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体验式教学

2015-12-02周娟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政治课师生教材

周娟凤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师生在学校中共同学习、活动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而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这是高中思政课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遵循的原则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最有效的,它的应用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和谐互动: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友好交流、诚恳辩论,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促使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互动中学习和发展。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西方谚语云:你可以把牛牵到河边,但你无法强迫牛喝水。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教育影响学生的关键。因此,把师生互动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并使其主导教学方向,这是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其功效的根本所在。

2.合作探究。进行课程改革,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紧密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理论运用于实际,并切实地去操作,在操作中使他们产生真切体验。探究应成为现代课堂中学生主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探究可以个人独立进行,也可以合作进行,中学生更提倡合作探究。只有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较强的认识能力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二)策略的选择

1.预设教学文本,实现课程资源的多元化

教师预设文本导读路径和切入点。教师应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认知的联系和融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对教材再加工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文本,形成独特的教学视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索教学思路,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对学生的引导。理出导读的切入点、连接点、困惑点。这样就使教材成为学生认知的支撑,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

2.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过程的深化

善于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艰苦思维的愉悦。学生认识兴趣的形成有多种制约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趋向成熟的和正在发展中的心理力量和教材的相关度。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老师从“少教”到“不教”,学生从模仿到创造,形成一种充分发扬学生自主精神的、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

3.积极对话,走向教学关系的和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示弱”,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对话中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内心。师生的对话过程既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对话和师生相互影响,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激励学生质疑,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可以引发最为强烈的学习动机。为此还须提倡学生与教材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社会对话(通过预设文本),教师要激励学生质疑,合理引领,帮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三)流程的安排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多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流程,我们拟将课堂划分为三个阶段。

1.设置问题情景

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情景化,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其基本方法是: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即以言诱景、以形设景、以情激景、以理育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使他们在课堂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精神状态,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动因和条件。

2.引导信息加工

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调动起学生学习欲望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或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信息,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分析、概括,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学会学习。把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置于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当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使教与学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教师需要在哪些地方着重引导呢?我们认为教师的引导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要引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引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教师的引导还须把握好“度”,防止回到原来的知识直接传授的老路上去。

3.设计实践活动

当学生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一些随堂(或课后)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生活是现实的,又是具体的,学生是要真正融入社会的,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既在课内,又在课后。如在学习了“金融活动与金融意识”中储蓄、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投资方式知识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家庭收入状况和成员状况的情境,让学生设计一个家庭投资理财方案。课后再让学生学习投资理财方面的相关书籍,拓展知识,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制定“家庭理财方案”。

上述课堂教学流程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会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尝试。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其结构模式和方法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天宇编.《民主主义与教育》P22

[2]冯锐,任友群编.《学习研究范式的转变及其价值取向》,2010年2月第2次版P37

[3]林志红编.《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2011年9月第1次版P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课师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