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我国是否已经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的几点分析

2015-10-21宋开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新常态

宋开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始担忧我国会出现通货紧缩,也有不少学者对我国是否已经出现通货紧缩做出来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先阐述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双要素通货紧缩理论以及三要素通货紧缩理论,然后结合我国经济现状分别选取PPI、CPI、货币供应量以及经济增涨速度等指标分析我国是否已经形成事实上的通货紧缩。

关键词:通货紧缩;新常态;通货紧缩理论

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15年5月份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自今年以来PPI已连续五个月同比跌幅超过4%。此外,从2012年3月份起截止到今年5月份PPI已连续39个月同比下降,而且短期来看PPI同比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不少专家学者也提出目前我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那么我国是否已经形成通货紧缩事实呢?

要回答我国是否已经形成通货紧缩实事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通货紧缩的定义。跟通货膨胀一样,对于通货紧缩的定义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对通货紧缩的三种较为主流的定义。第一种,通货紧缩是指一个经济体内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也称为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这种定义主要是从物价水平的变化来定义通货紧缩。第二种,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也称为双要素通货紧缩理论。这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不仅是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同时伴随着货币供给的大量减少。第三种,通货紧缩是一种衰退现象,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常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发生。也称为三要素通货紧缩理论。这种观点在第二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下面本文将从这三個方面分别分析我国是否已经形成事实上的通货紧缩。

一、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里主要将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作为通货紧缩形成的标准。本文分别采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变化作为评判通货紧缩的标准。

1.本文开篇即提到截止到今年5月份我国PPI已连续39个月同比下降。PPI表示生产一般价格水平,它的测量主要包括了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价格变化。因此PPI的连续下降反映出新常态下我国在工业领域长期存在着产能过剩和投资不足,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现状。由图1可见近三年PPI同比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毫无疑问单从PPI的连续下降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形成通货紧缩实事。

2.CPI主要衡量了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从2014年9月份开始CPI同比增速跌破2%,并一路下行至今年1月份的最低点0.8。5月份CPI同比增速为1.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这也是CPI增速年内首次下降。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始终为正值,可见我国的消费水平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根据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国家银行的规定,当CPI连续三个月徘徊在1%以下时即认为存在通货紧缩。由图1可见CPI增速虽未跌破1%但始终在低位徘徊,因此从CPI同比变化来看我国虽尚未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所给数据整理而得。

二、双要素通货紧缩理论在考虑了价格水平变动即单因素模型的同时还考虑了货币的供给。该方法判断标准为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相对量的持续减少。在上文的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价格水平的变动,因此这里只需分析货币供应量变化即可。本文中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变化的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份M2同比增速达到147%开始,M2同比增速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虽然在今年2月份有所反弹但之后又开始持续下降,4月份M2同比增速仅为101%。我们还发现2013年月度M2同比增速平均为1485%,2014年月度M2同比增速平均为1302%,而今年前四个月的月度M2平均同比增速仅为1125%。因此从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持续下降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

三、在三要素通货紧缩理论中除了考虑了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外还纳入了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学家在选取货币供给和经济衰退标准时产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把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绝对量的持续减少(通常为两个季度的持续减少)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准。另一种观点把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相对量的持续减少作为标准,也就是将货币供给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降低作为标准。后者也是本文倾向的观点,因此本文以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相对量的持续减少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在上文中单要素通货紧缩理论和双要素通货紧缩理论中我们分别分析了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此这里只需分析经济增长的变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7年第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145%后开始回落,于2011年第三季度迅速跌破10%开始,并与2012年第一季度跌至8%,之后继续下行至今年一季度至7%。由图2可见在近八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持续回落,到现在已经比2007年二季度下降愈50%。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我国已经形成事实上通货紧缩。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整理所得。说明:A、B、C、D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四季度,如2007B代表2007年第二季度。

最后,综合对CPI、PPI、货币供应以及经济增长等指标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目前虽然并没有完全形成事实上的通货紧缩,但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存在着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至少出于潜在通货紧缩区域。(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新常态
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常态”(纵横)
美国人口中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社会定力弥足珍贵(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