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2015-11-16龚寅华丁寒寒封智勇

职教论坛 2015年26期
关键词:军政军魂理工

□龚寅华 丁寒寒 封智勇

高职院校“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龚寅华丁寒寒封智勇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高职院校育人模式仍然存在培养质量不高、综合素质偏低等诸多现实问题。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新性地提出“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对队员进行政治、文化、军事、管理四大素质培养,实施学生自主军训,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践行中国梦、强军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等,较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育人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标志性成果。

高职院校;军魂;育人模式;军政教导队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从扩大规模为标志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逐步转向以培育高质量人才为标志的内涵发展阶段。然而,高职院校依然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综合素质偏低等诸多现实问题,其本质还是育人模式问题。为此,本文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探讨以“学生军政教导队”这一载体,弘扬“军魂”文化,创新性地提出“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较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育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标志性成果。

一、高职院校“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

(一)“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的提出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1]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2]等相关文件精神,为在新形势下努力拓展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优化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于2009年底结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管理模式移植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学生管理的模式,提出了“军魂育人、军魂管理”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新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创新之举。实施“军魂育人、军魂管理”的育人模式是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以“学生军政教导队”为载体创建“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

在“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理念的驱动下,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于2010年4月27日成立了广东省首支“学生军政教导队”,开始了“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学生军政教导队的组织制度。学生军政教导队以军为手段,以政为目的,通过对队员进行“政治、文化、军事、管理”四大素质的培养,打造成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以这支队伍的标杆作用和扩散效应带动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和引领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这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努力构建育人长效机制的创新和尝试。

学生军政教导队由分管学生工作和武装保卫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全面负责管理。教导队设队长和教导员各一名,专职教官二名,助理教官若干名。队长由武装部部长兼任,教导员由学工处处长兼任,专职教官由军事教研室老师担任,助理教官由留队骨干担任。教导队下设4个区队,16个班,各区队配备正副区队长、指导员(以上职位由助理教官担任)、班长(新队员担任)。按照我军“党指挥枪”的优良传统和“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原则,学生军政教导队于2010年5月成立了直属院党委、团委领导的党支部、团支部,建立党团活动室,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军政教导队是一支有专人管理,经过专门训练而具备较高军政素养的准军事化队伍,参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管理条例》,管理条例包括教导队组成、队员职责、政治工作、日常训练及其管理等具体规定。

2.“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的运作流程。学生军政教导队采用的是“军魂育人、军魂管理”三阶段育人模式。第一个阶段为军魂育人,主要是从大一新生军训开始,招收新队员,然后加以训练,并通过政治、文化、军事和管理素质进行培养,最后成为新生军训教官。第二阶段为军魂管理,主要是从队员大二开始转岗,担任教官助理、辅导员助理、院系两级学生干部和平安志愿者等。第三阶段主要是队员参加顶岗实习前,举办退队仪式,办理退队手续。“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运作流程见图1。

图1 “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运作流程图

3.育人模式的构成要素——“四大”素质培养。“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有别于“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四大”素质培养,即通过对队员进行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军事素质、管理素质等四大素质培养,极大地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打造成一支军政素质强、品质优秀、管理素质高的学生骨干队伍。

(1)政治素质培养: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培养旨在使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学生军政教导队,“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和“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原则早已融入队员们的血脉之中,化作了这支队伍的精神基因。学生军政教导队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堡垒作用,站在政治素质培养潮流的前沿,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抓牢党员队员和普通队员的思想根基。每年4月和11月份开设党课培训班,党课培训班结束后对队员进行考试,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优秀者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确定为培养对象。每年6月举办红歌大比拼、暑期三下乡活动,定期组织队员参观黄埔军校、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共三大遗址等,还定期邀请部队首长及院系专家进行国防教育专题报告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组织开展军事运动会来对队员进行国防教育。通过政治素质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每一位队员的心田生根发芽。

(2)文化素质培养:旨在对队员学习、工作、训练生活进行有益调节,使队员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学生军政教导队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队员业余文化生活,夯实队员思想文化底蕴。组建了军政合唱团、威风锣鼓队、军事武术队、篮球队、舞蹈队、书法兴趣小组、影视制作组、新闻宣传小组、板报设计小组等,使队员“上阵能打枪,登台能表演”。文化素质培养对队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拓宽队员的视野,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军政教导队成为引领学院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3)军事素质培养:塑造军人品质,锻炼革命意志。军事素质培养旨在使队员掌握相关军事技能,培养队员组织指挥能力和带训能力,培养队员吃苦耐劳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意志、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练就健壮的体魄,提升内在抗压、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军政教导队队员常年进行一系列的军事科目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单兵队列动作、内务整理、体能训练、紧急集合、行军拉练;班队列的组织与指挥、四会教育(会讲解、会示范、会纠错、会做思想工作)、阅兵式、分列式、武警擒敌拳、擒拿格斗、武警应急棍术、匕首操、刺杀操、队列操、战术、战场医疗救护、消防灭火、消防救护、消防逃生演练和户外拓展训练等。通过这些军事科目的训练,队员具备当代军人的气质和优秀品质。

