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11-29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解放军第313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关键词:依从性冠心病用药

赵 越(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解放军第313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赵 越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解放军第313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及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健康教育;冠心病;护理;应用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典型地、慢性、终身性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伴随病情的进展,极易造成机体多个系统、器官的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大量研究认为,给予冠心病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主要研究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33±3.52)岁;研究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32±6.4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参照WHO拟定的相关冠心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加,且患者思维比较清晰,无合并精神疾病者,无严重肝、肾等功能异常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康教育路径表,全面开展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由护士长、当班护理人员等负责介绍入院的情况;再由主管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等,并指导患者正确监测病情,提升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患者生活及饮食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积极纠正患者不良作息规律,嘱患者早睡早起,尽可能避免熬夜;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拟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嘱患者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切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多进食低胆固醇、低脂、低糖的食物;定期补充新鲜蔬菜及水果。护理人员应积极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告知患者及家属烟酒是导致脑中风、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应戒除。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病情、体重等给予患者运动指导,如健身操、打太极或慢跑等;但运动过程中,应避免突然用力活动或饱餐后运动,且还应注意运动的量和度,避免劳累过度而加重疾病。

(3)加强对患者心理指导:有研究证实,精神因素能够影响动脉血管,最终诱发冠心病;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保持身心的愉快,对于减缓或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冠心病属于慢性病之一,该病需长期坚持治疗;加之,冠心病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极易增加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安抚患者,进而缓解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

1.4 效果评定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其中,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并于入院后第一天、出院前一天采用本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进行统计,具体包括:药物价格、服用本药的意愿、是否能够长期坚持用药、有无忘记服用药物的情况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用药依从性越好[2]。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与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呈下降程度,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5 55.63±3.65 31.26±3.41 49.68±3.21 30.58±3.67对照组 4554.23±4.8147.36±3.56 48.79±3.68 39.58±3.74

2.2 两组护理后用药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为(66.26±5.14)分、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为(89.68±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逐渐转变,但人们的日常活动量下降,致使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预后。由于健康教育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使其能够尽快恢复到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进而缓解其心绞痛症状。本次研究中,加强健康教育的研究组,其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及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孙华婧[3]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冠心病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而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史宇颖,范琳琳,耿桂灵,等.结构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终末事件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4):235-240.

[2] 梁 婷,都冬梅.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1158.

[3] 孙华婧.健康教育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444-2446.

本文编辑:徐 陌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5.184.02

猜你喜欢

依从性冠心病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