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2015-10-26陈朝晖闫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5期
关键词:卡培生存期中位

陈朝晖闫 莉

(1 沂源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山东 淄博 256100;2 沂源县人民医院产科,山东 淄博 256100)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陈朝晖1闫 莉2

(1 沂源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山东 淄博 256100;2 沂源县人民医院产科,山东 淄博 256100)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6个化疗周期治疗后病情稳定胃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卡培他滨组26例,对照组27例。卡培他滨组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组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卡培他滨组白细胞减少13例,血红蛋白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3例,恶心、呕吐1例,血性腹泻2例,手足综合征8例。肝转移病灶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反应最佳,而肺转移病灶反应最差。结论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胃癌和全身化疗获得缓解或稳定的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可延长其无疾病进展期和生存期,提高其2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尤其对仅有肝转移病灶的胃癌患者。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晚期胃癌

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一般为晚期肿瘤,因此约50%的胃癌患者在诊断时即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而大部分已接受根治手术患者在2年内即会发生复发并且转移[1]。目前化疗是对此类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以往对经6个化疗周期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主要采用最佳支持治疗或观察随访方式,但其生存期较短。维持化疗是近几年应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一个有效手段,疗效确切。本研究对26例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疗效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3例,均为经6个化疗周期治疗后病情稳定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卡培他滨组和对照组。卡培他滨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3~72岁,平均(42.6±5.8)岁;手术后复发转移17例,无手术指征患者9例;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5-Fu治疗 9例,表柔比星+顺铂+5-Fu 7例,5-Fu+顺铂 4例,5-Fu+奥沙利铂 6例;全身化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CT、胃镜检查评估疗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稳定(SD)5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1~71岁,平均(42.0±5.2)岁;手术后复发转移17例,无手术指征患者10例;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5-Fu治疗 10例,表柔比星+顺铂+5-Fu 6例,5-Fu+顺铂6例,5-Fu+奥沙利铂 5例;全身化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CT、胃镜检查评估疗效: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8例。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病情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n(%)]

表2 各组织器官病灶对维持化疗的反应情况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经全身化疗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卡培他滨组除了对症支持治疗为,同时给予卡培他滨1.0 g/d,口服,每周治疗5 d,若患者不能耐受或疾病进展(PD)则停止治疗。所有患者复查1次/月,复查内容包括胸、腹部CT及临床常规查体,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对伴疼痛症状者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随访两年,并记录其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记录卡培他滨不良反应:包括Ⅲ~Ⅳ度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2.0×109/L,血红蛋白<80 g/L,血小板<50×109/L,不能耐受严重血性腹泻;不能控制的呕吐;经常或非常疲乏;手足综合征。记录各组织器官病灶对维持化疗的反应,近期疗效主要依据WHO颁布的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为 CR、PR、SD 和 PD。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生存分析用 Kaplan-Meier 法,统计软件为 SPSS15.0,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卡培他滨组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卡培他滨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13例,血红蛋白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3例,恶心、呕吐1例,血性腹泻2例,手足综合征8例。

2.3各组织器官病灶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反应情况:见表2所示,肝转移病灶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反应最佳,而肺转移病灶反应最差。

3 讨 论

化疗是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复发转移和无手术指征的胃癌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并提高远期生存率[2]。以往对经6个化疗周期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主要采用最佳支持治疗或观察随访方式;机体状态良好的PD患者可考虑二线化疗,但其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均<10个月。因此,维持化疗是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期、生存期的有效措施。

目前,维持化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延长了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期及生存期。有关胃癌的维持化疗目前研究较少,国外有研究表明,维持化疗对胃癌患者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Ajani等[4]采用一种为Marimastat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发现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较安慰组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且对已接受化疗胃癌患者经Marimastat治疗后其无疾病进展期明显延长,生存率提高更明显。Kang等[5]采用低剂量卡培他滨对大肠癌患者进行维持治疗,发现该疗法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其可干扰缓慢分裂上皮细胞的增殖,可破坏DNA的修复功能。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干扰肿瘤进展方面比快速摧毁肿瘤更具有优势,且可长期稳定病灶。

卡培他滨属于细胞毒类药物之一,其给药途径为口服,服用后经胃肠道进入肝脏在羧酸酯酶作用下生成5-脱氧-5-氟胞苷(5-DFCR),5-DFCR在肝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由胞苷脱氨酶催化而生成5-脱氧-氟尿嘧啶(5-DFUR),5-DFUR在胸苷酸磷酸化酶作用下转为5-Fu[6]。卡培他滨及5-DFUR并无杀伤细胞的能力,但胸苷酸磷酸化酶在肿瘤组织中活性极高,可将5-Fu选择性释放于肿瘤病灶,最大限度降低了5-Fu全身暴露的程度,从而降低其毒性。手足综合征是卡培他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这是药物在手足毛细血管渗出引起手足组织损伤的一种不良反应,可服用大剂量维生素B以减轻症状,症状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本研究采用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或复发转移胃癌患者进行维持治疗,结果显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患者其2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维持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虽然增加了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降低、疲乏、手足综合征,但这些不良反应在停药后会逐渐消退,并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的发生。卡培他滨对肝脏转移病灶作用较明显,而对肺转移病灶作用较差。

总之,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胃癌和全身化疗获得缓解或稳定的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可延长其无疾病进展期和生存期,提高其2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尤其对仅有肝转移病灶的患者;但有关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1]伍芳,杨艳果,胡俊华,等.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性胃癌[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6):330-331.

[2]潘东风,蔡晓军,喻雄杰,等.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J].肿瘤防治研究,2008,35(2):149.

[3]小燕,郑建伟,侯培锋,等.氟尿嘧啶衍生物维持治疗对晚期胃癌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1,18(6):551-554.

[4]Ajani JA,Rodriguez G,Bodoky G,et a1.Multicenter phase Ill comparison of cisplatin/S-1(CS)With cisplatin/5-FU(CF)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FLAGS):secondary and subset analyses[J].J Clin Oncol,2009,27(15s):a4511.

[5]Kang YK,Kang WK,Shin DB,et al.capecitabine/cisplatin versus 5-fluor Duracil/cisplatjn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 randomised phase Ⅲ noninferiority trial[J].Ann Oncol,2009,20(4):666-673.

[6]贾琳,刘巍.晚期胃癌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无病进展生存26个月1例[J].临床荟萃,2012,27(18):1640-1642.

R735.2

B

1671-8194(2015)25-0140-02

猜你喜欢

卡培生存期中位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