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2015-11-07张俊

世纪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淮海战役群众路线特点

张俊

摘要: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是党的群众路线彻底地、完整地贯彻与实施的必然结果,是党的群众路线成功运用与贯彻的体现。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和战役实施的过程中,中央军委和各级党委都一直十分重视后勤和支前工作,发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对粮食、民工、交通、弹药、被装、医疗、兵源等重要问题都做了详细具体的安排。“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党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以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为指导圆满完成了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

关键词:淮海战役;群众路线;后勤支前;成功原因;特点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0-0018-03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发动的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虽然淮海战役的作战场只在这一片广大地区,但实际上参与到整个淮海战役中的地区却远远不止上述地区,这些地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战争中,但他们却对整个战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支援着战争取得胜利的淮海战役支前区域的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

一、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中群众路线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实施过程

任何历史性大事件的发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同样也与事件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密不可分。

(一)解放战争形势的不断推进与党在新解放区的正确政策是群众路线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淮海战役是在济南战役胜利结束,山东全境基本解放,华东、中原与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的背景下进行的。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捷报频传,使人民群众已经看到了全国胜利的曙光,支前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正如刘瑞龙在回忆录中写到:“解放区一派积极生产支援前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1](P.173-174)战区人民积极支援战争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在淮海战役进行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的基础:首先是党在新解放区制定的各项政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土地改革运动使广大农民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支援前线的粮食等物资供应。其次是国民党军队的暴行与残酷压榨激起了人民的无比仇恨。许多基层干部和翻身农民纷纷要求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城镇工人则纷纷开展劳动竞赛,积极生产弹药、被装,为前线战士提供物资。淮海战役群众路线的实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二)党在支前工作中的正确领导和合理组织是群众路线取得胜利的前提

1.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淮海战役支前工作的重视以及毛泽东思想的运用是群众路线取得成功的思想条件。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和之初,中共中央军委明确预计到“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的粮食筹备,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支前工作的重视。毛泽东关于后勤支前工作中的“耕战互助”的方针,关于兵员实行随战随补、随补随战的方针为支前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示与引导。[1](P.14)

2.支前领导机构的设立:为了做好统筹安排工作,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委派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协同华野后勤司令刘瑞龙和中野后勤司令刘岱峰负责筹办淮海战役后勤与支前事宜。11月4日,华东局成立了统一的最高支前领导机构—华东支前委员会,下设政治、人力、粮食、财政、交通、民站等6个部,各部门负责相应事宜。随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的统一领导苏北、江淮人民的支前工作,11月22日,又成立了华中支前司令部,下设政治、民力动员、财粮3个部及参谋处。[2](P.218-220)自此,整个华中、华东地区的支前工作,开始走向更全面、更有组织和有计划的轨道。

3.支前区域工作的安排:淮海战役支前地区共分为8个行政区划,即渤海区、胶东区、鲁中南区、苏北区、江淮区、豫皖苏区、冀鲁豫区和豫西区,这8个地区分别成立了后勤司令部或支前委员会,各个地区的工作在总原则与要求的指导下,相互配合、相互分工,依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分管各行政区划的后勤支前工作。

4.民站、兵站、粮站、弹药库、被装库的设置安排:在淮海战役过程中,共设民站132个,兵站36个,粮站165个,弹药库36个,被装库12个,选定了十余条水陆交通运输干线,将兵站、民站、粮站、油盐供应站、伤员转运站、野战医院和后方医院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运输供应网,[1]部队后勤机构与地方支前机构之间,部队前方与后方之间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特别是在战争发生的中心区域,徐州、陈官庄、宿县、碾庄附近设立了密密麻麻的粮站、兵站、民站,及时保证前线的需求,其中伤病员的医院和转运站更是随着战场的不断推进而迁移,战争打到哪里,医院就迁到哪里。这些机构的设立保证了前方源源不断的粮食、弹药等的供应,是后勤支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党的群众路线实施的重要平台。

(三)党对民工安排、粮食征借、交通工具等工作的合理安排与编制以及保证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前热情,是群众路线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1.民工工作关系着战场物资的调运,交通的畅通以及伤员的救治,是支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华东支前委员会、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按照民工工作时间长短及工作内容,将民工分为随军常备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三类,分别制定了各类民工的大队、中队、分队部编制,对民工的供给办法与供给标准做了严格的规定。关于民工的供给办法,常备民工采用分段供应办法,到达部队由部队负责,未达部队由地方民管处负责;后方专为运粮调集民工采用提成制或供给制与供给提奖制;临时动员之接力转运担架民工采用包运制,即每转运一个伤员,30里路15斤秋粮。关于民工的供给标准,支前委员会对民工的伙食、黄烟费、办公费、杂支费、宣教费、被服装具、医药费、负伤费、埋葬费、赔偿费、民工铺草及民工干部供给都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1](P.40-50)切实解决了民工支前途中吃饭、住宿、粮草补给、工具修理以及伤员治疗的各种困难。

