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感性认识 促进理性思考

2015-11-09余益和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总价正比例路程

余益和

《正比例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正比例的概念。对于概念教学,老师常常教得辛苦,学生理解不透。我认为应让学生反复感知,形成充分的感性认识,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促进学生经历理性思考从而形成概念。我在教学《正比例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就是这样做的。

【教学片段】

[片段一]  (精心设计讨论题,让学生初步感知)

教师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并根据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出示两个讨论题:

(1)表格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

(2)你能发现这两个量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围绕这两个讨论题,先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生1:路程是80千米,行驶时间是1小时;路程是160千米,行驶时间是2小时……

生2:80÷1=80,160÷2=80,240÷3=80,320÷4=80,400÷5=80,480÷6=80。

生3:它们的商相同。

生4:它们的商不变。(一个学生没有举手,脱口而出。)

师:谁与谁的商不变。

生:路程与时间的商不变。

师:路程与时间的商不变,什么在变呢?

生:路程和时间在变,而它们的商不变。

师:路程与时间的商表示的是什么?

生:是汽车行驶的速度。

师:什么量在变?什么量不变?

生:路程和时间在变,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

师:“不变”换一种说法就是“一定”。

从而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评析:由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它是表示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教学时,通过出示两个讨论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两个台阶,在探求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变得轻松、自然。

[片段二](变换情境让学生再次感知)

出示“试一试”中购买铅笔的数量与总价的表格,让学生细致地观察表格,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以下的步骤完成。

师:请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组的总价与数量的对应量各是多少?

生:它们分别是购买1支需要0.3元,购买2支需要0.6元,购买3支需要0.9元……

师:购买同一种铅笔时什么是不变的?

生:购买同一种铅笔时,每支铅笔的价钱是一样的。

师:你能用表中的数据来证明吗?

生:(口算)0.3÷1=0.3,0.6÷2=0.3,0.9÷3=0.3 ……

师:我们知道了每支铅笔的价钱始终是0.3元。有趣的是有的量是不变的,有的量是变的。如何用一个关系式表示总价和数量的变化规律呢?

生: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评析:在例1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发现两种量“变化”中的“不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路,便于学生探求规律,把握正比例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片段三](讨论例1和“试一试”,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师:结合例1和“试一试”,具体说一说哪两个量在变,哪个量不变?

生:例1是速度不变,路程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试一试是单价不变,总价随着数量变化而变化。

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速度不变时,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定的;单价不变时,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是一定的。

生(补充):它们都是比值一定。

……

评析: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它存在着大量的规律、公式和算法。在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索模式、发现规律。本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相同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理性思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探究能力。

[片段四](精心设计有关练习,提升理性认识)

师:判断正误,并说一说理由。

1.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成正比例。(         )

2.圆的周长和直径。 (        )

3.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

4.路程一定,已经行驶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

评析:正确概念的形成,需要不断地去伪存真,在比较和变化中理解其本质内涵。利用这组练习巩固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尤其是第3题和第4题这样表面上很像的题目,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建立正比例的知识结构,对正比例的认识有一个更清晰、更理性的认识。

【教学反思】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讲清数学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对正比例的初步感知,变换情境的再次感知,讨论探究等过程,积累了对正比例概念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抽象概括出了正比例的意义,从而牢固地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一、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

学生在概念的生成过程中,需要充分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需要经历观察、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富有思维含量的数学活动,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挺进,由现象到本质的跨越,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我在教学时首先细致安排学生初步感知,以两个讨论题为导火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求出每组路程与时间两个对应量的比值(或者说成商),找规律,写数量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比例的要点。仅有例题的首次感知学生还不能完全形成正比例的概念,因此,我变换情境,选择与例题不同的情境:铅笔的数量和总价,让学生进一步探求感知正比例概念的规律。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抽象概括正比例概念打下了基础。有了前面充分的感性认识,我再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突破正比例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比值、一定等。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把各自对正比例概念的感知汇聚、综合,从而抽象出正比例的意义。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活动。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课”,而是“组织学习”。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应为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起到“穿针引线”的效果。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例题的学习中采取自学、讨论、交流的方式,在“试一试”的学习中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在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说感受。始终坚持: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尽管学生观察、归纳的程度不一,但确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这种学习的感受是真切的、有规律的,发现和总结是由衷的。

三、重视概念的运用变化

学生学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后,   就是要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而运用概念的过程又是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含义,经历和提升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教学正比例的概念时,通过适当的变化和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比例概念的本质。在练习中,通过两题正例的练习,强化了构成正比例的要素之后,特别安排了两题反例的练习。我通过运用反例从反面来激活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如:判断题第3小题(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和第4小题(路程一定,已经行驶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表面上看,两题都是具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且都是路程一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判断上一开始有分歧,然后自然而然地开始有争议,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适当地安排变式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对直观背景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现建立数学概念、构造数学模型的目的。

猜你喜欢

总价正比例路程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多走的路程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两问”《常见数量关系》的教与学
教,针对学之所需
巧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国有大型项目EPC总承包固定总价问题的研究
人教版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与点评
正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