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银地区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

2015-10-21陈成城高福太李栋

科技致富向导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银

陈成城 高福太 李栋

【摘 要】本文针对白银地区特定的成矿地质环境,从矿源层控矿、岩浆岩活动控矿、区域变质作用控矿、构造控矿四个方面对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针对不同金矿类型的找矿规律。

【关键词】白银;金矿成矿;找矿规律

从矿床的形成因素及过程来看,特定矿床的出现是岩石圈系统某种运动(作用)的结果。白银地区位于北祁连山早古生代造山带石灰沟—白银厂裂谷—岛弧东延部分石青硐—白银火山岩亚带东段, 南为中祁连隆起带。该地区金矿床的形成归因于晚元古代以来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该地区的金矿类型众多,曾以白银厂大型黄铁矿型铜矿床享誉国内外。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的金矿资料,并结合白银地区的地质演化、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分布等对该地区的金矿成矿及找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

1.成矿地质环境

白银地区形成的主要成矿地质环境有: 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了高山古陆边缘裂陷槽、白银火山岛弧带、断陷盆地。这几大地质环境构成了白银地区主要的成矿地质背景。

1.1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

中祁连边缘海盆地隆起带位于黑石川-棺材涝池-曾家庄一带。形成于中元古代末期,由古特提斯板块向中国陆台急剧俯冲使该区发生褶皱而成。其地质特征为海相碎屑岩沉积区域变质及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矿床类型为变质热液型、蚀变破碎带型和硫化物伴生金型。

1.2了高山裂陷槽

了高山裂陷槽位于西湾以南红砂岘—甘露池一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中、早期,因地壳运动使中部(了高山)下陷而成。其地质特征为成熟度低的岩屑杂砂岩、硅质岩、火山岩沉积及岩脉侵入活动。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

1.3白银火山岛孤带

白银火山岛孤带位于石青硐- 苏家湾断裂带以北,形成于早古生代中、早期,因火山喷发而成。其地质特征为双峰式火山喷发沉积及岩浆侵入活动, 不同方向构造活动。矿床类型为热液改造型和块状硫化物伴生金型。

1.4断陷盆地

断陷盆地位于西湾、狄家台、东台子、白银以南等地形成于中新生代,因区域构造运动使该地区强烈凹陷而成。其地质特征为河床沉积残破积冲积。矿床类型为沉积砂金。

2.金矿成矿规律

2.1 矿源层控矿

白银地区已发现的金矿床(点)在元古—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等地层中均有分布,其主要金矿床(点)在矿原层中的分布规律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金矿床(点)在矿原层中的分布规律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白银地区,其金矿的种类及分布位置因矿源层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每个矿层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动力学规律,这也造就了金矿富既规律的差异性。此外,不同矿层中的岩性组合及岩石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也对矿化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2.2岩浆岩活动控矿

金矿床与岩浆岩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白银区对金矿成矿有直接关系的岩浆岩活动主要是酸性侵入岩,其主要的控矿原理为:岩浆岩的底辟式侵入产生巨大的热源,贯通深性构造通道及深源的岩源并将深部成矿物质向地表运移,使围岩中的金和其它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 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此外,金矿脉往往位于其他脉岩发育集中地段。

2.3 区域变质作用控矿

区域变质热液作用生成的金矿, 多分布于前寒武纪、晚古生代中酸性火山岩中和区域变质期产生的断裂、岩石片理内。白银区因区域变质作用而成的金矿主要有了高山裂陷槽和白银火山岛弧带。前者为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型,其特点是矿体与围岩呈类整合接触;后者为火山沉积再造型,由区域变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液对围岩中的Au及有益组分就地活化、迁移或近距离搬运富集成矿而成。

2.4构造控矿

构造活动在金矿形成、分布、富集的过程中占据主要因素。矿质从上地幔、下地壳中被带到地表(近地表)直至成矿的复杂过程都与构造活动息息相关。换句话说,金矿成矿所需的空间和热能和热液都来源于构造活动。构造控矿的主要规律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大地构造控制着金矿类型、成矿元素组合及矿床(体)的分布,地槽环境的沉积建造控制着主要矿源层的分布。已有研究表明,白银区主要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控矿特点如表2所示。

表2 白银区主要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控矿特点

(2)深大断裂控制着金矿(化)带展布,白银地区已有的两大金矿带即石青硐—苏家湾和新铅硐—曾家庄分别由石青硐—苏家湾深大断裂带和新铅硐—曾家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形成。前者为早古生代火山岛弧及断裂构造叠加带,具有深度大。延伸长、多级叠加等特点,沿断裂带两侧分布有 十多处金矿床(点),如石青硐、折腰山、火焰山、西湾等;后者为边缘海盆地褶皱隆起带, 并受后期韧脆性构造叠加,具有延伸长、活动期长、拥有多条平行断层等特点,早期表现为强烈的韧性剪切活动, 形成了糜棱岩化构造片理化岩石, 晚期主要为脆性变形, 破碎、叠加形成了碎裂岩。带内金矿以构造破碎蚀变岩型为主, 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或韧性剪切带控制,代表性金矿床(点)有曾家庄、新铅铜、老铅铜等。

(3)不同类型的“构造结”,即构造复合交汇处控制着金矿的富集与产出。构造破碎带(如驴耳山)、褶皱带(如新铅铜)、挤压片理化带( 如朵家滩)、韧性剪切带(如曾家庄)的结点等控制着矿(下转第323页)(上接第144页)体的走向和展布。褶皱核部及断裂的膨大部位的含矿机率、矿体规模、矿体产状等与断裂的规模和方向及力学性质的演化有密切关系。

3.找矿规律

根据上述金矿成矿规律及金矿分布特点,对于白银地区不同类型的金矿,总结出如下几条规律:

3.1热液改造型矿点和大型块状硫化物伴生金矿床

该类型矿床主要位于石青硐—苏家湾大断裂两侧,其代表性矿床点有石青硐、折腰山、火焰山、西湾等。该断裂带处于长期活动期,主要由酸性火山岩侵入岩体,促进岩脉发育,使断裂两侧矿化蚀变增强而成。

3.2破碎蚀变带型及变质热液型金矿

该类型金矿主要位于新铅硐—曾家庄韧( 脆) 剪切带,该带基底古老,为白银地区目前发现的另一金矿成矿带, 以新铅硐、曾家庄等金矿点为代表。带内金矿以构造破碎蚀变岩型为主, 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或韧性剪切带控制,并有酸性、基性火山—岩浆活动, 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均較强, 硫化物及金矿化普遍。

3.3沉积砂金型

该类型金矿主要位于西湾、狄家台、东台子、白银以南等地,主要构造活动为断陷盆地的沉降及微地貌、古地形的改造,该带由河床沉积残坡积冲积而成,代表性金矿点为、苏家湾、金沟口、寺上村等。 [科]

【参考文献】

[1]苏建平,张翔.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J].黄金地质,2003,9(3):2-3.

[2]王光宁.甘肃白银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J].黄金科学技术,2000,8(3):25-27.

[3]翟裕生.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学前缘,1996,3(4):230-236.

猜你喜欢

白银
最后一班列车
白银西的沙漠里
解码白银黑平台“杀人技”
投资白银的时机
白银冲向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