党在淮海战役即将发起之时制定了严格合理的民工供给办法与标准,但如何能征用到民工543万人为支前服务仅仅依靠合理的编制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依靠我党群众路线的政治工作。华东支前委员会政治部根据民工自后方动员到部队服务再到结束复员的三个时期分别制定了不同重点的政治工作内容,明确了民工政治工作的方针与任务,即:“稳定巩固民工情绪,提高民工支前积极性,保证完成各种复杂艰巨任务;另方面,加强民工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民工政治阶级觉悟,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提拔干部,将所有参战民工团队,成为我们训练民工干部的学校,适应形势需要,迎接更大胜利的到来。”[1](P.51-56)同时,一些区委还制定了民工支援前线奖惩条例,制定了民工立功标准与等级,更大的激发了民工的支前热情。民工政治工作思想的确立,各地党政机关的坚决实施,加上对民工供应的合理安排,三管齐下,使得后方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到支前民工队伍之中,为前方战线输送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

2.淮海战役共筹运粮食96 000万斤,一部分粮食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缴纳公粮,特别是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与推进,战场上经常出现后方粮食跟不上部队进度的情况,必须要向广大农民征借公粮。党在征借粮食的过程中采取了宣传动员与照顾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让所有群众了解到目前形势;另一方面,在征借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有重有轻,秋征负担轻的地区多借,负担重的地区少借,非灾区一般按田亩计算,灾区一般不借,确保群众总负担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3]华中支前委还规定部队与地区借粮一律使用山东粮草票,由政治处打印证明书,在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政府再与农民结算清楚,使农民得到补偿。这一方针的双管齐下,为淮海战役筹运了96 000万斤粮食。

3.民工与粮食物资问题是淮海战役支前工作的基础,如何把粮食等物资运送到前线则是淮海战役支前的关键性问题。在淮海战役期间,运送物资到前线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民工用小车、挑子等工具运送,运河运输,汽车以及火车运输等。但是用小车运粮耗费人力物力资源大,周期时间长,不比铁路、汽车运粮方便、快捷。随着淮海战役的顺利推进,津浦线的大部分通车、陇海线上新安镇至徐州段的通车以及运河的大部分畅通,使得火车、运河、汽车运输也开始成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1)运河运输:

当时运河线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战争的迫害使得船民大多在江河小道上以单独打渔为生,十分零散,难以集中,二是船民大多担心被抓成官船不给运费,对给部队运送物资存在疑虑。党的各地支前委员会根据这种情况,一面动员船员支援战争,进行支前船民翻身政治教育,一面打破其不给运费的思想顾虑,明确运粮的运费以及提成标准,使其有利可图,同时组织大队、分队,以武装押运保管的方式保证船民安全,对于受损失的船只进行赔偿,使政治教育与经济补偿相结合,既能保证完成运输任务,又教育了船民。据统计,运河运量自1948年11月1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9日,共组织了大小船只1363只,完成了2000余万斤的运粮任务,在人力上比小车运量节省了250余万个日工,节省了680余万斤粮食的运费开支,[1](P.74-81)对淮海战役的粮食供应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汽车运粮:

在徐州之敌逃窜之后,党的各地支前委员会为支援部队追击敌人,从济南、兖州、新海、徐州各新解放城市,动员组织了大批商家汽车进行运粮。在18天的时间中,共动员汽车257辆,运粮400多万斤粮食,保证了紧急情况下部队的粮食供应。与运河运粮一样,汽车运粮也面临着如何动员车主与工人、打消其顾虑与补偿运费的问题。党的支前委员会采取了动员以号召人民支前为前提,同时制定适当的运费标准及保险的办法来打消其疑虑,为了避免与当地原有公会、商会引起矛盾,在组织管理与使用上,沿用了原有的公会与公司制度,同时派干部分头掌握与教育,对工人开展以支前为主的阶级教育,开展立功运动,扭转了其之前的消极抗情绪,顺利完成了任务。

(3)火车运粮:

