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性脑卒中的诊治体会

2015-11-29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关键词:达拉生长因子住院

李 荣(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混合性脑卒中的诊治体会

李 荣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混合性脑卒中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与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住院时间。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平均住院(42.19±5.32)天,对照组平均住院(50.54±3.4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主要利用CT对混合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诊断,通过采用神经生长因子与依达拉奉对其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混合性脑卒中;诊治;体会

混合性脑卒中指脑卒中患者同时或相继在短时间内脑内不同部位有出血或梗赛病灶存在。该疾病的治疗难度大,是一种内科急症,具备病情凶险、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征[1],为此,临床中需要选取合理的方式,尽早确诊患者疾病,便于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合理计划与依据。本文主要分析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混合性脑卒中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8例。对照组男71例,女57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1.29±6.53)岁,病史:脑卒中2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15例。观察组男72例,女56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2.68±7.27)岁,病史:脑卒中3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方法

CT:经CT检查,观察到患者出血部位存在差异,其中桥脑18例、颞叶16例、丘脑、外囊119例、内囊103例。从血肿面积上看,最大为6 cm×7 cm,最小为0.5 cm×0.7 cm。梗死部位:顶叶15例、丘脑43例、内囊59例、基底节区139例,最大梗死面积:10 cm×7 cm,最小梗死面积:0.7 cm×0.4 cm。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营养支持、吸氧、并发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血压、控制脑水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对照组:常规治疗。前1~3天,胞二磷胆碱0.5 g+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治疗3天后,将剂量改为1.0 g,1次/d,持续治疗4周。

观察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与依达拉奉治疗。取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成,2次/d,持续治疗3周,神经生长因子12 μg,肌肉注射,1次/d,持续治疗4周[2]。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意识障碍、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幅度在91%~100%;有效:患者意识障碍、神经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幅度在46%~90%;进步:患者意识障碍、神经症状有轻微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幅度在18%~45%;无效:患者症状与治疗前相较无明显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124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治疗有效109例,总有效率为85.1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n(%)]

2.2 患者的住院时间

观察组住院时间24~59天,平均住院(42.19±5.3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26~69天,平均住院(50.54±3.48)天。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混合性脑卒中与动脉硬化存在较大关联[3],患者病理表现非常特殊,目前,CT影像检查在混合性脑卒中的诊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混合性脑卒中检查率逐渐上升,疾病确诊后,还需接受有效的治疗,便于改善症状。部分资料显示,混合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包括脑动脉硬化与长期高血压,老年人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非常多,其中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4]。

脑血管疾病发病急,在诊断前要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在治疗过程中明确患者是否出现新的症状,观察疾病是否有加重的趋势。目前关于该疾病一般给予药物控制病情,依达拉奉是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具备显著的脂溶性,通过静脉给药,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浓度,将高度细胞毒性自由基清除,可促使神经元死亡延迟。神经生长因子对再生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以保护神经元,增强自由基清除剂活性。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与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88%,优于对照组的85.16%,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这种治疗方式有着较高的可靠性,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肖元媛,林海涛,荣根满等.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治疗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30):83-84.

[2] 贺婕.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07):279-280.

[3] 谢艺琴,黄国栋,张 捷.混合性脑卒中5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08):147-148.

[4] 刘百鸣.混合性脑卒中40例病因探讨和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2,(06):552-553.

本文编辑:高雅晨

R743.3

B

ISSN.2095-6681.2015.15.063.02

猜你喜欢

达拉生长因子住院
妈妈住院了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