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把“后进生”边缘化

2015-11-09熊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玉作业本学习成绩

熊梅

至今,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近20年,所带过的班级学生从学习成绩来看都有三个层次:优秀的、中等的和较差的。当然,这三种情况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较差成绩的这些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后进生”,其实他们谁也不愿意成为“后进生”。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或许有家庭教育的原因,或有先天因素,或有学习习惯问题,或有老师的教育方式问题,也或许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我作为孩子的老师,对待全班每一个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我的喜怒哀乐。这里有一个责任问题,更有一个爱心问题。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仅爱班上的优秀生,为他们的优秀而高兴;同时,也为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而忧虑。我的眼睛不只盯着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当中去帮助这些学习遇到困难、缺乏自信或是甘愿落后、放荡不羁的学生,不让他们边缘化。

我把这种对“后进生”的关爱真真切切落实在我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活动之中。

一、 让“后进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班级事务管理人员就是我们说的班干部。选班级事务管理人员时,老师一般都会把目光锁定在成绩优秀,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身上,“后进生”基本是没有机会的。而我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就要打破这个“传统”。管理班级事务其实跟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关系,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做,“后进生” 照样也可以做得很好。有的“后进生”写字端正,我就让他每天帮我把家庭作业写在黑板上;有的“后进生”是扫地小能手,我就让他当劳动委员;还有的“后进生”经常不写作业,要不就敷衍了事,我就让他们轮流收集全班同学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有这样一个孩子——

她叫小玉(化名),学习成绩一直在中下水平徘徊。究其原因,是因为她经常不做作业,即使做了也是敷衍了事、字迹潦草。不做作业就不能及时消化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怎样才能让她改掉这个毛病呢?我不仅找她谈话,进行教育,同时也和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但效果甚微。于是,我转变策略,让她参加一些班务活动,其实就是每天收集全班同学的家庭作业本,并提出要她看看同学的作业。

过了几天,在放学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等小玉把作业本送来。可是我左等右等,总不见她的影子。于是,我到教室看个究竟。当我走到教室窗户前,看到小玉同学正在翻阅已经收好的作业本。她看的是那么认真,我走近她的跟前,她竟然不知,我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她一见我马上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刚刚在欣赏同学的作业,看到他们写得这么认真,我真的很惭愧!”我摸摸她的头说:“知道自己的不足就用行动去改,老师相信你!”从此以后,小玉同学能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成绩也很快得到提高,从中下水平跃上了优秀行列。

老师让“后进生”管理班级事务,他(她)们感受到的是老师信任我!他(她)们得到的是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二、帮“后进生”树立自己与自己比的观念

比较,是找到差距,鉴别优劣,寻求先进与落后的原因,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而比较又是一把双刃剑,比不好就会伤害自己也伤害对方。我相信在学习中的这种比较都不陌生,就说父母们吧,在学习上总喜欢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缺点与邻居家孩子的长处和优点比,说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好,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的不行。父母想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孩子发愤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也许这种对比的初衷是好的,殊不知这种对比的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一截,从而抬不起头来,失去了自信。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尤其是孩子,这棵幼苗是脆弱的,他们的心容易受到伤害,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尊重。面对幼稚、天真的孩子,我以慈爱的情感去尊重这群“不完美的孩子”。

为了尊重他们的自信,不伤害孩子,我大力推崇的是自己与自己比,与自己的过去比。比成绩提高了还是下降了,比学习态度认真了还是松散了,比刻苦精神增强了还是减弱了等等,从中找出进步或者退步的原因。只要有微小的进步,我都给予表彰和奖励。比如,根据每个学生都很在乎分数的情况,我给成绩差的学生定了不同的进步目标,达到目标的学生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这种奖励可以自由选择:给同学读一篇他喜欢的故事,或是由老师为他读一个他爱听的故事,或是为他实现一个小心愿等,还可以请他给大家介绍进步的经验。有这样一个孩子——

他叫小涛(化名), 因成绩差常受到家长责骂,很少有笑容,经常是眉头紧锁。为了使他愉快起来,我就给他语文定了55分的小目标。他有一次单元考试分数正好是55分,我私下问他想受到什么奖励,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都没有及格,不好意思要奖励。”“老师奖励你的原因是因为你比以前有进步!”他听后有点高兴的羞涩,选择了“实现一个小心愿”的奖励——想让妈妈表扬一下自己。我随即与他家长沟通,很顺利地实现了他这个小小的心愿。实现这个目标,对他来说不是很困难,在老师的这种引导下他的学习劲头足了,慢慢变得开朗了,自信了,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跨越了60分及格的分数线之后,在全区小学语文统一试题毕业考试中,得了79分,已经接近“优秀生”了。

三、给“后进生”创设自我展示的机会

自我展示是人成长的需要。每个孩子都需要自我展示的机会,尤其是这些“后进生”更需要。这些“后进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及挫败感,导致不自信。在人前不敢自信地表现自己。因此我的任务是帮助这些孩子认识自己,爱上自己。

我想到给“后进生”创设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于是,我给自己立下了规矩——每堂课的提问都要照顾到这些“后进生”,提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叫小炫(化名),学习成绩不理想,胆子小,羞于在人前表现自己。有一次在上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向小炫提了一个问题:“从哪些句子你能体会到周总理工作认真?”小炫一脸迷茫的神情,此时,我想:可能是我提的问题让他没有抓手。接着,我把范围缩小:“请你读读第三自然段!”他小声地读起来,我也悉心地跟着他读,读完以后他找到了答案,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和满足的神情。随后,我马上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你看看前两分钟到后两分钟自己的变化,从一头雾水到拨云见日,这不就是进步、成长吗?老师很欣赏你面对难题学会用思考解决问题的精神。”

小炫就在这样的展示机会中,渐渐自信起来,成长起来。

我在帮助“后进生”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全区语文统一命题的毕业考试中,全班语文成绩平均达90多分,过去的“后进生”绝大多数跨入了80分以上的“优秀生”行列,已经没有一个“后进生”了。我为他们的进步成长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这些孩子身上真正应验了李白的一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我用心在这片教育领地中辛勤耕耘、播种。我深深体会到,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使命,所以表现在孩子身上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老师应该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精心扶持,让孩子能在我们的正能量引导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小玉作业本学习成绩
啥都要双份
作业本里的故事
画里画外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