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感悟诗韵提高语文素养

2015-11-01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王雪惠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诗韵古诗文古诗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雪惠

引导学生感悟诗韵提高语文素养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王雪惠

古诗歌是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具有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等特征。古诗词教学要创设意境,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引导其吟诵、推敲,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意境之美。

古诗歌教学;意境;吟诵;推敲;诗韵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散文、故事、寓言、科学小品等,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不仅能使学生学到语言,还能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熏陶,特别是古诗歌这类特殊的课文。教师在古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感悟到诗歌意境,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吟诵,自主探究,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习,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意境之美,焕发古诗歌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创设具体的意境感悟诗韵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文形态美、意境美,进入了诗的“境”,就能感受诗韵,浸润诗情,收获品格。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深情的语言叙述,或绘画等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体验古诗之韵味的目的。

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时,教师通过描述事件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去朋友家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诗人看到了苍苔——将生命唤醒,红杏——将生命燃烧,此时应该是姹紫嫣红、满园春色了。由此,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中,直观形象。

又如在教学《咏柳》时,教师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边读边展开想象,进而感悟诗句的含义。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让学生想象体会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让学生想象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美,柳叶在春风的吹拂下翻飞飘动的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陶情冶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提供足够的空间感悟诗韵

古诗文的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深切体会、感悟古诗文。

例如,在教学《山行》一诗时,营造氛围,播放舒缓乐曲,让学生自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而后组织齐读古诗,再次感悟诗情;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感悟?诗中还有什么问题不能理解?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昂,一下子投入到激烈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小组讨论后,请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我们读懂了“远上寒山石径斜”就是说一座高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长的小路;有的说,“白云生处有人家”就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有一户人家被白云遮住;有的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指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生生互动等形式,一幅深秋时节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就呈现出来了,学生对古诗的体会也更加有滋有味。

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个性的空间,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这不仅能增加课堂学习的信息量,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作用,也能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古诗,体会古诗的魅力。

三、尝试多样的方法感悟诗韵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诗凝炼,魅力无穷,诗可言志,诗亦传情。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通过吟诵、推敲、理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思想上体验古诗词的美,感悟诗韵,领略诗境,品味诗情,浸润经典文化之美。

1.入情诵读

新课改强调“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好诗不厌百回读。”古诗文代表着古代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字字珠玑,句句有情,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因此,学习古诗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传情,读出古诗文的情意韵味。可采取学生自读、教师范读、音乐配读等形式来读,教师要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读出诗韵。通过诵读启发学生思考,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如《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要把握感情基调,变换语调轻缓,注意节奏缓慢,通过朗读,体验诗人的情感,领会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说话已达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推敲字词

古诗文言简意丰,一个词、一个句子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甚至是一段人生,让人遐想,引人深思。古诗文的教学,往往要选择“着一字境界全出”的文眼,进而再现古诗境界。

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抓住“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中的“绿”来理解,把春风写活了;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耳边听到了怎样的声音?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以及小组讨论,学生渐渐丰富了自己的理解,自然也就能领会诗人离开家乡,泊船瓜洲,望着钟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浓浓乡愁之情。

3.鼓励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诗属于古汉语,表现形式含蓄、跳跃大,距离现在的时代久远,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自己不明的问题提出来,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质疑的过程中探讨交流,理解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与诗人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文字魅力。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诗韵古诗文古诗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菊花诗韵
骑途雨纷纷,古城诗韵韵
四季诗韵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