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5-10-21李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

李芳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性早搏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療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4.0.02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运动耐力下降、体液潴留、心功能不全等[1]。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病情加重[2]。及时发现处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的关键。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采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2.57±5.26)岁;治疗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3.24±5.5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及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螺内酯、钾镁、限制钠盐等治疗,并口服参松养心胶囊,3次/d,4粒/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胺碘酮注射液

150~300 mg稀释后,静脉滴注,时间为20~30 min,随后采用微量泵入法将胺碘酮以1 m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6 h后将剂量调节为0.5 mg/min持续泵入,持续3天后将静脉用药改为口服胺碘酮片口服,1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LVEF及室性早搏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改善水平。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或基本改善,室性早搏下降,下降幅度超过90%以上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室性早搏下降,下降幅度为60%~90%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室性早搏下降幅度<60%,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36.52±4.38)%和(37.14±4.26)%,室性早搏分别为(2765±318)个和(2747±324)个;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LVEF为(55.34±9.16)%和(46.28±5.84)%,室性早搏分别为(942±55)个和(2450±308)个。两组治疗前的LVEF与室性早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与室性早搏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近年来,此病的发病趋势呈年轻化,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5]。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病情加重,提高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首要的治疗措施是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使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防止患者出现心力衰竭。

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为稳心颗粒、胺碘酮、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胺碘酮能够有效减少窦房结发生自律性的比率,通过对折返激动、折返环进行消除和阻断,实现对心肌组织之间的动作电位,使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但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并不能有效改变动作电位的高度,对静息膜电位的影响作用也并不显著。参松养心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缬草酮,缬草酮能够有效结合患者的心肌细胞膜内的特异蛋白,从而使患者体内的钠离子内流得到明显改善,使钾离子的外流量增加,使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明显加强,延长心肌动作电位的传导。参松养心胶囊的显著功效为活血通络,具有治标与治本兼备的功效,能够明显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对自主神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对心肌细胞的代谢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单独治疗及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药物治疗后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后LVEF与室性早搏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LVEF与室性早搏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参松养心胶囊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海英,黄少伦,张飞雄,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2014,23(7):53-55.

[2] 刘巨华,王国标,邱朝霞,等.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6(3):88-90.

[3] 徐晓虹,杜 珂,巩 霞,等.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16):118-119.

[4] 柳瑞梅,李德增,慕守满,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1):182-183.

[5] 孙婉彤,付 蓉.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标准化院内死亡率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4,31(6):813-81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猜你喜欢

室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护理探讨
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