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进行模仿训练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015-11-01福建省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林新文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字形笔画识字

◎福建省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 林新文

有效进行模仿训练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福建省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林新文

学习的过程,是从模仿开始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模仿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运用有效的模仿训练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识字”“口语表达”“习作”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模仿训练的运用,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语文;模仿训练;教学质量

学习的过程,是从模仿开始的经验积累的过程。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即是人们一代代在向前人模仿学习中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不断丰富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在教师教学生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模仿训练,以逐步积累提升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没有模仿积累就没有语言的发展创新。因此,模仿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用工具的前提是模仿,在模仿中学会使用,在熟练的使用中才能创造性地使用工具。语文课标中还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人文内涵是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逐步获取的,在此基础上逐步丰富以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等为内容的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角度,各个国家、民族的人文精神都有所不同,模仿,直接决定着人文素养的方向。模仿训练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性训练,在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良好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及使用语言文字正确、流畅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态度、观点的能力。模仿训练是传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化的金钥匙,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

一、提高识字质量,应从模仿训练开始

识字写字教学要从模仿训练开始,通过模仿训练,逐步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构件,学会笔画的书写方法;通过观察汉字构字的基本特征,认识汉字的基本间架结构,再进行反复的模仿练习,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顺、构字规律、书写方法,才能逐步实现学生写一手规范汉字的目的。

1.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打好汉字模仿训练的基础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和笔画形态的特点,掌握汉字形体的组成规律,辨析汉字形体的细微差别,在写字教学中要重视养成对汉字的字形观察和框格观察等,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前提下进行模仿训练,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找春天》一课时先引导二年级学生看图学习,再以“春天像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引出生字“躲”,指导学生识字和写字。

师:(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卡片“躲”)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怎样记住字形。

生:躲,左边身体的“身”,右边上面‘几’字,下面‘木’字,躲藏的躲。

生:躲,左边身体的“身”,右边花朵的‘朵’,合起来也念“朵”的音,躲藏的躲。

师:对!要把身子躲藏起来,左边该是什么部首?生:身傍。

师:请大家再联系田字格仔细观察,说说“躲”字怎样写才好看。

生:“躲”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身”占左半格,“朵”字占右半格;右边的‘几’‘木’的左撇和‘木’横,还穿过左半格。

师:观察得很仔细,压着横、竖中线的是哪几画?

生:‘身’的长横改平提,未穿过第三笔顶在横中线上,‘木’字的横,压着横中线。

生:‘几’字的撇压着竖中线。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左、右两个部分的高矮、胖瘦,先看字的上半部分,再看字的下半部。

生:左边略高,右边略矮。左边略瘦,右边略胖。

在以上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躲”字进行三次观察。第一次观察,分析“躲”的字形结构,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形,认识左表形,右表声的形声汉字的构造规律。所以,设问“怎样记住字形”,即是为今后举一反三的识字写字模仿训练做准备。在完整掌握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观察,分析汉字的间架,进一步引导学生辨清结构部位和主要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这是为了指导学生模仿写字做准备。第三次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字形、笔画的变形,认识汉字构字笔画构建的变化规律。如:“木”和“林”“人”和“从”笔画有变化,不注意写出来就不标准。在观察析辨中进行模仿训练,获取汉字识字写字的方法,增强对汉字感知的准确性,达到汉字书写“意在笔前,成字在胸”的模仿训练效果。

2.通过描形体、仿字形,强化模仿训练,提高书写水平。

看字形,从整体上感知字的形体,从细微处认知字的笔画。以书空描字形,以笔画强化模仿感受汉字的书写技巧,最后落到“描”上,让学生按照田字格中的范字,一笔一画地进行描摹,熟记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这样久而久之的模仿,让学生自己生就一种要把字写好的内在的驱动力,在模仿训练中提升汉字书写水平的同时,逐步生成对汉字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从口语表达的模仿开始

“呀呀”学语,即是人们学习语言的开始,这一自觉的“模仿”能动,源自于人类迫切与他人交流无师自通的自然需求。要与人沟通、交流思想,就要学会说话,要较好地交流、沟通,准确高效地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就需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所受的家庭影响、教育不同,形成的语言表达程度自然就有所差异,口语交际训练,就要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前人积累的交流经验中获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模仿训练素材,在教学中尽量增强口语表达的教学效果。首先,让学生模仿教师。教师要从课堂的每一句教学用语入手,用自身口语表达的魅力,让学生自觉地模仿,像教师一样说话,在有意无意的无形之间模仿,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轻重快慢开始模仿,这样,常此以往,在师生彼此相悦的鼓励与模仿中,学生模仿表达的自觉性、积极性有所增强,从而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模仿电视、广播播音等节目,让学生直观模仿学习规范语言;同时,通过朗诵、小演讲、古诗诵读、名句段交流等形式,锻炼并检验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从模仿习作开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是识字、口语表达,还是用词造句、习作,模仿训练是基石,这对于发展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模仿尝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效的模仿训练中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观点,要有自己的想象与创新,从语言描述的不同角度吸取所阅读文章的精华、优美的片断、谋篇布局、逻辑结构等,创造性地完成篇章模仿训练,达到成竹在胸的习作训练效果。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中有这样一句,“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仿照句式“不管……总能……总能……而且……还能……”改写第一句“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为“(尽管)(即使)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再)多,他(总能)操纵自如,(而且)毫不手忙脚乱”。通过模仿,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既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语言的组织,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再如,第16课《桥》中的“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联系上文所描写的情境,和下文所发生的事件,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里用“跳舞”一词还不够表达洪水的疯狂的程度,有的同学建议改成“狂舞”,改成“近一米高的洪水像魔鬼似的已经在路面上狂舞”。教师可以这句话为总起句,在课堂上顺势设计“联系上下文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把这名句写具体”进行改写的片断仿写练习。实践证明,模仿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模仿有助于学习的积累,在循序渐进的模仿训练的积累中达到语文学习从量到质的飞跃,才会迸发出语文学习“创新”的火花,从而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字形笔画识字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找不同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一笔画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