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质:不可称道的“谦让”

2015-10-23陈良

公务员文萃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诏书专制职权

陈良

宋代以前并不是帝王的意志决定一切。宋初范质对宰相职权的转让,为后来帝王专制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谦让无疑是一种美德。但宋初宰相范质的一次谦让,却不值得称道。

范质历经五代、北宋六朝,先后五朝为官,担任过后周、北宋宰相。960年正月,后周禁军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及其他大臣,迫于情势而拥立新君,赵匡胤由此建立北宋而取代后周,成为开国皇帝宋太祖。宋太祖即位之后,依然任用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并给予优礼封赏。

然而,面对宋太祖的礼遇,身为宰相的范质却表现得过于谦卑,以致做出不合礼制的谦让。《续资治通鉴》记载:“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及(范)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札子进呈取旨;帝从之。由是坐论之礼遂废。”

范质此番谦让,倒是在宋太祖面前做了老好人。但是,宰相的谦让绝非小事,因为这个看似细微之举,却悄然改变了原有的顶层设计及运行机制,也打破了朝廷的权力格局,对于整个宋代乃至后来王朝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地说,主要是负面影响。

首先是降低了宰相的地位与尊严。宰相职位在中国由来已久,几乎与帝王相伴而生。宋代以前,宰相地位极高,又称宰辅,主要是辅佐或代理帝王治理天下,颇受帝王尊重。古时礼制,“三公坐而论道”,也就是说,帝王召见文武百官朝议,三公(宰相级大臣)得有座位,并且赐茶;宰相通常从容就坐,侃侃而谈,在帝王面前也不失体面,颇有尊严。汉代三公如此,唐代宰相依然如此,五代时王朝频繁更迭,但宰相的地位与朝仪也没变,还是坐而论道。范质等人谦让之后,宰相上朝,也如百官一同站立,不再有座位。表面看,宰相还是宰相,但实际地位与尊荣今非昔比。

其次是削弱了宰相的职责与权力。就唐代而言,宰相的职责由三省承担,各自履行法定的权力,三省长官即为宰相。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一项政策或命令发布与实施,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首先由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书,经皇帝批阅画敕后,送交门下省审议;经门下省复核同意,诏书方可生效;门下省若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驳还,提交中书省重新拟定。每一项诏书或命令,均由中书省起草,必须由门下省审核副署,才能送尚书省执行。由此可见,所谓“圣旨”(诏书),并非代表皇帝的个人旨意,而是宰相集体智慧的体现。这样,宰相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皇帝只是行使拍板或否决权。范质等人做出了谦让,宰相的职权随之削弱,于是“每事具札子进呈取旨”。也就是说,宰相的决策权主动被放弃,只是充当皇帝的“通信员”,凡事只将情况向皇帝汇报,然后听凭皇帝决断,“取旨”执行而已。由此形成惯例,导致宋代以后宰相的职权不断弱化,以至于愈演愈烈。所以,后世学者批评范质等人不识大体,严重失职。

再次是强化了帝王的集权与专制。范质等人让出原本属于宰相的职权,宋太祖欣然接受,于是皇帝集君权相权于一身。高度的集权,会进一步提高帝王的权威,也会导致独裁或专制,对于国家来说不是好事。隋炀帝自恃个人能力强,独断专行,最终杀身亡国。唐代张玄素对此论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唐代的宰相制度,体现了分权原则与集体决策,从而限制了君主的专制。遇到重大事项,中书门下二省举行联席会议(或邀请尚书省负责人参加),共同商议决断;这样集思广益,尽可能避免决策失误。当然,唐代也有君主绕过程序而发号施令,但只是特殊,而不是惯例。唐中宗曾不经中书门下二省而封拜官职,自己感到心虚,不敢照常规格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用墨笔。可见,唐中宗还是有所敬畏或忌惮,当时士人对于他私下所封之官也很看不起。实际上,宋代以前并不是帝王的个人意志决定一切,帝王专制是逐渐演变形成的。毫无疑义,宋初这次宰相职权的转让,为后来帝王专制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诏书专制职权
魏晋南北朝太后命令文书考论
职权骚扰,日本顽疾又添新案
南齐诏书的类型及其特点
韩雍换信救人
改一字救千人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批评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