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GFR与ERCC1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2015-10-31北京怀柔医院101400随冬侠高桂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阴性

北京怀柔医院(101400)随冬侠 高桂华

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根据病理学的分型,确诊的肺癌中约有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且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已不能进行手术治疗,这部分患者的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三代化疗新药化疗方案已成为NSCLC患者标准化疗方案,但疗效仍然很低,肺癌耐药成为临床化疗失败最常见和最难克服的问题。多项研究显示: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情况与晚期NSCLC化疗的疗效相关,这使得制定适合不同病人化疗方案成为可能。许多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高水平表达ERCC1的患者其预后较差。Chun-MingTasi[1]等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肿瘤多重药性关系时发现EGFR不仅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和预后,而且也影响肿瘤细胞对顺铂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应用单抗或阻遏物可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另外EGFR表达阳性的病人也较易产生耐药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8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均取自北京怀柔医院2010.1~2013.12电子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或外科手术切除标本并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未经放化疗。约占同期在医院治疗患者的5%~10%。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4例,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6岁。年龄<60岁50例,≥60岁34例。根据WHO组织病理学分型,其中鳞癌44例、腺癌36例、其他4例。TNM分期(2009年肺癌国际分期修正系统):Ⅰ期8例(ⅠA2例、ⅠB6例),Ⅱ期15例(ⅡA9例、ⅡB6例),Ⅲ期33例(ⅢA10例、ⅢB23例),Ⅳ期28例。ⅠA~ⅢA期为外科手术切除标本,ⅢB~Ⅳ期为电子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肺穿标本。标本均经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其中51例(ⅢB期23例,Ⅳ期28例)为用含铂类方案(EP、GP、TP、NP方案)化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其中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43~76岁,中位年龄52岁。其中鳞癌30例,腺癌21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至少3周期含铂的化疗方案。51例入选患者胸片或胸部CT上均有可测量病灶及完整的随访资料。

1.2 实验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试剂盒及单抗分别由美国ZYMED公司和NEOMARKERS公司生产,购自福州迈新公司和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采集入组前肿瘤组织,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按说明书常规操作。以PBS代替一抗作标准阴性对照。免疫组化结果观察:由2名高职称病理科医师共同阅片。Olympus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下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记数100个细胞,ERCC1以见到位于肿瘤细胞核呈棕黄色染色为阳性标准(附图1), EGFR细胞或胞浆呈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附图2),根据染色程度和染色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评分。染色程度:基本不着色为0级;着色呈淡黄色为1级;着色呈黄色为2级;着色呈棕褐色为3级。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着色阳性细胞占计数细胞< 5%为0级( - ),5%~25% 为1级( + ), 25%~50%为2级(++ ),> 50%为3级( + + + )。将胞核染色程度分级与染色细胞百分比相乘,乘积大于4者为阳性表达(高表达),0~3者为阴性表达(低表达)。

附图1 ERCC1在NSCLC患者的阳性表达(10×20)

附图2 EGFR在NSCLC患者的阳性表达(10×20)

附表1 ERCC1与EFGR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附表2 晚期NSCLC患者EGCC1、EGFR表达与治疗结果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AS9.1.3软件包。两个或三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 test对生存曲线进行检验;均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RCC1与EFGR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ERCC1与EFGR表达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P>0.05)。(见附表1)

2.2 晚期NSCLC患者EGCC1、EGFR表达与治疗结果关系 51例晚期NSCLC患者:ERCC1表达阴性的化疗有效率为36.5%,TTP疾病进展时间(月)为9.6个月,MST中位生存期(月)为19.2个月,ERCC1表达阳性的分别为15.4%、6.0个月、10.0个月;EGFR表达阴性的化疗有效率为35.5%,TTP为9.5个月,MST为15.5个月,EGFR表达阳性的分别为22.7%、6.0个月、11.4个月。ERCC1或EGFR阴性表达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阳性表达者,ERCC1或EGFR阴性表达的患者的TTP、MST均长于阳性表达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肺癌耐药性是影响肺癌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首次化疗的敏感性很低,肺癌耐药的产生与多药耐药基因(MDR)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增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肺耐药蛋白基因(LRP)及它们产物表达的增加,以及拓扑异构酶(TopoⅡ)表达下降和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系统表达增加等机制有关[2]。目前,一些研究表明EGFR、ERCC-1高表达或基因突变与化疗疗效和肺癌化疗耐药有关,可能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铂类药物对NSCLC的杀伤作用主要是导致DNA的链间交联或链内交联,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DNA的修复能力则是铂类耐药的重要原因,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而去除铂类药物导致DNA链内加合物被认为是铂类耐药的主要机制,ERCC1是NER途径的关键基因,具有损伤DNA5’的识别功能,并且具有5-核酸内切酶的活性。ERCC1不仅是NER系统中重要的切除酶,还参与对DNA链交联的修复。Rosell等[3]研究发现ERCC1低表达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受益,Rosell等[4]认为,ERCC1低表达者MST长于高表达者,本研究提示ERCC1阴性表达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阳性表达者,ERCC1阴性表达的患者的TTP、MST均长于阳性表达组,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原癌基因c-erbB-l(也称HER-1)的表达产物。Chun-Ming Tasi[5]等研究EGFR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多重耐药性关系时指出EGFR过度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等的耐药性升高,敏感性降低。本研究结果提示EGFR高表达的NSCLC对铂类化疗疗效低于低表达。因此,联合检测ERCC1和EGFR有可能成为预测NSCLC对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临床的个体化治疗。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染色阴性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简单图mC4的点可区别V-全染色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