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和P-选择素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2015-12-02吴卫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整合素性反应活化

吴卫锋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揭阳 522000

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和P-选择素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吴卫锋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揭阳 522000

目的 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中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的作用。 方法 入选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COPD患者82例为实验组,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82例为研究对照,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浆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照外周血浆中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的外周血浆中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 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浆中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小板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选择素和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为判定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血小板活化;P-选择素;COPD;整合素;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不完全性气流受限可逆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疾病,与有害物质侵入肺部引起炎性反应密切相关[1]。炎性反应中WBC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活化状态的血小板可促使形成血栓,同时表达及释放炎性介质。有研究报道,检测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可用于评估CO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程度,效果确切[2]。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P-选择术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的作用机制十分关键,故2013年5月~ 2014年5月我院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浆中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82例COPD患者为实验组,入选标准:符合2012年英国呼吸系统临床研讨会制定的COPD的诊断标准[3];经相关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特征确诊。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56~72岁,平均(61.3±4.5)岁,平均病程(3.6±1.4)年;其中急性加重期40例,稳定期4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近2周内应用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免疫代谢病、肝肾、心脑疾病,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82例为研究对照,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56~72岁,平均(61.2±4.6)岁,两组的性别、平均年龄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空腹采集所有研究对照4mL静脉血,2mL放置在抗凝试管中(血液:0.11mmol/L,枸橼酸钠为9∶1),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另外2mL静脉血离心5min,800r/min,采集上层血浆(富含血小板),血小板数调节至300×106/L,放置在4℃环境下保存,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中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P-选择素水平(FITC-P-选择素)及藻红素标记的CD47水平(PE-CD47),应用阳性率表示数据。

1.3仪器与药物

上海晶美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FITC-P-选择素及PE-CD47试剂盒。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照外周血浆中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血小板计数;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的外周血浆中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4]。

1.5统计学处理分析

2 结果

2.1两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血小板计数比较

实验组外周血浆中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血小板计数比较

表1 两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血小板计数比较

2.2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比较

COPD急性加重期血小板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比较

表2 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其病程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5]。COPD是的呼吸功能障碍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当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均可出现呼吸衰竭,临床中老年人尤其肺功能差者更易迅速并发[6]。COPD具有高死亡率、高患病率等特点,主要是源于气道变态反应、感染、吸烟、大气污染、化学物质及职业性粉尘等因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闷喘憋、呼吸困难、短气、慢性咳痰、咳嗽、意识障碍、水肿、紫绀等症状,急性加重期可并发Ⅱ型呼吸衰竭[7]。临床尚未完全明确COPD发病机制,认为其病理表现多样,但多学者研究认为在其发病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多种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炎症因子以及黏附因子参与COPD的发展,并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标志性作用。常见如趋化因子配体-18属于CC族趋化因子,若在肺中持续高水平表达则很可能参与首次免疫应答;白介素-6为前炎症因子,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发展,在COP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白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相互作用在COPD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且COPD存在血栓前状态,血小板活化是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8]。

本研究对COPD发病中P-选择素与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实验组外周血浆中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小板的P-选择素及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潘磊等[9]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P-选择素是炎性反应状态维持及启动因子,是炎性反应与血小板活化的标志性物质,也是内皮细胞炎性的特异性因子,具有黏附不同类型细胞的作用,介导活化内皮细胞或血小板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说明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出现了血小板活化形式参与,P-选择素是判定COPD血小板活化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COPD患者出现血液高凝、酸中毒、感染、缺氧等病理状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活化血小板,血小板活化后的代谢、功能、结构、形态变化,促使生物大量活性物质释放,引发炎性反应[10]。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结合其配体凝血酶敏感蛋白,参与了血小板的集聚与激活过程,血小板活化进程加速,参与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吞噬、黏附、趋化,引发炎性反应;P-选择素向血小板活化表面快速转移,介导血小板在内皮细胞上集聚、黏附、滚动,结合WBC表面的P-选择素受体,介导WBC与血小板间的集聚和黏附,促使WBC极易穿透血管内皮,在炎性反应部位发生集聚,进而激活中性粒细胞,促使炎性介质释放,加速炎性反应进程;加剧炎性反应后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瀑布”式扩大效应,出现持续性血小板活化,血小板的分泌功能是炎性介质释放及血小板活化作用扩大的病理机制,血小板活化后多种炎性介质及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促使中性粒细胞激活,产生组胺及花生四烯酸,肺部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再集聚,发生恶性循环,进而产生COPD的血栓前状态及炎性反应,凝血系统与炎性反应之间出现“交叉对话”效应,凝血系统科促使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血小板极易活化的内环境,引发COPD反复发作[11-13]。综上所述,P-选择素和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为判定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1] 曲宝亮,杨红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73-74.

[2] 朱红梅.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严重度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3(7):53-55.

[3] 徐芝君,许国根,徐远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活化与中性粒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2):702.

[4] 贺志彪,金丽艳,柴湘平,等.丹参多酚酸盐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5):216-217.

[5] 边喜明,李晓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SE-选择素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62-63.

[6] 徐跃辉,李敏,胡成平.血小板活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22-123.

[7] 邬伟明,曲秀娟,徐晓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小板活化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63-66.

[8] 廖军,周瑜博,刘振峰.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血栓前状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5(19):113-114.

[9] 潘磊,杨渝浩,董德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选择素相关蛋白水平的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4):35-36.

[10] 黄华庆,周燕斌,高炎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PAC-1及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1(7):27.

[11] 王虹,张少卿,毛锐,等.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8):953-956.

[12] 罗岚,陈建,王广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白介素9水平变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37(33):3932-3937.

[13] 虞文嫣,卫越,虞喜豪,等.TGF-β1在COPD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抗胆碱能药物干预效应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8):97-101.

The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and P-select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

WU Weife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eyang,Jieyang 522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select elements and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COP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were chos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82 cases of healthy subjects the same period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P- selectin and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levels of peripheral plasma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taken for detection.The P- selectin and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levels of peripheral plasma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compared.The P-selectin and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levels of peripheral plasma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the acute exacerbation and stable of COPD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 selectin and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levels of peripheral plasm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 platelet count in both groups was 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platelet P- selectin and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levels in the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stable COPD,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P-selectin and integrin-associated protein CD47 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the judgment severity of COPD disease and extent of platelet activation.

Platelet activation;P-selectin;COPD;Integrin;Clinical research

R563.9

B

2095-0616(2015)10-176-03

(2015-01-31)

猜你喜欢

整合素性反应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整合素αvβ6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α7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icroRNAs在炎性反应与肿瘤关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