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闭式负压引流与对冲引流治疗骨髓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2015-10-21梁辉

延边医学 2015年26期

梁辉

摘要:目的: 对封闭式负压引流与对冲引流在骨髓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对冲引流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11%),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髓炎患者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骨膜反应,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对冲引流;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种由需氧、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引起的骨骼感染及破坏现象,血源性感染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方式,感染通常可由开放性骨折伤口处衍生至骨骼处,或从血流处向骨骼位置处转移,也可由附近组织感染蔓延开来[1-2]。以往在临床上针对骨髓炎大多采用对冲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该方法存在疗效不显著、术后恢复较慢等弊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并无太高应用价值。为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骨髓炎患者进行治疗,我院特对两组骨髓炎患者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了治疗,以对封闭式负压引流用于骨髓炎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论证。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为时间范围,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此期间内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骨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以每组45例的人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45例患者中共有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79±5.68)岁;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24个月,平均病程(12.08±1.75)个月。对照组45例患者中共有男性24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在2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6±5.53)岁;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25个月,平均病程(12.23±1.67)个月。两组患者的相关一般资料基本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患者的病灶部分进行清创处理,首先对坏死组织、肉芽组织、黏液、脓液进行全方位的清除,清除完毕后进行止血处理,随后进行冲洗即可。病灶清除完毕后,可根据患者具体创面的大小,将敷料裁剪至合适的尺寸,并填充与创面之中。随后,采用多头连接管将多孔引流管进行合并,使其成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出口。以间断式的缝合方式将敷料与创面边缘进行缝合,并采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对患者的整个创面进行密闭性粘贴,将整个创面完全保持在全封闭的状态。手术结束后,引流管接负压装置,负压参数设置为0.05MPa,持续进行负压引流。引流管特有的双芯设置可用于对患者持续进行有效的抗生素冲洗,进行约7日的冲洗后,引流液基本呈清晰状态,这时可取出部分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与涂片,在未发现细菌的情况下,可进行敷料拆除后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密切的观察。

对照组:采用对冲引流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对患者的感染病灶进行全方位的清创处理,具体清理方法与观察组一致。清创完毕后,将冲洗管与引流管留置于患者的感染病灶处,并采用引流条对其进行填塞。手术接受后,采用常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局部创面进行冲洗处理,随后保持对引流管通畅性的密切观察。

1.3疗效评定标准

以相关临床文献为参照,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依次分为不同的等级。(1)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骨膜反应出现明显减轻,骨质修复征象相对明显,病情基本得到控制;(2)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出现明显减轻,骨膜反应出现一定程度的减轻,出现一定的骨质修复征象,病情出现明显改善;(3)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基本无减轻迹象,骨膜反应无变化,基本无任何骨质修复征象,病情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同时行x2检验,并将P<0.05作为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依据,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4]。

2.结果

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取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优,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

注: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

3.讨论

骨髓炎患者在急性感染期如没有得到及时且彻底的治疗,便将有可能演变成为慢性骨髓炎,给治疗工作带来更大难度。患者患骨髓炎后,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状态将会随之变差,这时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全身治疗,由于药物浓度难以作用于局部,且在髓腔闭塞及炎症的影响下,可能引起患者的骨内压增高、炎症刺激骨膜内的神经末梢等情况的出现,在这样的前提下,便将引起患者局部疼痛现象的产生,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大幅度下降[5]。因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临床上针对骨髓炎的治疗已经大多以手术的形式为主,其目的在于对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同时促进骨内压的降低与骨干血供的改善。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封闭式负压引流的主要特点大致可概括如下:①可对创面进行全方位的封闭,与外界进行彻底隔绝,将创面再次受到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②封闭式负压引流所采用材料呈海绵状,质地相对柔软,且具有着细密的网络,将引流管多侧孔段置于其中,可形成较强的负压,且不会造成引流管腔的堵塞,在对患者病灶内渗液起到彻底清除作用的同时,也对创面的清洁形成了一定保障;③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消肿的速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对局部渗液聚积情况起到良好的避免效果,同时还可对患者的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组织修复与早期植皮发挥着良好的推动作用[6]。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在对患者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过程中,保持负压源的有效性是一项关键的内容,这是由于将泡沫敷料覆盖于患者伤口处时,为维持有效的引流,应采用负压吸引器对其进行引流,直至伤口内部的坏死组织及有害的组织因子分泌物得到彻底的清除,同时保持患者伤口的清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负压刺激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血管的扩张,同时还可增加患者的血流量,使患者创面修复的速度加快,随着肉芽组织的形成与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的速度也由此加快。另一方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所采用的生物半透膜是一种可有效切断伤口与外界之间联系的薄膜,可有效阻止细菌进入伤口,意味着在治疗工作中保持适当的压力是至关重要的[7-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对冲引流治疗),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要对骨髓炎患者进行有效且彻底的治疗,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作为一个有效的途径进行,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进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封闭式负压引流与对冲引流治疗骨髓炎疗效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03):402-404.

[2]吴义刚,张炜,赵龙,张财,庞建忠,吕全.外固定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急诊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宁夏医科大学学報,2014,36(02):231-233.

[3]刘丰.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0):59-61.

[4]周刚.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下肢开放性骨折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56-57.

[5]唐强,齐保闯,徐显春,孙亢.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11):1531-1533.

[6]范清华,谢道远,罗伟初,周振霞,郑从华,白杨平.封闭式负压引流灌 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临床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01):8-10.

[7]邓亮,何飞,吴小辉,何剑颖,董谢平.骨外固定架治疗创伤后骨髓炎:联合负压封闭引流的疗效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4):7167-7171.

[8]刘雪婷,王双义,王永亮.合并颌骨骨髓炎的石骨症家系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4):2281-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