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心理调查的当代标点符号用法

2015-11-23■褚

剑南文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标点标点符号用法

■褚 靓

基于认知心理调查的当代标点符号用法

■褚 靓

作为书面语的一种辅助性系统,标点符号有严格意义与非严格意义之分。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在当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对严格意义标点符号产生渗透和影响。标点符号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系统自身的演进、语文政策的推行以及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文章基于社会语言学调查法,以北京高校150份有效问卷为样本,重点观测标点符号在当代网络语境下的语用实际和功能拓展,并以浪纹线符号“~”为例,初步分析偏好在社交媒介上使用它的群体在性格基础、性别导向及心理机制上的倾向性。对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的研究可为整个标点系统的发展提供预测,为《标点符号用法》的进一步规范提供理论依据,为人类共同的认知经验与心理机制提供例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概述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早在1932年,陈望道便在《修辞学发凡》中第一次提出区分“文法上的标点”和“修辞上的标点”,指出标点符号具有修辞作用,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吕叔湘和朱德熙(1952:319-320)说:“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郭沫若(1992:196)也指出:“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重轻。”

标点符号有广义与狭义、严格与非严格之分。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指的是特定时代由国家机关以法定形式强制推行使用的标点符号,颁布后往往成为特定时代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而这种“规范”即是狭义上的标点符号。我们在正规书面语中所使用的即为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

非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与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相对应,指的是通行于特定时代但未被国家机关界定的,性质和功能与严格意义标点符号相同、相近或相关的辅助文字表达意义的所有符号形式的总和。网络上如“~”、“【】”、“。。。 ”等符号的超“规范”运用即是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的功能体现。广义标点符号即指严格意义与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之和——大致相当于书面语中所有汉字以外符号形式的总和。

新式标点符号有其自身的发展流变史。可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清末为孕育期,“五四”时期为诞生期,20世纪20-40年代为成长期,20世纪40-90年代为成熟期,21世纪至今本文称之为动态发展期。虽然规范以外的用法各时期恐都存在,但“动态发展”概念的提出,意在突显新世纪以来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的活跃及其向严格意义标点符号的渗透。由于互联网对人们语言使用观的重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相比的,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因而在当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与严格意义标点符号间呈现出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发展机制,而这一点在新制订的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因此,我们认为应适当打破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非主流”的看法,关注且尊重广义标点在当代活跃的内部动因及机制。我们的研究对象将以近年来活跃于中国大陆日常生活中的标点符号为主,从文学语体扩展至网络语体。研究的必要性试举如下:

(1)严格意义与非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功能大致相同,在存在形式、表义方式等方面关系也十分密切。

(2)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与观念的大幅改变,给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的增多和衍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这种现象本身便十分值得去关注和研究。

(3)在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异常活跃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对广义标点符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的规范化工作。

(4)目前整个汉语标点符号研究,尤其是非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研究都尚缺乏深度的理论剖析和的明确的学科归属,有必要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或将为未来可能建立起的“标点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5)严格意义与非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彼此互相影响,二者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动态循环与互动的态势,研究也需同步深化。对广义标点符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尝试对未来汉语标点符号的发展做出可及的预测。

标点符号具有句法、语义、语用、修辞等多种功能。当代,汉语标点符号(尤其是非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的功能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向纵深拓展的阶段。学界为数并不太多的标点史研究基本都在90年代做结,即讲到1995年制订的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的施行便戛然而止。这一方面是写作年代所限,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界对标点符号研究的跟进力度还很不够。当然,也另有学者已从多角度进行探讨,如郭攀(2004)提及的标点符号的 “类文学语言性功能”,骆小所和曹晓宏(1999)提及的标点符号的“美学功能”等,都是颇为新颖的观点。我们认为,今天的标点符号研究应更深入地挖掘其功能特点与使用者的概念结构、心理机制与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关系,以求获得更深层次的解释。

二、标点符号发展的内外驱动力

(一)标点符号系统内部的发展

标点符号的发展必有其内部动因,为整个系统的动态演变提供根本性的动力。郭攀(2006:27-29)将其概括为“书面化的内容和方法的变化”。语言系统自身始终处在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语言和思维互相作用、互相映射。随着白话文地位的逐步确立,现代汉语新的思维模式和口语形式随之逐步确立,反映在书面语中,与认知相关的主观性议题也开始日趋受到关注。具体到标点符号系统,即为广狭义标点符号在各个阶段不同的演进结果与形式表现,它与书面语的发展相交织,却又独立于其外,有着自身的演变规律。

