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2015-11-10张进清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张进清

摘 要: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积极地、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好语言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才能,占33%;2.智力,占20%;3.动力或坚持性,占33%;4.其他,占14%。这其中,语言才能和智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关注与培养。而兴趣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对智力的发展起着启动、调控、提高的作用。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基本常识,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结合本人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作了几点探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同样,中国的先贤也有论述:“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语文感兴趣。在这种融洽的师生的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设课堂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因此,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又是活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应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组织、激励、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體、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圈点批注法(预习笔记)、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语言赏析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迁移性练习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续写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开展认知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使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得以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思维品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体系中,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的功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推动了语文后续学习。恰到好处地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模糊认识趋于明朗化,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更可以深层启发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在教学中多采用些激励性评价,给予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增强到达彼岸的自信心。适当的成功感则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教师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对学生来将具有重大的影响。教师要正视学生所犯的错误,以期盼的心态面对他们。防止造成教育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多种评价方式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六、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仁人都践行着这一颠扑不破的育人真理。语文教师只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开创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编.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Z].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