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5-11-18山焕

消费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风险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山焕

摘要:审计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主干课程,大多学校都在不断地尝试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等,但仍然普遍认为审计难学难教。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审计教学 风险导向

一、前言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许多审计热点、重点无不是当时社会经济的热点、重点。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审计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多样的审计实务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随着执业环境的复杂化,职业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日益增加,传统的审计教学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对本地区几所高校调研及本项目组的教学实践发现,课程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对教师、学生实践性的高要求,审计学课程普遍存在“难教、难学、难懂、难考”的现象,学生普遍反应审计理论比较抽象、枯燥、难懂,审计实务往往都是死记硬背,这使得学生在实习、就业时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实务操作。因此,我们必须思考探索审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审计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

二、目前审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师生以及实务界都意识到理论教学附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会显著提高审计学习效果,也都在或多或少地开始进行改革实践,但目前多数院校审计教学中以下问题仍然比较普遍。

(一)专业课程设置中审计课程的定位不明确

从目前的就业现实看,会计专业学生毕业真正从事审计行业的并不多。从考证来看,除注册会计师考试外,从从业资格证、初级、中级、高级职称都不涉及审计知识。从各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发现,会计学专业专科、会计学专业研究生都是不开设审计课程,只有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的本科阶段会有审计课程,一般安排48学时。由于审计是集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战略等多门学科的课程,要求相关课程掌握扎实且融会贯通,过短的学时很难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回顾并真正消化。因此,学生对学习审计的热情和动力不足,甚至很多本科阶段不读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除南京审计学院外,各高校审计专业都属于会计学科。在“大会计”的观念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会计为主导,以为“审计就是查会计是否有错”,懂了会计就懂了审计,审计课程定位模糊。

(二)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无法体现出审计的风险导向

为使审计教学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开展审计模拟是必要的手段和途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进行风险评估程序、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根据“学习金字塔”,两周后留下的内容听讲只有5%、做中学或实际操练75%、马上应用或教别人90%。对于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具有较高课程的审计,若仅采取理论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是最低效率的。因此很多院校都会设置审计校内实验课程作为补充,以我院为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附以2周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分组形成审计小组,根据审计软件中的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账证资料,对其年报进行审计,包括业务承接、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审计计划、编制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审计资料归档等,让学生对审计的整个流程有个感性的认识。但是由于资料的有限、固定的模拟环境,风险评估阶段、审计计划阶段、内部控制的测试、实物监盘等重要的环节根本无法进行,只是象征性地填写给出的资料。这样,模拟实验主要成了种查错防弊的账项基础审计的训练。同时模拟资料般都不涉及重大舞弊情形、或已经明确指出一些舞弊的迹象,对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审计能力培养是不够的。

(三)案例教学效果受到学时、教师实务经验及案例获取的限制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在审计教学中应用认可度比较高。项目组也曾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效果却并非想象那么好,分析发现案例教学效果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学时限制。多数高校采用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审计》,一般设计为64学时或96学时(两个学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全部内容都很困难。若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看法、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再进行讨论,课时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2)教师实务经验的限制。审计案例教学首先对教师提出挑战,审计的综合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尤其是实务经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教学工作又很重,很难有精力和机会参与审计实践。同时审计般安排大三进行,大三的学生相对于大新生来讲,已经不再热衷于课堂讨论。科技的进步,学生习惯于网络而不是独立思考。针对同一案例,提问到的同学几乎回答都是相同的。

(3)案例获取的限制。国外很多案例更新比较快,但环境不同,“拿来主义”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目前国内的审计教学案例陈旧如“琼民源”“银广夏”,授课教师接触实务有限,实务中最新鲜最直接最贴近的案例很难进入课堂。有些是教师编撰假设某企业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错弊的资料让学生审计,基本上直接告知了可能错报的知识点,相当于纠正会计处理方法,也无法结合被审计单位证帐表及背景资料,缺少发现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思考推理过程,因此未来遇到现实中具体的审计项目就无从下手。另外由于对相关当事人的隐私保护、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保密性,导致现阶段符合时代潮流的案例十分稀缺。

(四)审计校外实训机会不多

审计校内实验一般要求学生对已有证账表信息模拟不同业务循环的审计流程,主要巩固其所学审计基本原理和流程,更多是一种查错防弊的账项基础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等重要程序以及相关职业判断都无法实旋。审计校外实训主要是指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实习,可以弥补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的不足。目前各高校会计专业的规模都比较大,很难通过集体组织进行审计实习,一般通过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这样就有学生不找或找不到单位实习就托关系盖一个实习单位的章完成实习任务。找到实习单位的在校生般都很难有集中的时间去实习,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参与某一审计项目的整个流程,更多安排盘点固定资产、抽查凭证等实质性程序的

些细小环节,对整体流程缺少把握,对所做内容的意图也不清楚。年末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实习生的需求旺季,但学生大多都在准备期末考试,种种原因导致校外实训机会不多,且难以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改进教学方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仅应具有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财会人员。在此目标下,审计教学应以“学”为主,“教“为辅。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并非是抛弃前辈们积累的课程框架,在基本理论的讲授中,传统教学方法的效率是比较高的。根据“学习金字塔”,在夯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继续强化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训等实践教学方式辅助,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审计理论时可以选择较小的案例,讲解审计实务时可通过综合案例讨论分析,辅以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训来强化对具体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等实务操作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观念

引入现代审计风险导向观念,改变原有“简单合作、搭便车”的现象和“查错防弊”的观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观念强调对特别风险和评估,并指出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非常规交易和判断有关,同时,指出风险评估程序不足,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CPA还应当设计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因此要求学生在审计理论和实践整个过程中,都以审计小组的形式出现。并且同组成员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人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相互配合。假如审计小组有5名成员,共同负责计划阶段,业务循环过程由不同的成员负责,如其中1名负责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将负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尤其是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根据了解结果进行该循环的控制测试、再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实质性程序,完成该循环的全部工作底稿。采购与付款循环等不同的循环由另外不同的成员负责,业务较多的也可由两名成员共同负责,审计期间注重项目组之间的沟通。这样取代原教学过程中几个人合伙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况。实施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所选取的被审计材料要具备定的综合性,如果采用审计软件,市面上不少院校版审计软件仅是将书籍案例照搬至软件而已,要选择较多背景信息及证账表资料便于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软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孟子日“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就是说只有授业者本身对业务掌握熟练,才能使学生清楚昭然。高校教师多是会计学或审计学的研究生毕业,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普遍缺乏审计实践经历,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不足。笔者与多位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交流,如果有机会教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有章可循”的课程是不愿意接受审计课程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评教分数般也比较低。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缺乏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就是鼓励并提供机会让教师能参与实践,让其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更多及时的、新鲜的案例将出现在课堂中。会计师事务所接纳高素质的教师,也解决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业务黄金期人手短缺的问题,同时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交流,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和审计教学效果。

(四)提高校内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课时。

审计的综合性同样要求学生在审计学习过程中把相关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的知识融合在起。无论在哪种教学方式中,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定的过程和时间,要做到48学时内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比较吃力的。有必要把学时扩到64学时或96学时,把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真正应用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基础扎实的高素质学生。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培根说过“运用学问乃在学问之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从学校赢、企业赢、学生赢的“多赢”角度出发进行校企合作。相对于企业而言,会计师事务所年报审计期间对实习生数量的需求很大,审计过程中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接触各种行业各种类型的公司财务,因此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并保持长期合作,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行业、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可邀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注册会计师来校讲座,指导个别实践,进行职业引导,共同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毕业生达到“就业零距离”。

猜你喜欢

风险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的应用
双向立体思维构建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体系
浅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