(二)语文政策的推行

新中国成立前: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议决通过 《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年,时教育部发布并颁行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1930年,时教育部颁布《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1933年,国民政府第500号训令颁布《标点办法举例及行文款式》。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颁布《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于次年6月1日起实行;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于次年6月1日起实行。

这些以政府名义制订、颁布和推行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方案和标准改变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史的发展面貌,许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原标准相比,最新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更加细致、规范和丰富。它不仅是我国进一步规范标点符号用法的结果,也更是适应21世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上好体现。

(三)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1世纪以前,社会历史情况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覆灭到北洋政府初掌国政,政权更叠混乱,政府对国政的控制力减弱,而这种形势反为旧式标点符号的淘汰,新式标点符号的诞生以及中外标点符号的嫁接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社会文化方面,国内切音字运动在前期所做的准备,新文化运动对革新标点符号的彻底性推进和实现,国外标点符号的渗透等,都是推动现代汉语标点符号发展的驱动力。

21世纪以来,邵敬敏、马喆(2008)指出:“中国社会的语言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旧有的规律正在被突破,新词新语,尤其大量的科技术语产生速度一次次被刷新;新的结构格式、新的表达方式,正在大踏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20世纪中叶,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学者认为,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可见,在此全球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新世纪的中国不仅社会文化生态急剧变化,其语言风貌也在一次次地更新。

当下,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人人都渴望成为焦点,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语言使用转向平民化、草根化,有时也呈现出肆意地粗糙化、肤浅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均是语言用户希冀得到关注的表现。对语言“不加节制”的使用凸显了社会转型期下人们焦虑不安的当代心态,以及以语言为途径的心理宣泄。这种语用态度反映到标点的使用上,则表现为标点符号系统在当今的活跃与动态发展。

三、基于社会语言学调查法

(一)概述

标点符号虽是书面语中的一种辅助性符号系统,本身并非“语言”,但它却是语言学研究无法回避和必须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极富研究价值。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和说服力,我们采用社会语言学常用的调查法,针对北京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 “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具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兼顾了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的文、理、工科专业背景。

问卷主要针对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中几组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形式进行编排设计,这几组标点符号(或组合)为:

突破原有功能的标点符号。如“~”和“【】”等;

相同标点符号的连用。如 “。。。。。。”“,,,,,,”“、、、、、、”“!!!!!!”“?????”等;

不同标点符号的连用。 如 “?! ”“!? ”“……? ”“……! ”“? ……”“! ……”“。。。。。! ”“。。。?”“~~~!!”等;

问卷涉及被调查者对这几组标点符号的熟悉程度、表义机制、使用语体、使用动因、认知体验、心理认同等几个方面。

(二)相似的心理机制——以浪纹线符号“~”为例

本文暂仅以非常值得关注的浪纹线符号“~”为例,在最新标GB/T15834—2011中,“~”称“浪纹线”,与短横线“-”和一字线“—”共同构成“连接号”的三种形式。其中,一字线“—”和浪纹线“~”在使用时有交叉的现象,如在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时,可用一字线,也可用浪纹线,如25~30g、第五~八课、5~100公斤等。

具体到不同题目时有效问卷数不尽一致,在该题148份问卷中,52.2%的人对该符号非常熟悉,56.7%的人经常使用 (33.3%)甚至时时在用(23.3%)。值得注意的是,却只有极少数人是以“连接号”来认识和使用浪纹线“~”的。调查中,仅有13.5%的人认为“~”表“连接”,这部分人男性居多,且他们也同样会勾选其他选项,即他们也不认为“~”只有表“连接”一种功能。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有表“舒缓语气”或“声音延长”的语用功能,其中前者占到54.7%。

这与我们的预想是一致的,网络语境中非严格意义的“~”的大量使用在逐渐概念化其自身意义表达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与严格意义上“~”“规范化”用法的疏离。这一方面显示出标点符号的规范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对严格意义标点符号无可阻挡地渗透和影响。

在从“A.看你那死样~~~”、“B.看你那死样!”和“C.看你那死样!!!!”三句话中选出“您认为更倾向于表达调侃或俏皮的语气而非说话人真生气了”的题目中,高达76.4%的人选择了A句,4.2%的人选择了B,10.4%的人选择了C,仅有9.0%的人认为三句没有区别。在为“A.真的不能不去吗?”、“B.真的不能不去吗~~? ”和“C.真的不能不去吗。。。。? ”三句按“商量与恳求”语气由强到弱的排序题中,各有43.3%的人分别认为加浪纹线“~”的商恳语气最强或次强。

