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5-11-11高东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礼仪问卷

高东霞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高东霞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护理礼仪;人际沟通;集束化;院校结合

社会的进步、医学的迅猛发展对现代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生物学范畴,护士的职业形象及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1],还会影响到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声誉,影响到护士的社会评价。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使护患关系融洽[2],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3]。目前护理工作逐步形成国际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在不断提升,因此护理礼仪素养与沟通能力成为现代护理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4]。护理礼仪是护理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5]。我校自搬入新校区,教学条件逐步完善,本研究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分别对护生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结束进行护生满意度评价,现将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方法,对照组选择本校2013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大专学生262人,其中男11人,女251人;年龄18~21岁。实验组选择本校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大专学生286人,其中男13人,女273人;年龄18~21岁。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高考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模式,均于大一第一学期由同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讲,共32学时。因我院刚搬入新校区,多媒体、形体房尚未装修完善,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未用多媒体授课和形体房练习,在教室进行理论授课,在教室或操场实践练习举止礼仪。实验组随着教学设施的改善,授课教师经过礼仪培训,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在授课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自我讲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临床见习、形体房练习举止礼仪、背景音乐情绪调动。另外,聘请附属医院护理礼仪教师讲解护理工作场景中的礼仪和沟通知识。

1.2.2 调查工具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本校护理专家教授审修。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问卷包括3个条目: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习效果,每个条目分别从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方面进行评价。护生根据自己情况如实选择。最后设计了开放式问题,询问护生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的建议。

1.2.3 调查方法学期最后一次课统一在教室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由护生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无记名填写,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对照组共发放问卷262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实验组共发放问卷286份,收回有效问卷2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输入原始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统计描述。

2 结果(见表1)

表1 护生对教学满意度的比较[n(%),人]

3 讨论

3.1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的“集束化”教学模式能体现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激发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研究[6]发现,目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考评方式死板单一。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实践性很强,以口头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兴趣较低[7],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习效果三方面满意的人数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0.05),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尤其在师生互动方面,满意率达到76.1%。我国护理专家诠释护理的胜任力本位教育为: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使他们获得真实经历的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发展工作能力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来处理实践中的问题[8]。应用多媒体授课,可以通过视频直观展示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还可以通过视频学习专业化妆师讲授的化妆知识,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真正学到化妆技巧,一方面满足护生爱美的天性;另一方面通过视频展示化妆前后的不同,让护生意识到化妆对改善护士精神面貌的重要性。通过护理工作中的案例讨论分析护士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仪规范、是否能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了护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通过护生课前自我介绍和自我讲授发现了护生存在的一些礼仪不规范问题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讲台发言要鞠躬问好,下讲台前要鞠躬致谢;讲话时站姿、表情和眼神均要符合礼仪规范,不能举止随意、一直低头念稿或抬头望天。同时也纠正一些护生的口头语,比如讲话中频繁说“然后、然后……”表达能力是护士与患者日常沟通和健康教育都需要具备的语言素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让护生分组自行设计护理工作情景,分角色扮演,使其在娱乐中明辨是非美丑,充分调动了护生知礼、懂礼、守礼的自觉性。通过形体房练习举止礼仪,并适当应用背景音乐调动情绪,让护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塑造美的形象和气质,极大地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通过医院礼仪教师参与授课的“院校结合”教学模式更加贴近临床,提高了护生学礼仪、守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是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这就将护理礼仪与沟通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专业礼仪规范,提高职业修养,注重礼仪实践性,贴近卫生职业教育的需要,贴近护理专业礼仪要求[9]。护士的工作礼仪和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由医院礼仪教师授课,另外补充一些实用性护士职业礼仪,比如见面打招呼、开关门、导诊、出入院、接电话、医嘱查对和签字、查房、常见操作等场景礼仪。安排护生周末分组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体验,主动去发现礼仪规范案例和不规范问题,并写出见习报告。由组长总结并做课堂汇报,共同讨论分析,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护生见习体验中发现了一些不符合礼仪规范的现象,比如在一些患者多、护士很忙的科室,存在服务态度生、冷、硬现象,容易出现护患纠纷;在一些比较闲的岗位,存在服务不主动、工作消极被动现象。另外,还存在仪容不规范、不化淡妆、衣帽不整洁、言行举止懒散等,不符合礼仪规范。这些负面的职业形象直接影响了护士的职业评价,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通过收集的正面案例或者展示医院护士良好形象的宣传片来教育护生,护士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评价是靠护士自己用言行证明的。

3.3 以课堂日常考核和实践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护生的期末成绩由四部分组成:课堂发言考核成绩(20%)、实践练习成绩(20%)、实践考核成绩(20%)、理论考核成绩(40%)。通过课堂发言考核,调动了护生思考、发言的积极性,锻炼了护生在公共场合的语言表达和礼仪应用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平时实践练习考核,使护生平时上课更高效、有秩序,练习更主动、更认真,避免了护生在形体房聚堆聊天的现象。通过实践考核,督促护生把学到的礼仪规范用到日常生活中,只有内化为习惯,才能在平时外化为气质。

研究[10]表明,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综合运用“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方法,可以使培养出来的护生更加注重礼仪的运用,可以使护生和患者更加融洽地沟通和交流,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效果。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采用“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质量[11],可以提高礼仪的学习效果[12]。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集束化、院校结合”教学实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刘宇.护理礼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周丽娟,梁英,高柏青,等.加强实习护生礼仪培训的措施与体会[J].沈阳部队医药,2012,25(2):109-110.

[3]崔岩,冯锟.护理礼仪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A):62-63.

[4]莫选荣,罗心静,周军.护理礼仪模块式教学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2010,17(2B):13.

[5]刘桂瑛.护理礼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孔敏娜.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5):51.

[7]杨丽君.护理礼仪课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探讨,2012(5):92.

[8]赵戎蓉,吴瑛.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47-250.

[9]耿洁.护理礼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叶卉,石楠.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7):185.

[11]郎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1,9(9A):2332-2333.

[12]刘合乙.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护理礼仪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2):581-582.

G526.5

B

1671-1246(2015)24-0116-03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项目(WJLX2014106)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礼仪问卷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筷子礼仪
问卷网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礼仪篇(下)
问卷大调查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问卷你做主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