《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2)

[2]沈元华.《访德报告》[J].物理实验,2002(2)

[3]《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实验
只因是物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