在试图探求使用者缘何在“连接”用法以外使用浪纹线的题目中,笔者惊喜地发现调查结果与我们所设想的也基本保持一致,即大多数被调查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内在动机和性格倾向性,他们在使用时更多地追求的是“~”所特有的心理蕴含意义——

有超过一半(55.5%)的人认为“这个符号很好用,能使句子语气表达平和、舒缓,不强硬,易接受”;39.0%的人选择了“我是一个不喜冲突、较为温和的人,‘~’可以表达这种感觉,满足我的表达需求”;相当一部分人兼选了以上两个选项。另外,9.6%的人选择了“我是一个不够果断甚至有些犹豫不决的人,‘~’有时可以表现我的难以抉择与纠结之感”;16.4%的人选择了“我也不知道,觉得好玩就用了”。剩余8.2%的人选择了“大家都在用,我不用就落伍了”;2.7%的人选择了“纯粹时尚,哪有这么多为什么”;2.7%的人选择了 “今天做问卷才第一次见到”;1.4%的人选择了 “其他”。仅有5.5%的人选择了“除了表‘连接’时偶尔用,其他用法我见过,但自己从不使用”。虽然个别选项在设计时难以避开主观性,但标点符号之所以可以在网络上大幅拓展其功能正是基于人的内在心理机制,且“兼选”比例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被调查者敷衍答题概率较小(另由于本题为多选题,凡勾选某一选项的即计为一人,故各选项百分比之和>100%)。

可见,对“~”比较偏爱的人往往在性格气质上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它的使用也显现出了一定的性别区分度,“~”和多数女性性格中“温柔”的气质向度产生了一定的相关性。如果所调查的样本容量更大一些,相信这种倾向性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或态度情感时加上浪纹线“~”可缓和语句语势,颇带一丝含蓄隽永的味道,是东方人内敛喜和的文化心理的映射。

网络的巨大力量使浪纹线“~”连同其概念结构方式一同被迅速地复制和传播,一旦与认可这种心理机制的使用者对接,变更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扩张趋势,因为他们与仅仅认为是“有趣”或“好玩”的人并不相同:后者在使用上会更加随意,往往仅仅停留在该符号修辞用法的被动复制,而前者会将这种符号看作自身的一种标签和象征,此时一个符号的意义便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或严格意义上的标点符号的功能,它与使用者密切贴合,就像一枚“徽章”,标志着一个人的“身份”,是个体性的自我表征。这个群体会更加主动地使用这种符号,他们的复制是主动的,且会迅速成为最“忠实”“高效”的传播者,而“~”的新式用法也随之成为强势模因。笔者在调查时听到这样一句话:“我特别不喜欢聊天时频繁使用‘!’的人。”可见,说话者已在心目中将聊天时喜用“!”的人归为了一类。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标点符号在人性格类型的区分上所逐渐展现出的作用和对人们思维方式和概念结构的影响却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能相比的。

我们据调查结果初步总结出了这个群体在性格基础、性别导向及心理机制上的倾向性(按重要性排列,不需兼备所有):

交际时追求平和舒缓的效果,不喜强硬,在意受话者的接受度;

交际时希望突出展现温和内敛的性格面向,不喜冲突,在意自身角色定位;

有时伴以不够果断、犹豫不决、难以抉择或纠结困惑之感;

女性使用数量占优势地位;

时尚、有趣、跟风、其他。

可以说,此时浪纹线“~”的使用已经走出修辞学的范畴,更多地成为一种标记,标示着非严格意义标点符号向严格意义标点符号的过渡和发展,且可从基于人类认知经验的象似性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进行解释,限于篇幅,我们将另文论述。

作为对驱动标点符号发展的三大力量的回应,从使用者的心理动机与机制这一视角去探求一种(或一类)非严格意义的标点符号(至少在网络语境中)大量使用的原因,不仅可反向为标点符号的发展提供预测,为《标点符号用法》的进一步规范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也可在揭示使用者标点使用偏好与其心理、性格等向度的关系上进行尝试和跟进,具有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人类学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猜你喜欢

标点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的争吵
标点兄弟的春游
缺少标点的谜语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小乌龟学标点
连一连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有趣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