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已“先知”,教师须“先觉”

2015-10-29宋文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先知等候倍数

宋文窍

一、当他用生活经验来“揭密”复杂的“排队论”思想时

笔者在执教四年级数学广角“排队问题”一课时,先出示三艘货船到码头卸货的情境,再给出数学信息和问题:“一船一船地卸,A船卸货要8小时,B船卸货要4小时,C船卸货要1小时。要使三艘货船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为什么?” 然后,笔者给孩子们安排了8分钟的探究时间。

“不就是按C→B→A的顺序卸货吗?!”体育委员在我刚刚布置完探究任务就道出了自己的结论,他的大噪门引起了全班学生的注意。笔者非常意外,因为,卸货顺序会有6种,按照预设,孩子们应先运用先前所学的排列知识,将6种卸货顺序分别排列(即:①A→B→C②A→C→B③B→A→C④B→C→A⑤C→A→B⑥C→B→A);然后,分别算出每种方案等候时间的总和(例如:在第①种方案中,船A等8小时,船B等(8+4)小时,船C等(8+4+1)小时,则三艘货船总计等候33小时);最后,比较6种方案所需等候时间的长短,找出最优的卸货顺序。同时,“排队问题”的解答是通过呈现排列、计算、比较的过程(格式)来回答结论和“为什么”的。

“综合性如此强的数学题,他能这么快知道答案?”笔者边想边向体育委员的座位巡视过去,发现原本在一一设计卸货顺序的部分学生也放弃排序的过程,改为选择按C→B→A的顺序来直接计算时间了。

巡视一周,笔者立马改变教学预设,决定先听听体育委员的想法。

“因为按C→B→A的顺序卸货,总共只要等19小时,所以,三艘货船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体育委员仅用一句话就向全班同学交流完他的答案。“你为什么就判定19小时就是最少的呢?”笔者追问。体育委员是用举例子的方法来阐释的:“在体育课上组织长跑训练活动时,当老师把速度快的同学、中等速度的和速度慢的同学分成小组后,如果让速度快的小组先跑,中等速度的再跑,这样速度最慢的小组不需要等候多长时间就可以跑了。反之,像我这样速度最快的同学(小组)安排在最后跑,整个等候的时间就最长。”

很显然,体育委员凭借生活经验已经初步感悟到了“排队论问题”的运筹思想和操作策略。笔者同时也察觉到,他把“跑步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作为解释“卸货问题”的理由,而“经验”是否有科学的计算加以验证?

“你对体育课上的这么一个小小的跑步活动的安排很有心得,说明你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那么,你对上述现象的等候时间有过计算吗?”笔者与体育委员作进一步交流。“没有。因为每次长跑时都由我发令,体育老师计时间,跑完了的同学就可以自由活动,而我们跑得快的组老是被安排在最后开跑,我就觉得我们等的时间太长,而自己能自由活动的时间很短。”

笔者进一步察觉到:体育委员对“自己(个人)的等候时间”与“等候时间的总和”两个概念区分得不十分清晰,便结合他的“长跑活动”对这两个概念再次进行了辨析。

体育委员很快明白,自己的感觉不能代替缜密的思考和科学的计算。他说:“按C→B→A的顺序卸货,计算并得出19小时的等候时间,仅仅是解答这个题目的一步。因为,通过您刚才的提醒,我明白,在数学中,仅凭一个数据是不能判定它的大小与多少的……”学生对体育委员的发言报以热烈掌声。

教学重新回到探究的轨道上。

二、当全班孩子都知道“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时

“我们今天玩一个数学游戏,同学们可以随便说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一位中年教师在优质课竞赛中以此作为“2、5的倍数的特征”的开课环节。

“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教师准备揭示课题。

“知道!”全班响亮作答,且男学生的声音比女生更为高亢。

教师微微一愣,但迅速回复平静,随之点起一名女学生:“你能告诉老师,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学生回答:“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如果个位上是0、2、4、6、8的数,它就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它就是5的倍数。”

当教师继续请了两名学生,并通过全班询问,发现孩子们是借助书上的“百数表”发现规律,也确实是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结论后,便直接转入下面的“闯关练习”环节——

①判断:24、40、106、35、315、8100分别是2、5中的哪个数的倍数?有没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

②探究:分别以上面6个数为例来说明,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而不用看别的数位上的数呢?(提示:可以借助课前准备的小棒来摆一摆,也可以画示意图来圈一圈)

顿时,教师先前略为尴尬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尤其是第②题的探究内容,使得孩子们不再把目光仅仅锁定在某个数的个位,开始分析整个数的构成,十位、百位、千位……

由此可见,这位教师对该内容的教学早做了全面的预设。

综上所述,教师面对“先知学生”时,首先是充分尊重学生,最大限度保护好孩子们的表达欲望,然后是鼓励孩子们把得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再现”给全班学生,教师从中觉察出隐藏在“结论”背后的“软肋”,最后,教师合理调整教学预设,攻克“软肋”。

(作者单位: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先知等候倍数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等候时的学习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春江水暖鸭先知
等候体检
等候
我不是什么先知
春天的小先知(外两首)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