火车运量,从保证供给、节省人力、物力,从远方调运粮食,减轻战区人民负担,都有重大的意义。自1948年12月14日至1949年2月底,共完成了平均在运输里程590华里的7590余万斤粮食的运输,比小车运输可节省运费粮5750余万斤,节省民力日工1712余万个。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管理火车运粮的经验,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浪费。党在工作上继续发挥着“从群众中来”的工作作风,不断向工人学习装卸技术,对于工人采取按件提成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党在民工编制、粮食征调以及运输方法上所采取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教育与经济补偿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扩大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公正性与原则性,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在支前工作中的一些摩擦,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支前的热情与积极性,是支前工作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的最重要保障。

二、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中群众路线实施的特点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目的明确、规范合理的条例规章,同时结合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动员了8个行政区划的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共同支前。其实施特点如下:

(一)全民性

淮海战役中的群众路线真正体现了全民性,做到了全民参与,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支援淮海战役前线而努力。从党员到非党员,从农民到工人,从壮丁到妇女,从老人到小孩,从商户到医生,从船员到车工,出现了“家家户户齐动员,男女老少忙支前”的宏伟热烈场面,各行各业的人民各司其职,在粮食粮油、医药被装、弹药火炮、交通运输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功绩。党在战役之前与战役的过程中就一直强调全民动员的重要性,各支前委员会也制定了关乎各行各业人民支前的安排与规定,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也先后发出相应的指示,各系统、各部门、各行业、各团体都纷纷动员起来指导人民支前。

(二)秩序性

淮海战役中实施群众路线的目的,即淮海战役的后勤支前工作必须保证战场所需,在这一确定的目的指导之下,党成立了从上到下、明确分工的各级支前委员会,确定了包括民工、粮食弹药、被装、交通运输等的编制以及支前经费会计系统,各部门各司其职,从区到县,县到乡,在各个交通要道上建立了民站兵站、弹药库、被装库、医院伤员转运站,一级一级、一站一站的有秩序地将粮食等支前物资运往前线,将前线伤员转运到后方医院医治,有条不紊,使得支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原则性

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淮海战役支前工作确定的粮油征借办法——政府给农民打欠条,许诺有借有还,让广大农民放心地交出粮食;民工的编制与供给办法,为民工的安全与生活提供了基本可靠的保障;对船员、商户、车工的运输提成办法及保险问题制定了合理的标准,打消了其各种思想顾虑。通过以上党制定的种种编制来看,完全不同于国民党在占领区的巧取豪夺,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

(四)政治教育性

在淮海战役未发起之前,党就明确了政治思想教育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党对支前工作的合理编排只是促使人民群众支前的其中一个因素,但要使人民群众真心拥护战争、拥护支前工作,不怕辛苦,就必须做好人民群众的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动员,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现在所付出的努力最终会得到回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于民工的动员主要是一方面进行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开展立功奖惩运动,在优秀者中发展培养党员,以荣誉激励他们积极支前,涌现出了一批如石连生、朱正章、李兰贞等众多优秀的支前功臣。这些举措都可以看出党的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三、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中群众路线实施的意义

(一)对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重大战略意义

在淮海战役胜利之后,陈毅饱含深情的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伟大支前运动的的重要意义,但要使得支前工作顺利开展以及人民群众真心支持战争,也是考验党的一个重要挑战,党是否能够完成这一工作左右着战局的发展和战争的胜负。党本着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确定了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支前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安排、支前的具体工作以及政治思想的教育无一不体现着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二)对我们现今群众路线的指导意义

群众路线的内涵,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方针。在淮海战役中,从战役发起的背景及党在执行支前后勤工作中尽量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我们不难看出,淮海战役中运用的群众路线严格来说应该是“先到群众中去,再从群众中来,最后再到群众中去”,前一个“到群众中去”即党实施的土地政策,让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后一个“到群众中去”即淮海战役胜利后,甚至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的真正地当家作主,生活上、精神上质的变化,后一个“到群众中去”是前一个“到群众中去”的升华,是前一个“到群众中去”的质变,而这也正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精髓,不仅是量上的变化,更是质上的升华。我们当今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党的群众路线的实施也应该本着这一原则,真正发挥群众路线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淮海战役(第三册)[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8.

[2]淮海战役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王云骏,李芸.淮海战役前后华中解放区的“借粮政 策”评述[C].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 讨论会论文集,1998.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淮海战役群众路线特点
从淮海战役档案见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力
从淮海战役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步骤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中山东人民支前运动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