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阿司匹林与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的相关性探讨

2015-10-31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71刘淑华刘曾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皮下阿司匹林输液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71)刘淑华 刘曾敏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全球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已超过肿瘤类疾病而跃居世界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预防是应对这一现象的主要措施。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冠心病、脑卒中而言,它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作用,被医学界称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但是因其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也会导致出血倾向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病人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的研究观察,探讨口服阿司匹林与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用抽签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11月,60名53~60岁口服拜耳医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单一一种抗凝药物治疗的静脉输液病人,剂量为100mg/片,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服用时间大于6个月。

纳入标准:①患者意识清楚,反应灵敏,能正确配合。

②静脉输液部位为手背浅静脉,且一次穿刺成功,输液过程中液体无血管外渗漏。性别不限,为实验组。同样条件抽取未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输液病人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密过滤输液器、配套6号头皮针及中国江苏泰州市百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纺布输液贴。

③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权,愿意参与此项研究。

1.2 观察方法 两组病人输液后采用相同的按压方法,由于传统的拔针方法是拔针后后由护士先行按压,然后再转由病人或家属按压,在转换过程中极易造成出血或血肿,此次研究改为输液过程中由护士指导病人采用一致的按压方法,即护士拔针后病人或家属用拇指沿血管走行纵向按压穿刺点, 并使穿刺点位于拇指中央处[1],用大拇指同时按压穿刺点和皮下进血管处。拔针法采用先拔针后按压的方法,此方法能减轻病人拔针时的痛苦和出血,即护士拔针时病人或家属的手指悬浮于需按压处,拔针的同时拇指向下按压于针眼处,按压力度适中,过轻起不到止血作用,过重又会对血管产生损伤使病人感到疼痛,对减轻病人痛苦和皮下淤血效果较好[2]。根据出凝血时间玻璃试管法(室温)4~12分钟,临床上常规按压时间为5分钟持续按压[3]。嘱病人输液后2小时内穿刺肢体禁止用力。结果判定:停止按压后穿刺点出血或皮下血肿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实验组阳性18人,阴性42人,对照组阳性8人,阴性52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计数资料的关联性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推断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与静脉输液拔针后发生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有无相关性。

2 结果

两组病人拔针后发生皮下出血或淤血的情况见附表。

通过附表可以看出口服阿司匹林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发生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例数有所增加,经关联性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做出统计学推断:P<0.05,r=0.2,得出口服阿司匹林与输液拔针后发生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低度相关。

附表 两组病人拔针后发生皮下出血的情况

3 讨论

在本社区居民中心脑血管病极其常见,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肠溶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脑梗死的发生。但是其抗凝作用也给机体造成了出血倾向,静脉穿刺后较易发生皮下淤血和出凝血时间延长,发生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①老年心脑血管病病人的血管多数表现为管壁硬化、脆性大、弹性差的特点, 对静脉穿刺这一机械损伤的修复能力降低。

②静脉穿刺后未有效进行局部按压或按压时间过短,还有可能是按压方式不够了解对局部进行了按揉。

③阿司匹林本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易导致局部静脉穿刺点出血。以上几点原因使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病病人较其他人群更易发生静脉穿刺后局部皮下淤血。静脉输液是社区门诊常用的治疗方法,如果输液拔针后发生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就会影响下次穿刺的成功率,不仅给护士的工作带来难度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因此本文通过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输液病人与未服阿司匹林病人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的观察,研究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与口服阿司匹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相同的按压方法,两组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发生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的比率不同,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与输液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发生率存在低度相关。由此提示我们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输液病人要加强拔针后的护理,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减少出血的发生,消除病人对静脉穿刺的紧张心理, 达到保护病人血管和提高社区门诊的护理质量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这类病人拔针后按压具体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皮下阿司匹林输液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