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链激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5-10-21孙顺全

关键词:心电图心绞痛常规

孙顺全

(晋州同济医院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2200)

重组链激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孙顺全

(晋州同济医院内科,河北石家庄052200)

目的 系统性评估重组链激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心绞痛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此期间给予日常生活的正确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链激酶,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改善情况为9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与对照组的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链激酶联合传统疗法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心电图情况明显好转而且重组链激酶的应用并没有增加患者出血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绞痛;重组链激酶;疗效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缺血性心脏病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从2010年开始,在美国这些发达国家,每天均有人死于冠心病,且每年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花费达到3万亿美元[1]。抗血小板药、硝酸盐、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治疗药物,然而这些常规治疗并未达到满意的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比较重组链激酶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标准:患病时间持续2周以上;发病次数至少每周五次以上;心电图检查结果呈现ST段缺血性改变,无严重肝肾疾病[3]。其中男197例,女83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7.9±6.8)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常规心绞痛药物治疗,并给予生活方面的正确指导。药物为:阿司匹林片150 mg/次,1次/d,口服;硝酸异山梨酯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美托洛尔75 mg/次,2次/d,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重组链激酶,具体用法如下:150万IU溶解于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 h,疗程为1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尿常规、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及用药后牙龈、皮肤黏膜的出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显效:相同的体力活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90%左右,心电图显示下移的ST段及倒置的T波恢复正常;有效:同样强度体力劳动过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90%,ST段回升0.04 mv及以上,倒置T波变浅或直立;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减少,心电图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分析 [n(%)]

2.2心电图改善情况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3%,对照组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分析 [n(%)]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与对照组的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组链激酶的应用并没有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n(%)]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发生在冠脉严重狭窄基础之上,以心肌急剧缺血缺氧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症状可进一步恶化,发展为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随着心绞痛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防治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上多主张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但其疗效并未达到满意效果,因此寻求一种早期恰当的疗法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梗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溶栓药物在临床上很少应用于非心肌梗死导致的心绞痛,而本研究中将重组链激酶与常规心绞痛药物联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结果发现:重组链激酶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异常情况也随之明显改善,而且链激酶的应用并未增加心绞痛患者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5]。

综上所述,与心绞痛的常规药物疗法相比,重组链激酶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 王海芳.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1):25-26.

[2] 吕 化.麝香保心丸辅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25(07):88-89.

[3] 朱习春.静脉滴注前列腺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3):115-116.

[4] 杜海霞.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2):3729-3730.

[5] 张鹏飞.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21(21):43-44.

本文编辑:李淑雁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24.033.02

猜你喜欢

心电图心绞痛常规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常规之外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心绞痛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