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及专业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索

2015-11-11李姗姗高小静孙矗垚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男护生男护士护士

李姗姗,高小静,孙矗垚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护理专业男生职业认同及专业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索

李姗姗,高小静,孙矗垚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目的通过对本校护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专业认知态度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男护生的专业态度和职业困惑,探讨男护士的职业稳定性。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本校2012级男护班62名男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生源缺乏,学习动机不纯;学习过程中角色适应难度大,心理问题较多;缺乏特色教育,职业认同感较低,这些是目前学校在男护生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论为稳定男护士队伍,学校应当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入学职业教育;明确定位,提高男护生职业稳定性;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增强男护生职业信心;纠正不良观念,注重对男护生心理调适;调整课程设置,发挥男护生职业优势;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男护生学习兴趣等方法来加强护理教育改革,以培养合格的男护士,进一步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男护生;职业认同;职业稳定性;专业认知态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增强,临床对男护士的需求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护理队伍。他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如男性理性、遇事冷静沉着、处事果断、独立性强,能给人以安全感、信任感,并具有生理、体力上的优势,适合急诊科、监护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精神科、骨科等科室工作,特别是院前急救、搬运病人、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等都非常需要男护士,并且男护士在临床中还填补了护理领域的许多空白[1]。

但是在社会偏见、传统观念、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愿意报考护理专业的男生人数仍然很少[2],而护理教育是培养临床护士的前期阶段,可以为他们提供好的人格教育环境,有助于他们良好职业人格的形成。可是种种原因阻碍了男护生的培养,从而影响了男护士的发展。本文力求通过对本校2012级一个男护班62名男生的职业认同、专业认知态度的调查来了解男护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以提高其职业稳定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12级普通护理169班是学校的特色班级,班级所有学生均为男生。此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底,正好是护生结束两年学校教育去临床实习前期。此次调查的人数62人,年龄16~22岁,平均年龄18.65岁。

1.2 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途径、职业认同及专业认知态度3个方面,题型为选择题。男护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多选。用集中填写的方法,对普通护理169班的62名男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2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男护生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62名男生中,入校时为初中毕业的有51人,高中毕业的有11人;农村生源48名,城镇生源14名;独生子女20名,非独生子女42名。

2.2 男护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途径(见表1)

表1 男护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途径调查

在所调查的62名男生中,在入学前认为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发药的占46.77%,认为护士是医生助手的占41.94%;大多数男护生(58.06%)是通过亲朋好友了解护理专业的;绝大多数男护生(83.87%)认为自己对护理专业现状及前景了解一些。

2.3 学生对职业的认同(见表2)

在所调查的62名男生中,仅有6.45%的是因为自己喜欢护士职业而选择报考护理专业,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的意愿和就业率高两方面,所占百分比分别是51.61%和50.00%;学生选择护理专业所面对的最主要的压力是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占70.97%;认为男性当护士的优势主要是身体素质好、力气大的占72.58%,其次是理性、独立性强的占46.77%;毕业后打算在医院做护理工作的占50.00%,选择继续接受护理的更高学历教育的占51.61%,想转行从事其他工作的占16.13%;学生在入校后面临的压力主要是职业价值观不强(45.16%)和传统观念影响(35.48%)。

表2 男护生对职业认同的调查

2.4 男护生对专业的认知态度(见表3)

表3 男护生对专业认知态度的调查

在所调查的62名男生中,大多数(67.74%)认为教学计划是适宜的、教材选择是适用的(79.03%)、护理学理论知识的科学性较强(66.13%)、护理学操作技术含量较高(54.84%),不过绝大多数(88.71%)男护生认为课程设置上应加强特色专科课程学习。

3 现状分析

3.1 生源缺乏,学习动机不纯

在本次调查的62名男生中,农村生源48名,城镇生源14名;非独生子女42名,独生子女20名,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国愿意报考护理专业的男性人数仍然很少,特别是城市和独生子女生源紧缺。大部分男生报考之前对护理专业的了解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自己本身并无主动意愿去了解,因此报考该专业的原因也主要是家长的意愿和就业率高。学习的动机也主要是希望通过上学走出农村,在大城市里拥有一份工作,同时考虑到护理专业的录取率和就业率均比较高的实际,家长和男学生在严峻的社会压力下选择了报考护理专业。这种学习动机并不是出自于对护理专业的了解和喜爱。

3.2 学习过程中角色适应难度大,心理问题较多

从对职业认同的调查中可知,男生在选择报考护理专业时,面对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的压力比较大,并且入校后依然面临职业价值观不强、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偏见和人际关系紧张的压力。因长期以来护士以女性为主,在这个女性化的群体里,男性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都容易使男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的问题,他们在学习中有一种失落情绪,觉得护理中的“细心、耐心、温柔”或“白衣天使”等与他们毫无关系,这些思想直接导致角色的适应难度增大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继而影响到男护生的心理状况。

