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及相关措施

2015-10-21刘雅丽温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农产品

刘雅丽 温晶

摘 要:山西省农产品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但我省农产品出口的数量和规模总体表现仍差强人意,同时其面临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比如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污染对农作物的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及政府的相关态度及决策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环境;技术贸易壁垒

1、我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我省农产品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们也在可出口的农产品品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拓展,例如:我们开拓了对红芸豆、芦笋以及苹果汁的出口,这使得我省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种类进一步增多,其中又尤以苹果、红枣和核桃的优势较为显著。但是这些农产品的出口却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数量,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由于农业环境的下降,使得我省农产品的相对优势明显减弱;此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成为限制我省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中国的农产品、轻工、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工和医疗保健这六大行业受到的技术壁垒较多,而其中农产品所遭受的又是最严重的,我省当然也难逃厄运。发达国家提出的技术标准越来越严苛,而我省的农产品企业技术更新较慢,难以适应那些标准,最终对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表一 我省主要农产品的具体情况

农产品品种种植面积(h㎡)占全国总面积比例全国排名

荞麦4万16%第三

绿豆6万10%第三

莜面2万8%第四

苹果2万8%第三

梨1.8万6%第四

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图一 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

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1.1 出口结构单一,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品牌效应低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是传统产业,其特点是加工程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由此造成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空间少、经济效益低,出口容易受到限制等问题。山西省农产品加工的产品有近三百种,但在全国真正叫得响的产品很少,更别说是国际市场。居世界种植之首的永济芦笋,年加工出口量已达2万多吨,尽管在全省、全国乃至国外市场都小有名气,但却没有一个品牌产品。

1.2农业环境的改变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根据数据显示,山西的农业增长方式带有明显的粗放经营性质,这种经营方式是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并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有证据表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产出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目前,山西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比较严重,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过去的几年,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我省的农业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主要表现为土壤和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残留,久而久之,土壤结构便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得该片土壤的农产品产量严重下降,甚至不再适合农产品的种植。

1.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由于农产品关系到食品安全,涉及农业人口收入等敏感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通过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来排斥外国农产品进口。其中技术标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即通过制定严苛的质量、环保、卫生及包装标识标准等,限制、阻挡他国产品的进入。据商务部调查,我省乃至我国90%的出口农产品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

根据山西省质量检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豆类与谷类的平均质量指标均高出国家同类指标的平均值,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净值,而且对我省其他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也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要严格按照国际上对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来进行种植与生产,提高自身的质量,才能确保出口的数量。

1.4政府的相关政策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政府对我省农产品出口行业的支持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无论从政策方面来说,还是资金方面来说。首先,我省有提倡惠农补贴政策,但落实不到位,使得农产品行业利润薄弱,缺乏吸引力,从而使得整个行业无法全面、蓬勃的发展;此外,政府对运用财政手段对农产品进行扶持的执行也缺乏力度;在对于该行业内相关企业的盲目竞争的管理上,政府也并没有出台有力又明朗的政策及措施,使得一些盲目竞争的手段一直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最后,在农产品相关企业和品牌的培育上,政府在培养力度上,以及相关人才的引进上也缺乏一定的积极引导。

2、促进我省农产品出口的相关对策

2.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对于政府而言,首先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出口行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培育该行业的龙头企业,适当给予一定的贴息政策,同时加大贷款扶持的力度,促使龙头企业在自己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其带领其他企业蓬勃发展;此外,政府还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例如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合理调整税率,促进农产品出口。

2.2发展相关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

大量化肥的使用,不仅使得土壤、水等其他环境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也使农产品的出口变得障碍重重,因此,要大力发展相关技术,尽量将农产品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研发新型肥料,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对土壤带来的危害,倡导使用绿色的、天然的肥料,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国际上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加大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力度,使我省农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有效规避相关贸易壁垒,进而促进其出口。

2.3优化农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

在继续发挥苹果、红芸豆等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与其相关的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及经济效益。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建立具有区域地理标志性的商标,培育名牌出口产品,提升出口農产品的品牌效应。(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国贸学院)

参考文献:

[1] 吕开宇.许健民.娄博杰.《环境变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D].中国农村经济,2008.4

[2] 中国进出口信用公司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M]

[3] 韩正兴.《山西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

猜你喜欢

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甘味”农产品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包装设计的funny
大茶网助推农产品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