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放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措施

2015-11-07陈浩丽刘瑞雪郭莎莎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导管静脉实验组

陈浩丽,刘瑞雪,郭莎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放疗科,河南洛阳471000)

肿瘤放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措施

陈浩丽,刘瑞雪,郭莎莎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放疗科,河南洛阳471000)

目的: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PICC导管维护以及并发症处理的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的肿瘤患者40例进行总结分析,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护理,实验组应用PICC针对性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30.0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与对照组80.00%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PICC导管进行针对性维护,可使PICC导管优越性得以发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PICC置管维护;放疗;并发症

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通过患者肘前部外周静脉置入,并沿着血管上行,最后至上腔静脉。因肿瘤患者放疗、治疗时间较长,免疫功能下降,且副反应很多,如同时进行放化疗,大部分患者均需要长期输入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应用PICC能够使药物直接注入中心静脉,不仅避免了静脉注射给患者血管带来的损伤,还可使患者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笔者为探究肿瘤放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与并发症处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肿瘤患者40例进行总结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52.65±2.65)岁,实验组(n=20)男性患者10例,女性10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2.25±2.3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PICC维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定期对PICC导管置管进行检查,检查患者有无疼痛、是否感染等,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针对性PICC护理措施:(1)进行穿刺记录,内容包括置入导管的型号、置管长度、穿刺静脉的名称、操作者姓名以及置管的日期等;在置管完成后及时对其穿刺部位实施固定,若有出血则及时更换敷贴;并在敷贴更换24h后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观察,是否有红肿疼痛、导管置管的深度是否变化、移位是否发生等。(2)PICC导管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每日更换敷贴;患者洗澡时嘱咐其勿将导管外露部位淋湿,并每周将肝素帽更换1次。(3)输液后可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封管,不需应用肝素封管,在患者化疗的间歇期,封管每周1次[2]。

1.3并发症预防处理:对患者导管进行准确定位,应用脉冲式定期对导管进行冲洗,并尽量使患者胸腔压力降低,使用抗凝正压进行封管。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握药物使用配伍禁忌,以避免药物配伍不当造成的导管口液凝固堵塞。在患者换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需轻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反复嘱咐,告知PICC导管脱出可能产生的危害,要求其在日常的活动之中,多加注意置管处,避免其脱出或移位[3]。

1.4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选用我院护理满意度自制表。护理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89分),基本满意(79~6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n×100.00%

1.5观察指标与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统计数据录入EXCEL(03版)行逻辑校对,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见表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与对照组80.00%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例)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30.00%比较,明显较低,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PICC目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经上臂或者肘部的表浅静脉把弹性较好且柔软的导管送达其上腔静脉、或与其左心房交界处,从而避免实施反复穿刺的静脉输液管道。但由于PICC导管很容易发生导管脱出以及移位、堵塞、感染与机械性静脉炎等,因此临床护理时必须给予重视,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改善生存状态[4]。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放化疗患者PICC导管进行维护以及并发症处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其中穿刺点感染1例、导管移位1例,无机械性静脉炎与渗血发生,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穿刺点感染2例、导管移位1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渗血1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对PICC导管实施针对性维护,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与对照组80.00%比较明显较高,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肿瘤放疗患者PICC导管实施针对性维护,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芳容,皮远萍,张照莉,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20):2682-2683.

[2]黄丽艳,王芬,曹娟妹,等.“C”型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66-267.

[3]黎容清,吕玉洁,李红丽等.肿瘤专科医院实习护士PICC导管维护的临床带教[J].中国伤残医学,2013,(4):384-385.

[4]王克珍,张静.50例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体会[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6):531-532.

R730.5

B

1002-2376(2015)12-0071-02

2015-09-14

猜你喜欢

导管静脉实验组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