3.3 缺乏特色教育,职业认同感较低

从男护生对专业认知态度的调查中可知,男护生虽然比较满意目前正在使用的教学计划以及教材,但是绝大多数男护生认为课程设置上应加强特色专科课程学习。若不了解社会需求和男性当护士的优势,特别是学校缺乏特色教育,将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排斥现有的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习过程中思想上存在“边缘化”,容易出现性别失落感、自我价值感下降和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情况。

4 对策探索

4.1 加强宣传力度,抓好入学职业教育

社会、医院和学校应当大力宣传男护士的从业优势及加强护理职业价值观教育,提高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从政策、经济、心理上给予关怀和帮助,从而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护理行业中。学校不仅要做好宣传工作,对已入校的男护生更应做好职业价值观教育,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加强职业心理辅导,排除性别偏见的障碍,引导男护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就业优势,引导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准确而理性的判断,帮助其树立信心,坚定自己的职业取向,尽快转变思想,充分发挥优势。

4.2 明确定位,提高男护生职业稳定性

男护士的职业稳定性是目前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1],与女性相比,男性从事护理工作将面对更大的家庭与社会压力,即使勉强完成学习阶段也会面临着再择业的问题[3]。在前面的现状分析中得知,选择报考护理专业只是很多男生为了跳出农村和毕业后能迅速就业的手段。盲目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从心理学角度看,择业需要、动机和兴趣对工作稳定性存在一定影响[4]。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对男护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行为训练,强化男护生的职业意识,使其尽快适应护士角色,提高其从事护理职业的稳定性[5]。

4.3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增强男护生职业信心

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男护生,使其从教师身上不仅获取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懂得护士的行为礼仪和职业规范,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还可以通过组织男护生查阅、收集国内外有关男护士的资料,向男护生介绍已取得卓越成绩的男护士,通过对国内外男性护理专家的学识、品格、社会地位的了解,可以起到传播正能量的激励作用,达到稳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信念的培养目的,增强男护生的职业信心。

4.4 纠正不良观念,注重对男护生的心理调适

从现状分析中可知,男生在选择报考护理专业时面对的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的压力较大,并且入校后依然面临职业价值观不强、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偏见和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压力,因此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较多,如性别失落感、情绪失落、敏感、自卑、自我价值感下降等。学校应分析男护生现存的心理状况,首先消除校内对男护生的轻视和偏见,营造有利于男护生成长的环境,注重个性化培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对男护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行为训练;还可以开展体现男生特点以及男护士特色的专题讲座、学术交流活动、演讲比赛或技能竞赛等,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强化男护生对护理专业发展的信心,转变其对传统观念的盲目认同,消除自卑感和失落感,缓解其紧张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5 调整课程设置,发挥男护生的职业优势

传统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以培养女性护士为基点,教师也以女性为主。男护生在课程兴趣、职业追求、就业岗位及护士形象上均有明显不同[2]。调查中有88.71%的男护生认为课程设置上应加强特色专科课程学习。考虑到目前男护士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科、康复科、精神科等护理岗位工作[6],因此,应结合男护士就业岗位特点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增加重症监护学、急症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教学课时,重点提高男护生适宜技能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为男护生量身打造有特色的课程,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和潜能,最终在岗位上发挥职业优势。

4.6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男护生学习兴趣

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一般兴趣广泛、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强,对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女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是排斥。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宜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以激发男护生对护理的学习兴趣和工作兴趣。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都是男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男护生学习专业理论和钻研护理技术的兴趣。

5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男护士逐渐成为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培养男性护士的教育体系,通过加强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升人文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评价体系等方式增强男护生的职业自豪感,激发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使男护生能尽快适应护士角色[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男护生职业稳定性,从而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1]吴之明,杜彩素,杜鹃,等.对我国男护生现状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59-61.

[2]张颖,郑蔚颖.男护生的职业困惑及临床带教思路[J].护理研究,2004,18(10):75-76.

[3]许燕.新入校男护生压力源调查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176.

[5]戴肖松,黄平,周德华,等.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47-349.

[6]杨磊,姜超美,李春燕.9所医院男护生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59-560.

[7]李健,周莲英.培养男护生职业素质的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6):744-745.

G526.5

B

1671-1246(2015)24-0099-03

猜你喜欢

男护生男护士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男护生在妇科实习期间的应对及带教技巧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我院在校男护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不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高职高专实习男护生焦虑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