(4)管理素质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管理素质培养旨在使队员具备相应的班级管理、团队管理及学生管理的素质和能力,以胜任辅导员助理或院系级团学干部工作,担负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任务。管理素质培养具体内容: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24号令等有关文件精神;辅导员助理知识培训、院系团学干部知识培训、心理教育、大学生安全管理教育等。在大二期间将队员择优分流转岗至新生班辅导员助理、院系两级团学干部、志愿者、宿舍安全巡视等工作岗位,参与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管理目标。

二、“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的价值分析

(一)“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的特色价值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把 “学生军政教导队”作为“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研究、探索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新模式,经过五年实践已收到显著成效,充分彰显出育人特色。简言之,“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有四大价值,即育人价值、校园文化价值、国防教育价值和自主军训价值。

1.育人价值: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是以军为手段,以政为目的,通过对队员进行“四大素质”培养,帮助队员们完善了人格结构,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军政教导队的“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的核心是政治、文化、军事和管理“四大素质”培养,凸显的就是其育人价值。军政教导队按“四大素质”培养目标,能有效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五年来,学生军政教导队累计培养队员579人,培养辅导员助理163人、优秀团学干部27人,发展党员68人;荣获各类奖项15项,其中国家级奖4项,省级奖7项,市级奖3项,校级奖1项;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3人。队员们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一人迟到、早退、旷课和违纪,学习成绩优良。队员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7人,三好学生10人,十佳优秀干部5人,优秀教官164人,十佳教官标兵27人,206人获得各种荣誉。队员们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凸显同龄人教育、管理、服务同龄人的作用,逐步实现学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管理目标。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正是通过学生军政教导队这样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的标杆作用,最终实现了以点带面,将“军魂育人、军魂管理”的育人模式运用到学院素质教育改革中,推动了学院素质教育纵向深入发展,得到了全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俞仲文教授的高度评价:“学生素质教育有亮点,学生管理工作有成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育人工作做到了四个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家长学生满意。

2.校园文化价值: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文化。通过军政教导队的“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培养,打造成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以这支队伍的标杆作用和扩散效应带动全院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和引领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可以说,学生军政教导队弘扬了校园内的正能量,在这支队伍的标杆作用和扩散效应的影响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校风学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五年来,在军政教导队的“军魂文化”引领下,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校风学风大为转变。根据统计数据,在2010年前,学生上课平均出勤率不到87%;违纪达到2%—3%。截止2014年底,学生平均出勤率超过96%,新生班级达到100%;违纪率降至0.5%。与此同时,获得国家、省市、学院奖励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如2010年681人,2011年795人,2012年896人,2013年1164人,2014年1258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得到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的高度认可,使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招生人数快速增长。2010年学院在校学生5722人,其中“自考双沟通班”476人。2014年在校学生10500人,其中“自考双沟通班”已达到1884人。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6.89%,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24%。

在学生军政教导队的引领下,学生社团及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至今活跃在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38个社团积极开展各类专业性、公益性、教育性、情趣性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提升了同学们专业学习的情趣,效果显著。同时,学生军政教导队还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获得多项荣誉,如2011年7月,学生军政教导队合唱团参加广东省教育工委、教育厅组织的建党九十周年“南粤杯”万人红歌拉力赛,荣获“最佳风采奖”;2012年 10月,“学生军政教导队——军事化特色引领校园文化”被选为第五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展示案例;2012 年12月,学生军政教导队网站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宣传思想工作网站评选一等奖”;2013年1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获“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年3月,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授予学生军政教导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此外,作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一支重要的维稳力量,学生军政教导队参与学院重大活动的安保以及寒暑假的护校等工作。五年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这支队伍的参与管理下,杜绝了学生帮派打架斗殴、学生私自包车等活动,无重大人身伤亡等安全事故和刑事犯罪案件发生,曾三次被从化市政府评为“维护稳定及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通过打造这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以这支队伍的扩散效应带动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和引领校风、学风建设,优化了校园育人环境,维护了学院的安全稳定,对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发挥重要作用。

3.国防教育价值:践行中国梦、强军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强国之中国梦强国必须先强军,强军必走科技强军之路和对全民族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学生军政教导队的建立,可在学院内营造浓厚的崇军尚武氛围,较高军政素质的队员是一支开展国防教育的生力军,其人数之多、素质之优是其他普通高校无与伦比的。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担负全院学生国防教育的任务,如军事理论课、国防教育专题报告会、参观黄埔军校、征兵宣传等;还承担新生军训任务,包括为期一年的新生每周一次的早训任务,实施一系一品的训练方案,推进军训工作常态化,帮助新生树立国防观念,加强了团队意识、培养吃苦精神、强化纪律观念,提高了新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

