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高效课堂建设策略研究

2015-12-02文昌伦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分类教学高效课堂体育

文昌伦

【摘 要】长期以来,教师在我国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通常都是教师意志和意愿的执行者,机械地服从于教师的安排和要求,在教师所划定的框架内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然而高中生大部分都已接近成年人,他们的想法、行为等都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与学生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课是有兴趣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分类教学;体育

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流于形式,内容重复单调,缺乏新意,学生对体育课慢慢失去了兴趣。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教学任务得到最好的完成。换言之,也就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最多,收获最大,而且接受知识的过程是愉快的,精神上得到了充分的享受。那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喜欢体育课,主动锻炼身体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分类教学

高一的学生由于还没有进行文理选科分班,每个班的男女生分布相对比较均衡,教师在设计和安排高一的体育课堂教学时基本上就可以参照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和课时来进行教学。然而到了高二,学生进行文理分科后,班上的男女生比例严重不协调,文科班女生多男生少,理科班男生多女生少,所以如果还按照高一的一套教学模式来的话,体育课堂的效果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在对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理科班级的学科特点,在学期之初就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比如,理科班男多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等比较激烈的体育活动,那么在设计理科班的体育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多安排这类的活动;而文科班的女生多喜欢打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活动,那么在安排文科班的教学活动项目时也可以多倾向于这一类的体育运动。

二、创设体育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技能的掌握与他们的动机、兴趣、注意、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引导学生开始尝试探究和交流讨论等活动,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俗语说得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由诱发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在学习快速跑时,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发挥小组的合作效应,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怎样才能跑得更快”的问题情境中互相探讨、相互体会,积极动脑思维,有的认为“直线跑才能跑的快”,有的认为“步幅大才能跑的快”,有的认为“频率快才能跑的快”等,最后在实践中教师作出评价。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体会、观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三、遵循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不仅人的生理得到了发展,人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虽然是同一种事物,但是人们对它的要求和看法却可能发生很大的转变。同样,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越来越趋向成熟,他们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在进入青春期和叛逆期后的学生也在身心发展上也有着很大的改变,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男女生之间的相处方式上的改变,以及男女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适当的引导学生、开导学生,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进一步构建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感受体育魅力

1.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体育课堂精彩纷呈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基础。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于学生眼前,它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耳闻其声,心入其境。在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在感受“音乐形象”中做各种体育动作。如进行“大渔网”游戏,游戏一开始,多媒体音乐把学生们的思维带到了蔚蓝的大海边,带到宽阔的江面上。“渔翁”(教师)撒下大网,鱼儿(学生)们在指定的范围内游戏,教师拿呼啦圈去套“鱼儿”——学生们蹦着、跳着,努力摆脱渔翁的网。通过这些情境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体育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总之,有效的体育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学习观和学生观,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以学定教”。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养成锻炼的习惯。为学生提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时空, 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感受中学体育的魅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类教学高效课堂体育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