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日语朗读教学能力现状及对策

2015-11-20唐新艳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朗读日语高校

唐新艳

摘 要:文章从朗读在外语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当前高校日语专业朗读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日语专业朗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日语;朗读;高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1-0039-02

国内高校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扩展学生文化历史、经济商务等方面的知识,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用外语进行各方面的翻译工作。为达到本科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各高校各专业都进行了很多努力,实施了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为了响应教学大纲的最新要求,适应社会的需要,外语专业培养方案增加了很多知识拓展和素质拓展课程,开设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商务贸易等大量相关课程。高年级专业课程设置繁多细化,学生应接不暇,虽然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知识面和视野,客观上却容易让学生忽视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语音语调的反复练习,语感能力的培养,熟练运用外语能力的技能训练。学生对基础学习的忽视反过来也影响了外语拓展课的学习,不断有担任高年级文化、翻译、经贸等课程的教师反映因为学生外语基础差,教学内容极难进行下去。在熟练运用外语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的视野是必要的,这也是外语专业教学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如果不重视外语基础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课程教学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则舍本逐末。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感的培养,培养语感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还需要大声的朗读,外语学习尤其如此。朗读不仅能培养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对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利用也使外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课程教学受到质疑,学生们对于传统的记单词、背课文产生了抵触情绪,更别提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朗读。学生不大声朗读外语,就无法感知自己语音、语调的问题,甚至造成了无法开口说外语。下面就以笔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面临的问题,谈一谈外语专业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日语专业学生朗读现状

在外语学习中,朗读可以说是每位学习者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大声的朗读不仅有助于单词的记忆,对语音、语调的掌握也大有裨益,是说一口流利外语的重要保障。日语语音中的长音、短音和促音比较难掌握,尤其是长短音,甚至大二的学生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这一问题。因为读不出区别来,听写的时候也无法辨别清楚是长音还是短音,以至于单词听错,导致意思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承担2013级日语听力的外教对大二学生还不能正确区分长短音和促音感到不可思议,更令人吃惊的是笔者承担的2011级大四文学课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仍旧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笔者本学年度承担了2013级两个班的“日语语音指导”、2012级两个班的“日语阅读”和2011级“日本文学史”三门课程。通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发现,笔者所授班级的学生有很大比例存在语音、语调方面的问题,近半数的学生很难流利读出几乎没有生词的新课文。笔者通过跟学生的交流发现,大多数学生竟然不再朗读,甚至没有朗读的意识。语音指导课上我要求学生朗读基础日语课教师已经教授过的课文和单词,虽然这些单词基础日语课上已经默写过,课文也已经检查背诵过,结果仍让人大吃一惊:只有30%的学生能够熟练读下来,几乎没有语音语调错误;有40%的学生可以读下来,有几处语音语调的问题;剩余约30%的学生能磕磕巴巴地读下来,错误百出。明明已经学过且默写和背诵过的内容,怎么转眼间就成了如此情景?经过和学生以及基础日语任课教师的沟通发现可笑可悲的事实:学生纯粹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就是说因为教师下达的作业是背诵课文,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就是为了背而背,不会读就生背,不管对错,等教师检查完也就马上忘了。单词也不读,只是记住假名就行,所以经常出现长短音错误,忘记促音,或者清音、浊音不分。因为基础日语的学习任务很重,每天都学习新的内容,所以学生只是疲于应付,从不预习和复习。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失去了朗读的意识,更遑论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没有朗读的习惯,也就无从谈起阅读习惯的培养。2012级阅读课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课外知识面极其狭窄。稍微脱离教材内容的文章就很难流利读下来。不懂的单词也没有查词典的习惯,随心所欲地去读。即使是读下来了,也不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几乎都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此种情形下何谈主动阅读?如何谈学生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不论社会如何进步,教学手段如何发展,语言学习最根本的诵读原则不能违背。没有大声的朗读和熟练的背诵,外语学习只是空中楼阁。

二、 外语专业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语言学习中很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我国古代启蒙经典《弟子规》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篇指出:“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做到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缺一不可,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汉语中也有“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等词汇,都显示出我们汉语语文学习中对朗读的重视,“书声琅琅”也是一堂课生动、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不论是汉语的学习还是外语的学习,总归都是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就离不开与心、眼、口相关的听、说、读。关于朗读在外语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论证。其中向银华在《试析朗读对外语学习中的促进作用》归纳得较为详尽,文中指出朗读对外语学习有五大促进作用:1.朗读能调动多种人体器官的参与,促进理解,加强记忆;2.朗读有利于建立语音听觉记忆,促进外语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3.朗读有助于促进外语口语能力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外语语音准确性的提高,增强口语交流的流利性,还有助于口语交流中意义的表达;4.朗读对外语写作能力的发展起促进作

用;5.朗读能促进外语语感的构建。这五点充分说明了外语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也解答了日语专业学生语音语调不准,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能力和听解能力不强,口语不好的问题。除了以上五点,朗读在培养学生外语感受力和语言气质方面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实践成果完全可以为我们日语教学提供先进的经验。李晶晶、袁昉通过实践研究,在《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朗读与外语水平能力——基于Reading Assistant 朗读系统的实证研究》一文中详述了“英语朗读能力与学生外语水平之间有一定的预测关系,通过对朗读过程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语音、阅读及写作水平”,“不同级别的训练篇章和训练手段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加强学生日语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日语朗读能力和朗读水平,是学生日语听、说、读、写甚至翻译能力的重要保障,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在语言学习中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成了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要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外语专业的特点,基础学习阶段一定要有适当的朗读课程,或者基础课程要求加入朗读的内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朗读的积极性。

1.教师要有一定的朗读功底。实践中要真正地进行朗读教学,首先教师不仅要意识上重视朗读,而且自身需要具有扎实的朗读基础和朗读水平。教师优美的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意识,还能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朗读的技巧主要是语音、语调、停顿和语速。日语有的句子特别长,如何断句,在何处停顿是朗读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些技巧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学习才能掌握,因此可以通过反复模仿播音,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水平。也可以多进行欣赏性阅读,播放一些高水平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声中体会到愉悦,感受到朗读的魅力。

3.采取激励手段,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做示范甚至领读,带动全班的朗读兴趣,提高日语朗读水平。在全专业甚至全院开展朗读大赛,通过层层选拔的方式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朗读的意识,客观上也能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参加朗读大赛,学生能增加朗读训练,磨炼朗读技能,同时也能积累朗读比赛的经历和体验。朗读大赛不仅能增强学生主动朗读的意识,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朗读水平。

4.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鼓励培养学生可以进行诗朗诵,散文、短剧配音等。让学生们在朗读时真正感受到语言创造的诗意和意境。

参考文献:

[1]李晶晶,袁昉.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朗读与外语水平能力

——基于Reading Assistant朗读系统的实证研究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2]银华.试析朗读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J].重庆交通

大学学报,2010,(4).

[3]王玲玲.朗读教学与语感构建[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5).

[4]颜世萍.朗读教学与外语习得[J].阴山学刊,2004,(12).

[5]高霞,朱正才,杨惠中.朗读在外语教学和测试中的作用

[J].外语界,2006,(2).

猜你喜欢

朗读日语高校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