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5-11-18李然

消费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生态环境

李然

摘要:绿色信贷是一项新型的经济政策,它使得信贷与环保相联系,在促进信贷发展的同时又注重环境保护,是“赤道原则”的具体体现,也符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从绿色信贷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绿色信贷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信贷 生态环境 绿色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增速遥遥领先。然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资源环境的发展却并不协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雾霾就是这事实的体现。因此在我国迫切需要进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的绿色改革。从中央、国务院到各级监管机构都积极应对经济失衡问题,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但是这是一个艰巨的课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发展绿色金融是全人类共同目标,是全球大趋势,引起了国内外的密切关注。

一、绿色信贷的理论分析

(一)绿色信贷的概念

所谓绿色信贷,强调的是金融机构的信贷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协调,以环境准入优化信贷管理,使资金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分配,使产业结构向更合理化、新型化的方向调整。绿色信贷具有创新性、市场性、效益性等特点。在传统信贷的贷款评估中加入资源环境保护的衡量标准,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大进步。

(二)绿色信贷的规则

绿色信贷的规则,即赤道原则,是一个自律性的协议,因为是非官方的,所以并不具有法律效益。赤道原则的核心是原则陈述,它明确规定了融资方只有在证明其融资项目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信贷资金。从而即使融资方尽到保护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的责任,也使金融机构为绿色信贷的发展尽到了审慎审核的义务。到2013年为止,赤道原则已经被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8家银行所采纳,采纳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总额已经占世界融资市场份额的86%以上。

2014年12月11日,中国银监局颁布《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深入贯彻落实赤道原则的精神,制定了农业、能源以及节能环保等63个行业的环境标准、绿色信贷制定和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的相关依据,公布了A、B类项目分类和“两高剩”行业的参考目录,明确了融资方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合同内容,从而提高了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可操作性。颁布的《能效信贷指引》,规定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方式和信贷风险控制形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借贷风险,确保了贷款回收的稳定性,使得我国的绿色金融创新与激励约束得到了极大地进步。银监局的

系列文件的颁布使得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政策环境保障,从此有了规范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特点

绿色信贷在我国虽然起步晚、发展历史短,但是发展的速度极快,是当前我国金融业的热门话题。绿色信贷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也呈现出其固有的几个特点。

第一,政策法规的引导从理论到实践呈现规范化趋势。

绿色信贷在我国刚起步的时候,只是从理论上强调在信贷过程中注意对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信贷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具体的细化的能效贷款,在产品创新、信贷业务准入、风险审查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都有了具体的实施条款,绿色信贷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涉及面也越来越大,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也使得绿色信贷的发展从理论过渡到实践,并且越来越规范化。

第二,注重社会责任的绿色信贷金融机构越来越多。

国内绿色信贷的起始地是兴业银行,2005年,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开始发展绿色金融市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兴业银行的良好开端为国内绿色信贷的发展树立了榜样,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到发展绿色信贷的重要意义。2014年1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了绿色信贷专业委员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注绿色信贷发展的组织,目前该委员会已经有29个成员机构,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第三,绿色信贷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提高。

我国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走条既能降低借贷风险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金融之路,从而使我国的绿色金融衍生品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以兴业银行为例,作为我国绿色信贷市场的先驱,2005年至今,陆续推出首个节能减排贷款、首张低碳信用卡、碳资产抵押质押授信业务、首单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融资、首单绿色金融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业务,成为我国绿色信贷体系最完整的金融机构。而效果最显著的当属2006年推出的“节能减排贷款”,这是我国首个绿色信贷的相关产品,它的运作模式是根据不同的节能减排项目实施8种不同的运作模式,根据不同的服务主体进行适当的调整,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数据显示,到2013年9月底,在“节能减排贷款”的实施下,我国平均每年节约标准煤23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700多万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500多万吨,节水量2500多万吨。这显著的实施效果更是增加了金融机构进行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的信心。

(二)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实施效果

“十二五”阶段,经济结构的改革转型已是主流,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绿色金融作为新经济时代重要的创新,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而绿色信贷正是绿色金融的一剂强心针,有力的促进了中国传统产业的改良和新型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信贷的作用体现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力的引导企业从事绿色生产和管理,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很好的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理念,通过绿色信贷养成绿色价值观,极大地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产业,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国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以来,效果显著,绿色信贷的总体规模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止2014年6月末,全国21家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总额达到了5.7万亿,其中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余额总计4.16万亿,占绿色信贷余额的72.98%。融资项目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9亿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减排分别约4.6亿吨、537.8万吨。银监会从源头上控制“两高剩”行业的信贷发放,合理调整规范绿色信贷政策,更好地促进了绿色信贷的发展和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我国绿色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绿色信贷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运作模式,对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然而通过研究相关数据及发展现状,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些问题。

第一,绿色信贷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各级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缺乏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绿色信贷的顺利实施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了绿色信贷的效率。

第二,绿色信贷缺乏相应的政策标准和执行措施。绿色信贷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缺乏统的政策标准,其执行措施也不够完善,这也极大地阻碍了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速度。

第三,绿色信贷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我国的绿色信贷起步晚,发展缓慢,因而目前还不够完善,信贷主体还比较单,主要还是依赖商业银行,而缺乏政策性金融融资渠道,这并不利于绿色信贷的长期发展,因而亟待完善。

三、推进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

为了解决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金融更好地与资源环境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严控绿色信贷准八机制,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节能减排贷款已然成为我国绿色信贷的主线,因而在我国如何深化节能减排贷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提高绿色信贷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审核,其次,实行贷款客户实名制、绿色等级制等规范化制度。

(二)建立分层、竞争、有序的绿色信贷监管机制,强化环境风险问责制

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履行绿色信贷的职责,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强化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力度,对环境违法企业和节能环保企业赏罚分明;实施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将企业的环境管理风险纳入贷后检查中,逐步建立信贷环保风险预警机制,全程监控环保治理的进度;建立绿色信贷问责制,明确社会环境保护权利和责任,防范环保信用风险;联动多方力量,加大企业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的跟踪监测力度,建立定期访察制,积极防范企业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从而促进我国绿色信贷体系良性发展。

(三)建立多方信息沟通机制,积极构建社会征信管理系统

建立金融机构、环保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动态信息披露制度,时刻更新环保信息数据库,建立高效安全的信息平台,扫除环保部门、财政、税务、工商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便于金融机构做出信贷决策以及公众对其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使得我国的绿色信贷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推进绿色信贷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生态环境
环保企业发展中政策支持问题研究
银行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