军政教导队还参加全国军事训练营和国防教育并获得佳绩。2014年8月,经广东省教育厅精心筛选,确定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代表广东省136所高校参加由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军事训练营,是所有参赛代表队中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经过十天激烈比拼,共荣获4个项目的“优胜单位”,其中捕俘拳第一名、军歌合唱第一名、军事理论知识竞赛第二名、无线电测向第三名;两名队员被评为“神枪手”、六名队员被评为“优秀参赛学员”;一名队员被评为 “优秀选手”;带队教官被评为 “优秀带队老师”;学院被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全军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硕果之多,奖项级别之高,可谓不辱使命,为广东省争得荣誉。对此,广州军区学生军训办公室主任唐文海大校认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能培养出这样一支政治、文化、军事、管理四大素质实力过硬的学生骨干队伍,并且在强手如林的全国首届军事训练营中获得团队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不仅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骄傲,也是广州军区和广东高校的骄傲。不仅如此,2015年7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又代表广东省参加由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工作委员会举办的2015年军事课教学检验(无线电测向),荣获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团体第二名,四名队员获个人三等奖、两名队员获优胜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再次为广东省争得荣誉。五年来,学院崇军尚武氛围日益浓厚,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21人;2015年1月,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授予学院“广东省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4月,经广州警备区批准,将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编为从化区民兵应急二连,属广州地区第一支大学生民兵连;2015年6月,从化市政府将学院列为“国防教育基地”并挂牌。

4.学生自主军训价值:为国分忧排难。目前,我国每年有数百万新生进入大学校园,按教育部、总参谋部制定的大学生军训大纲要求,对新生必须实施为期14天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据此估算,若全国新生军训任务由部队官兵担负,大约需要部队提供56万名官兵,又因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部队的训练、战备任务繁重,势必会严重影响部队任务的完成和新生军训工作。学生军政教导队进行常年、系统的军事科目训练,使队员掌握相关军事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带训能力,完全能担负、胜任新生军训工作任务。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通过军政教导队“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培养了足额的、具备能承担新生军训任务的学生军训教官,实施学生自主军训,确保了新生军训任务的圆满完成,既能减轻部队提供军训教官的压力,又能锻炼、提升参与带训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五年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已经出色完成本校2010级至2014级五届约1.5万新生的国防教育及军训任务,军训效果曾得到了原海、陆、空、武警四军种老将军及广州从化武装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实施学生自主军训的高等院校。并且其军训效果在其他院校也广为流传,五年来不仅完成了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军训任务,而且帮助广东地区的其他几所学校顺利完成大学新生的军训任务,得到各校的一致好评。正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作战学院李岩教授评价“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时认为:学院的育人模式解决了国家层面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很有创意、特色。

(二)“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的推广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秉承“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理念,以军为手段,以政为目的,对队员进行政治、文化、军事、管理四大素质培养,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目标,为部队、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成功打造了人才培养的“南洋模式”。2015 年4月27日,在学生军政教导队成立5周年庆典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评价道:“五年的实践证明,这支队伍的创建,不仅在培养校风、学风、增强国防观念等方面卓有成效,而且更好地解决了当前现役驻军部队数量少不能满足学生军训需要的问题。这为我省高校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了借鉴及经验推广的新路子”。同时广州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鹏也认为,学生军政教导队是立德树人的创新载体、素质教育的特色品牌。这种“南洋模式”可以复制,且正在被广东多所高校借鉴和推广。

不仅如此,兄弟院校还纷纷组团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参观学习“南洋模式”。广州华夏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两次来访就“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进行学习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实施以党建为引领的半军事化管理,成立校园预备役连,在2014年开始实施自主军训,培养了一批纪律严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广东文理学院在参考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的建立原则、指导思想、规章制度以及实际运作的情况,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下,成立了“学生军政教导大队”,实施学生自主军训,圆满完成了新生军训任务。此外,2015年3月,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张宗珊副书记受学院董事长之托,亲自带队来访就“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及“学生军政教导队”运作情况进行学习交流,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按“南洋模式”回校后立即开展工作。2015年7月,私立华联学院党委卓戊兴书记带队来访进行学习交流,计划实施学生自主军训。可以说,“南洋模式”不仅在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且在兄弟院校开始逐渐推广开来。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国发[2004]16号.

[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Z].粤发[2005]12号.

[3]陈康.论构建学生军训教官培养的新模式——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军政教导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

责任编辑时红兵

龚寅华(1948-),江西南昌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丁寒寒(1988-),安徽淮北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封智勇(1979-),江西九江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商业模式、企业战略。

G717

A

1001-7518(2015)26-0045-05

猜你喜欢

军政军魂理工
以诗魂壮军魂
北疆名臣邹来学巡抚顺天、永平前事迹考
以激扬文字铸不朽军魂
我是你的(电影《边疆军魂》主题曲)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开创辉煌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异域歌舞铸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