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在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巧妙渗透德育

2015-10-21朱华蒋彪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德育

朱华 蒋彪

摘 要:育人先育德,德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德育除了在德育课上进行外,还可以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也能进行。在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巧妙渗透德育,能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同时,德育素质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渗透

“90后”的学生在长辈的宠爱和赞美中长大,宅在斗室之中,迷于网络之中,难以与大自然亲近,缺少真实的生活体验,不少学生个性强、认死理,对常规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不高。要让他们认同一种理念,认可一种思想,需要巧抓机遇,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德育渗透的好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好这些内容,巧妙地进行德育。

一、在“细胞分子组成”部分渗透合作精神教育

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比较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甚至到了高中也没有合作的精神和意识。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中,在学习完组成细胞的分子时,可以重点强调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众多分子有条不紊组成了一个整体,高效有序、共同完成了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就如同我们的一个寝室、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各成员都不是孤立的,应相互协作,在合作中寻求快乐,在合作中达到成功,在合作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在“细胞结构”部分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90后”的学生从小生长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太平盛世,没有民族危机感,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比较淡薄,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在必修一第三章中,学习完细胞的各部分结构之后,强调细胞各部分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核质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只有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就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的多民族国家,只有在中共中央的正確领导下,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各民族齐心合力,才能把我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只有保证国土的完整性,中华各民族才有希望,任何分裂国土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也是必败的,更是不会得逞的。这样微小的穿插,既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缓解了学生的疲劳,又能为爱国主义教育添砖加瓦。

三、在“光合作用”部分渗透绿叶的奉献精神

“90后”的学生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比较优厚的环境中,对于长辈和社会的关爱接受得心安理得,一提到感恩往往很不耐烦地叹息“又来了”。在必修一第五章中,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后,可以进行点拨:历经这么复杂的程序后叶绿体终于合成了有机物,但绿叶光合作用的产物自己用得很少,大部分输送给花、果实、种子、根和茎,不求回报,无怨无悔,这是一种奉献。这种奉献同样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妻子和丈夫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于班级的个人和整体之间。点拨之后,学生相互讨论,气氛热烈,踊跃发言,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爱,感恩无需说教,教育于无声之中。通过讨论,大家还能一致感受到,社会需要绿叶,和谐铸就美德,奉献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四、在“基因在染色体上”部分渗透人格品位教育

在必修二第二章中,在重点介绍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却不能像孟德尔那样通过实验验证这个假说时,插入一段介绍:有一位科学家摩尔根,他曾经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对萨顿的假说更持怀疑态度。但是,面对孟德尔和萨顿在科学界的影响力他没有嫉妒,更没有进行人身攻击,而是潜心做实验进行研究。终于用果蝇作材料做了一个能说明问题的实验,在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后,尝试着用萨顿的假说进行解释,并设计测交实验加以验证,最后证实了萨顿的假说的正确性,并把假说上升为结论。因为他亲自用了假说演绎法,很有说服力,从此成了孟德尔的坚定支持者。这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位。了解了摩尔根的这一研究背景,不仅能增强知识本身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同时也对提高中学生的人格品位素养起到一次巧妙的、有效的促进作用。

五、在“生物进化”部分渗透竞争意识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没有生活压力,家人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把成绩搞好。所以,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明确学习的目的,总觉得是在为别人学习,学得被动,学得乏力,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

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这是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培养的好机会。老师可以向学生阐明选择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还存在于人类社会。如大家经历过的中考就是一次选择,大家亲眼看到部分同学在竞争中被淘汰,不能接受高中教育,更谈不上高等教育,没有一技之长,有的甚至流落为无业游民,成为父母和社会的负担。对于我们在读高中生来说,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冬不怕严寒,夏不怕酷暑,通过平时的刻苦磨炼,积蓄能量,以便在将来的高考中经受住考验,走上社会后,更要勇于竞争,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适应环境,成为社会的栋梁、时代的弄潮儿,实现自己作为人的社会价值。而不是枕着父母留下的金山银山,过着毫无追求的生活。师生还可共同分析大自然的竞争是美丽的竞争,没有阴谋,不靠父母,不开后门,完全凭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公平。

六、在胚胎工程部分渗透珍爱生命教育

在胚胎工程部分学习了复杂的受精过程,精子穿越层层关卡,化作雄原核与卵细胞中的雌原核融合,实现灵魂与物质的结合,才会诞生一个新生命。生命不是来自偶然,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要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让我们真实地触摸这美好的一切。

七、在生态环境部分渗透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在生物多样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上网查阅当地珍贵稀有的物种,当地特有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盐城市地处苏北大平原,有辽阔的滩涂,素有东方湿地的美誉,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和麋鹿,还有文蛤、沙蚓(海葵)、大蛏等海内外影响日益扩大的特色海鲜。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特有的物种和特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引领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懂得享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高中生物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懂得一些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生物学知识指导自己解决好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为身体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事实,了解自然,借鉴自然,懂得人在自然却又高于自然。

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发展得很顺利,有的学生听不进逆耳的忠言,对父母老师的种种规劝怀有逆反心理和行为,动不动就与父母、老师顶撞,甚至离家出走。利用生物教学的特殊氛围,完成一些特殊道理的渗透,让他们在不反感的状态下认同一些看法,在潜移默化中愉快地接受,轻松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只要老师留心细节,注意营造情境,生物课堂定能为高中德育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李志荣.浅析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赤子:中旬,2013(12).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