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低视力患者的护理干预

2015-10-31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519000侯海萍彭妙张泽华肖秀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光感视力常规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519000)侯海萍 彭妙 张泽华 肖秀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常常会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社会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对72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与市残联筛查出7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低视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追踪一年。其中男42例,女30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病程在11年~30年,平均病程为(16.3±2.5)年。所有患者的筛查方法及标准:采用低视力表灯箱,在500lx光线下5M距离进行视力检查,将好眼裸眼视力低于0.3列为筛查标准。现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两组患者的CLVQOL评分比较()

附表 两组患者的CLVQOL评分比较()

组别 观察组(n=37) 对照组(n=35)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生活质量分 65.55±15.32 89.55±18.59 68.45±15.34 79.34±16.23 <0.05糖化血红蛋白 9.42±1.45 7.34±1.45 9.58±1.83 7.98±1.41 <0.05视功能(远视力、光感及移动) 26.39±4.35 37.22±7.25 26.52±4.34 32.34±3.85 <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正常生活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密切观察血糖变化以及眼部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自制的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测试。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应用来表示,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糖化血红蛋白、视功能(远视力、光感及移动)情况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见附表。

3 结论

3.1 心理护理 由于DR患者常常会伴有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并控制饮食,患者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水平波动异常,极易发生眼底出血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发展。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的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取得患者配合,调动家属积极性。

3.2 健康教育 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应针对不同患者的知识文化程度制定相应的疾病健康教育,每月举办一次讲座。宣教的内容包括:DR的基本知识、相关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等。同时还应该指导患者学习、掌握血糖、血压等基本操作方法及监测频次,学会自我预防、保健等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3 密切观察血糖变化 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饮食控制或降糖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适当调整药物用量,并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尽量使患者的空腹血糖值≤7.0mmol/L,餐后2h血糖值≤10mmol/L。

3.4 低视力护理 低视力患者应借用近用及远用助视器进行定位训练、搜寻训练、追踪训练,①近用:指导患者在助视器帮助下找到书本上某一行或某一角上的文字或图表,保持眼球不动,仅仅将书本或头部移动,进行阅读。②远用:指导患者将望远镜式助视器瞄准前方2~3cm处,通过顺时针、逆时针瞄准目标,在纸板上画一条粗线,指导患者将自己的头部慢慢移动与望远镜成一体,从线的一端看到线的另一端。

本文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密切观察血糖变化以及低视力患者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能力以及远视力、光感及移动等情况,有利于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光感视力常规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常规之外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光感和声感的辅助冲便器装置
视力测试
秀秀台
卡姿兰光感气色胭脂透现光晕粉颊 让你气色飞扬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