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新造地改土培肥高产稳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5-10-21贾天利

科技致富向导 2015年1期

贾天利

【摘 要】“新造地改土培肥高产稳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总结出了“以无机促有机,综合配套措施相结合”的一套生土熟化、改土培肥夺高产的技术措施。解决了新造地当年几无收成和五年内低产的生产难题,达到了当年中产,第二年增产,以后高产的目的,实现了土壤培肥、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关键词】新造地;土壤培肥;高产稳产

1.新造地基本状况

新造地是指新复垦的土地,新修的梯田、沟坡地、河滩地等。该地动土量大,土体构型、土壤结构均遭到了破坏,生土暴露。该地土壤肥力低下,一般土壤有机质在5.0g/kg以下,全氮在0.35g/kg以下,速效磷在3—6mg/kg,,有效钾在60mg/kg以下,有效锌在0.5mg/kg以下。该地土壤容重大土壤结构差。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新造地种植作物捉苗难、生长缓慢,按照传统耕作方式当年几无收成,而且五年内也是低产田。

2.“新造地改土培肥高产稳产技术”的研究与主要技术措施

大同市土肥站针对新造地这些问题,进行了土壤熟化、培肥以及作物高产稳产的研究与应用,从2010年开始,进行试验与示范研究,共布置试验12个、示范10个,面积达1570亩,总结出了“以无机促有机,综合配套技术相结合”改土培肥高产稳产的一整套技术措施,从而达到了当年中产,次年增产,五年高产的目的,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科学基础。5年来全市共推广该技术1.8万亩,为大同市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造地生土熟化改土培肥高产技术”紧紧围绕“水”和“肥”这两个中心,在“土”上下功夫,在“肥”上做文章,主要技术为:

(1)新造地当年秋深耕2次,深度25厘米以上,第2次深耕亩基施泥炭1000公斤,硫酸亚铁400公斤,碳铵35公斤,同时耙磨1次。次年春季耙磨2次,增厚活土层,踏实土壤,改善土壤构造,利于根系下扎,提高土壤纳雨蓄水能力,为作物保全苗打下基础。

(2)坚持“以无机促有机”的方针,增加化肥的用量,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播前亩施磷二铵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浅耕深度在18厘米。硫酸锌和10公斤细土混匀撒在土壤表面。此外在播前地面喷施土壤养分活化剂和抗旱保水剂“高美施”腐殖酸夜肥0.8公斤/亩,兑水600倍。

(3)选用优良抗旱耐瘠薄玉米品种利民33。

(4)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宽行66厘米,窄行33厘米,株距28-30厘米,亩留苗3800—4000株。播深4.5厘米。

(5)地面覆盖,用0.007mm微膜,播后机铺半覆盖,保墒提温。

(6)在作物拔节、孕穗期,结合雨后中耕除草追施尿素10公斤,同时叶面喷施0.3%的硫酸锌溶液50公斤。

(7)秸秆粉碎还田,作物收获后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熟化,培肥地力。这样连续3年就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3.“新造地改土培肥高产稳产技术”的应用效果

采取改土培肥高产稳产新技术的新造地与未采取新技术的新造地相比,不仅土壤肥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1年一般亩产玉米328公斤,第2年亩产玉米416公斤,以后连续3年保持亩产玉米520公斤左右,实现了高产稳产,打破了新造地当年几无收成的禁区,为新造地深土熟化培肥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3.1肥力明显提高

经3年连续改良,土壤结构、质地、养分含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土壤有机质从5.3g/kg上升到10.8g/kg增加了2倍多。全氮上升到0.78g/kg,增加了2倍,有效磷含量上升到10.4mg/kg,速钾上升到129mg/kg,土壤的保水保肥、供肥供水性能大大提高,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生态条件。

3.2作物生长发育良好

观察记载表明:试验示范区,作物的出苗率达95%以上,且苗齐苗壮,叶色正常,长势好,穗大穗粗,籽粒饱满,而对照田玉米的出苗率只有40%多,且出苗不齐不匀,植株高低不一,叶色发黄,叶片小,91%以上为弱苗,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停滞,植株不抽穗,不开花,作物无收成。

3.3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全部种植玉米的试验示范田,当年平均产量328公斤,对照几无收成,比我市其他旱坡地产量增加48公斤。第三年平均亩产玉米520公斤,比第二年增加104公斤,比第一年增加192公斤,增产率分别是25%和58.5%。

3.4经济效益明显

改良的新造地与未改良的相比,当年亩产玉米328公斤,亩收入721元,纯收入156元;第二年亩产玉米416公斤,亩收入915元,纯收入350元;第三年亩产玉米520公斤,亩收入1144元,纯收入579元。

4.推广应用前景及工作重点

实践证明“新造地生土熟化高产稳产技术”是大同市改良培肥土壤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它解决了新造地当年无收成和长期单产低的生产难题。大同市有近15万亩复垦的土地、新修梯田、滩地、沟坡地需要改良,如能及时推广应用此技术,每亩可增产粮食260公斤,增收156元。为大同市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将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将工作做得更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认识到新造地的土壤熟化培肥是农田基本建设的继续与完善,是巩固和发挥农田基本建设作用的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不然所修新造地等待土壤的自然熟化,使巨大的工程投资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二是,保证资金投入。要解决好資金投入国家、集体、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投资加快新造田的改良。

三是,服务要跟上,要做好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服务,尽快使要改良的土壤熟化转化成生产力。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