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5-12-02李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柳永辛弃疾词人

李凤

语文教学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常常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根据对影响中学课堂语文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实践情况,现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重视备课环节

做事要未雨绸缪,这在教学上也不例外。备课是上好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之一。教材一般都很具典型性,这就需要注重备课细节。考虑到文章的背景知识,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介绍。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对教材进行再组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取舍,吃透教材,明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1.重视写作背景

例如在《沁园春 长沙》的备课中,就需要将历史背景对学生充分的介绍。1925年的中国革命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国共统一战线成立,当时的毛泽东暂留长沙,抛妻别子,准备去广州开展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看到绚丽秋景、勃勃世界,作者难以平静。想到了昔日的同学、战友,想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想到了苦难的国家需要的是年轻人的主宰江山,兴国安邦的大任。因此,毛泽东才写下了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这时授课时可以借助热播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情节,让学生理解青年毛泽东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才会真正掌握词的内涵。正是作者重游故地,才有了今昔的对比。才有了作为政治家、革命家“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宏伟胸襟。只有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融入其间。既进行了对词的赏析,又收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效果。

2.备学生

备课时要注意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关注学生的年龄、智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内容。确定备课内容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具体情况。如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发展状况来确定教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学中都能找到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在学习中找到自信。

3.重视问题意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注重对问题的设置和解读。还以《沁园春 长沙》为例,讲解此诗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沁园春 雪》,将两首词放在一起来理解。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变化,从历史的视角来理解老一辈革命家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由此设置问题,让学生思索作为青年,如何定位才能不辱历史使命,实现社会价值。要懂得个人的价值只有和国家、民族、社会结合到一起,才能是有意义的人生。借助课本知识的学习来促进学生思想的升华。让学生也在自己恰逢同学少年时,要奋发向上还能报效国家。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策略

1.重视课堂教学导入

好的开场白,就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就如同开启了孩子们求知的大门,为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迅速找准自己的方位,进入学习的快车道因此,课堂教学导入至关重要。

2.注重课堂提示

当代优越的时代背景下长大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平等观念。如果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时代意识的换位思考,还原出文学作品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理解文学作品。

(三)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1.举事例法

语文教学将相类似的内容放在一个教学单元。如介绍宋词就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学习。但因词人所处的具体时代和环境不同,所以作品风格也不同。柳永和苏轼同处在北宋时期,李清照兼跨两宋,辛弃疾则主要生活在南宋,这些词人的创作时间大约有二百年。按照作品风格,将柳永、李清照看作是婉约派的典范。将苏轼和辛弃疾视为豪放派的典范。柳永和苏轼虽然同处在北宋,但是写出的作品的风格迥异。苏轼一生坎坷,仕途不顺,曾多次被贬官。但是他生性乐观,将命运的多舛视为创作的源泉。他的词作打破了柳永的纤细婉约、男欢女爱、突出个人小我的喜怒哀乐,而是将传统的束缚、题材的设置用来抒情、记事、写景、议论、怀古、悼亡和寄予亲人。被时人称做“无事不可入”的词人。他的作品摒弃了桃红柳绿,坦言自我,作品的风格形成了一种坦然、刚劲的独特风格。但如果讲解柳永和苏轼时只是做简单的宋词的解释,学生就不会很好的理解两位词人的风格。这时就可借助举事例法来说明柳永和苏轼的区别。如《吹剑续录》中说:“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永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教学中可利用这段故事用来议论苏轼和柳永词本质上的不同。就让学生从苏柳抽象的词中,通过所举事例进行具体可感的触摸,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二位词人不同的风格。

2.对比法

虽然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但因为所处时代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所写的作品也不同。苏轼处在北宋变革时期,因政见不同,苏轼多次被贬官。但复杂多舛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动摇苏轼对待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对亲朋的无尽思念。作品表现出的也是坎坷后,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风雨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就是苏轼的风采。而同属豪放派风格的辛弃疾作品则有着不同的感受。这时就需要教师要向学生讲出苏轼生活在北宋改革时代,而辛弃疾则生活在偏安在杭州的南宋。当政的皇帝只知享乐,“直把杭州作汴州”荒淫奢侈度日。辛弃疾一生怀着满腔的悲愤,面对着朝廷对他的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不论出道还是归隐,从不放弃自己收复失地讨伐金国的主张。但就是在朝廷的反复之中,作品中始终流露出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年轻时的词多激昂,老年时多苍劲悲壮。如果在教学中加入音频效果进行对比,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站在滚滚长江边远眺东逝水豪迈风景的是苏轼,而站在孤独高楼上,远眺北方失地一脸忧愤的是辛弃疾。通过直观的对比,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可以触摸到二位不朽词人的风骨。

3.课堂讨论法

课堂教学,从教的角度看,教师唱主角;但从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又是主角。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课堂讨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多条。同学经常因为不了解其形成的典故而出现使用错误。这一点正好借助于语文课堂讨论加以解决。预先请同学归纳成语的来源。将其进行归类。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时加深印象。在讨论中同学意识到:成语和衣食有关系,如常见的成语衣冠楚楚、纨绔子弟、山珍海味、残羹冷炙、花天酒地、狼吞虎咽等。通过讨论,学生记住了成语形成的语境,所以就养成了将成语进行分类的习惯。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成语还体现出文化特色,涵盖着民族精神。如“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中就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中就体现了中国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高风亮节”、“浩然正气”“光明磊落”则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坦荡和正气。通过学生在教学中的总结后的讨论,既增强了成语知识的积累,也增加了民族自豪感。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柳永辛弃疾词人
柳永·望海潮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从“柳三变”到“柳永”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林逋梅妻鹤子
论柳永词的“俗”文化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