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教材特点 提高第一课时教学实效

2015-12-02罗春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罗春艳

【摘 要】语文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的困惑,独特的感受,在能力、方法、习惯上的收获。

【关键词】第一课时;把准目标;把握内容;把住方式;把好实效

一、把准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课时划分的依据,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识字、写字、朗读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单元训练点、教材特点,以及学情分析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大体是:1.学习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理解;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4.提出一、二个自己感兴趣并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目标让学生在第一课时既解决了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又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通过扎实有效的正音指导,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读出疑问,力避了越课,错课现象的发生。

二、把握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一篇完整课文的教学,我们不可能在学生还没有整体感知的情形下,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进行重点句段研读,深究文本主旨。“读通、读准、读顺”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一般来说低年段第一课时侧重字词的教学,高年段应有选择地进行字词教学,再进行有效的读通读顺读熟的朗读训练,在整体感知情况下然后按教材的难易、学生的实际也可适当安排一部分内容的教材理解。第一课时的内容理解,一般选择课文较长、训练点较多,一课时难以完成的。在字词和初读任务结束后进行教学,可选择课文的起始段,不要过多,讲就讲透,不留尾子。

三、把住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取向。它有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有利于群体智慧的聚合,这样,让学生在自主探寻,合作探索中不断求索,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1.预习方式

预习是学生自主探求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前,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预习,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感受文本,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奠定基础。预习内容要根据课文来定,可以是文学常识方面的,可以是字词方面的、也可以是朗读方面的,要有预习本和课堂预习检测。

2.导入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求知热情,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3.训练方式

教有定法,学无定法。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字词教学、朗读训练都不应是单一无味的。

例如在执教《怀念母亲》一课时,出示生词后问学生:“这些新词平时你见过哪些,在哪见的?”这样,就把词语的理解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巧妙联系起来,通过说话巩固理解这些新词。“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可见一斑”这几个词学生没见过,怎么理解?老师先否认了借助工具书和上网查询这两种本节课不适用的方法后,让学生先画出课文中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同桌研讨一下,再指名读这些句子,进行适当的语气指导,然后问:“现在,对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学生大都谈出了自己的体会。对以上方法都解决不了的词语“可见一斑”,老师毫不避讳,直接讲解,并让学生记在书上。这些方法的灵活选择,让学生不仅理解了新词的意思,同时还积累了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熟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旧知来理解;生词可以通过工具书或网络来查询理解;也可以把新词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些方法都很有效,值得大家借鉴。

字词教学离不开写字的指导,这不仅是低年级应该重视的问题,高年级也应重视起来。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段的写字教学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描、仿、临,这三种方法要持之以恒的做。写字指导受时间限制,可采取分层教学。一位教师执教《梅花魂》,指导学生书写重点字“幽”,指导笔顺、观察占格比例、书空仿写后说:“在本子上练习写一写,写字快的写两遍,慢的就写一遍,一定要写漂亮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针对了不同梯次的学生,照顾了个体,体现的因材施教原则。

第一课时的朗读教学大家一直有些困惑,指导深了,怕落下挖掘课文的嫌疑,不指导学生就读得很平淡,或者课堂气氛上不来,这让大家很为难。教学《梅花魂》第一课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字词都解决完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最后一段,比比谁读的准确,再想一想这两段有什么联系?学生兴趣高涨,不但读的到位,而且很快就发现了本文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接下的通读,方法就更加灵活了:第2、3段段落较长,生字较多,分段指名读;第4——12段对话较多,分角色朗读;第13段是全文重点段,关键词较多,师生对读;14、15段再指名读……整堂课,该部分用时六分钟左右,课文真正读通读顺了,为下一环节概括小标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把好实效

语文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的困惑,独特的感受,在能力、方法、习惯上的收获。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享受成功的课堂,是问题不断、精彩迭出的课堂。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彩”要出在学生身上,成功体现在“学”的成效上。用崔峦先生的话说,就是应该做到:观念新,目标明,过程简,方法巧,学得实,练得活,兴趣浓,效果好。

【参考文献】

[1]崔峦.《在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200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