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2015-10-16常久静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26期
关键词:焦虑抑郁护理管理

常久静等

[摘要] 目的 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3~8月唐山市协和医院住院择期手术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总配合率为97.9%,对照组仅为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手术时研究组患儿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脉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儿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患儿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将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择期手术患儿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稳定患儿情绪,降低患儿焦虑程度,有助于提高手术配合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 激励式心理护理;择期手术;焦虑抑郁;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b)-0146-04

手术是一种应激源,能够诱发患者产生应激反应,使得患者出现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不断增多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等多种神经内分泌反应,给患者机体带来严重不舒适感,干扰患者疾病的康复。儿童心理与生理等特点比较特殊,配合能力较差,心理情绪容易发生变化[1]。为此,加强择期手术患儿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激励式心理干预措施是通过激励及激发人的内在动机与行为目标的持续性心理过程,让机体能够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进而有效发挥出人体内在的潜力以期为顺利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的一个过程。近年来,此项激励心理干预护理服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应用。但是,激励式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中应用比较少。本研究将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择期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收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8月唐山市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住院择期手术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5~14岁,平均(8.4±1.6)岁;病程3~10 d,平均(5.2±1.3)d;良性肿瘤切除术60例,胆囊切除术26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4岁以下;②符合行择期手术适应证;③意识清楚、智力正常、可语言交流。排除标准:①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②有精神疾病史;③有酒精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入选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1.2.1.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儿术前应该深入病房了解患儿的病情,对患儿家长给予常规宣教,对疾病治疗给予健康指导,并且实施常规性的医疗护理。

1.2.1.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激励式心理护理方法为:①患儿在进行输液等治疗及服药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建议患儿的家属在患儿旁边进行安慰,要给患儿更多的情感支持[2]。②护理人员可以向患儿介绍病房中接受相同治疗方式的并且治疗依从性比较高的患儿相关情况,引导患儿向其学习;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发现患儿每一个细微的能够配合医务人员治疗的进步都要及时对患儿进行肯定与表扬,从而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与积极性。③护理人员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给患儿一种安全感及信任感。④护理人员要用通俗的语言告知患儿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注意引导患儿做好应对疼痛的心理准备,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感觉疼痛,则可大声地呼喊出来。⑤患儿在接受治疗与服药期间,可以播放其爱听的音乐与爱看的电视节目,按照患儿的喜好,讲些生动有趣的寓言及故事,从而帮助患儿释放心理压力及分散注意力,减少其临床疼痛感。⑥科学建立临床奖励制度,可运用小红花奖励方式对配合临床治疗的患儿给予奖励,同时可定期在病房内开展小红花评比及“最乖的小朋友”评选活动,进而帮助患儿提高治疗依从性。⑦患儿实施手术时,护理人员应该陪伴在患儿身边,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轻松的面部表情,不断鼓励及安慰患儿,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等心理。⑧术后应该告知家长多给患儿更多的情感支持,多关心体贴患儿,让患儿安心、舒心养病。⑨应该密切关注患儿家长各种心理变化,告知患儿家长手术治疗一般很顺利,经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患儿家长的内心忧虑与担心。⑩假如患儿疼痛难忍,护理人员应该向患儿详细说明手术疼痛可通过一些自我调节的措施来达到减轻的目的,并且可向患儿灌输“疼痛感很快就会消失”之意念,与此同时介绍镇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镇痛药物跟手术切口愈合以及疾病病情愈后之间的关系,进而消除掉患儿对镇痛药物使用之依赖性心理。■护理人员应努力提升护理技能,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差错率的发生,提升患儿及其家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2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治疗的配合程度,收缩压与脉率的变化,以及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儿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心理状态。SAS、SDS自评量表均设置20个项目,各条目按1~4分的4级评分评定,由专人自行填写问卷,专人解释有关问题;分值越低表明患儿的焦虑及抑郁的不良情绪反应越低。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配合程度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总配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收缩压与脉率变化比较

研究组患儿临手术时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儿临手术时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SAS、SDS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择期手术患者是指某段时间不太长的范围内,行手术早点或晚点均不会影响自身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容许患者在术前认真做好准备,待达到某个特定的标准条件之后,再科学选择行手术的最佳时机。择期行手术的患者虽然对手术可以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之过程,但是大部分患者尚由于手术而产生恐惧及忧郁等不良心理,进而手术治疗依从性不够高。在常规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中,大部分医护人员跟患者的沟通及交往过程比较简单,仅仅采用一般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主要是为解答患者及家属的一般性疑问与要求,然后尽其所能对他们提供帮助。不过,择期手术患者由于心理问题比较特殊,甚至比较严重,运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是难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标。

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比较特殊,在生活与心理方面均不够成熟,心理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反应,变化比较快,行为自控能力比较差,同时其行为存在随意性与好模仿等特点,并且心理活动往往不能受到自己目的与行动计划的支配,但是易受外界各种刺激的支配。儿童有一定的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跟人沟通的言语能力,尤其是喜欢得到他人的表扬。儿童对成年人比较依赖,在内心比较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表扬,进而在心中建立起一种自信感,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的意见更容易听的进去[3]。

依据儿童上述心理特点及常规性护理干预的局限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需要行外科手术的儿童患儿(比如上肢骨折手法整复复位等)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从精神激励、信任激励与榜样激励等多种角度出发[4],切实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工作。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总配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提示,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儿童患儿的手术治疗的配合程度。

焦虑情绪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情绪反应,是个体对遇到的潜在威胁与潜在的困难而出现的比较复杂、比较多元的心理性应激反应,可以引起不同个体不同的痛苦体验,并同时借助特定的生物学机制来影响个体之生理平衡。许多资料已经表明:患儿在术前与术后大部分心理反应都是焦虑,并且术前不同层次的焦虑情况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患儿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焦虑属于轻度的患儿,手术疗效好,这是由于轻度焦虑可反映出行手术治疗的患儿的心理状态比较正常;焦虑严重的患儿,则手术预后比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让受术者在术前及术后能够保持好一颗良好的心理,进而促进术后更快康复。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手术患儿而言,手术容易对其心理及身体产生强度更大的刺激[5],而此种刺激容易诱发患儿出现焦虑、恐惧与抑郁等一系列严重的不良的心理情绪,对疾病手术治疗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6]。与此同时,这些因素会引发患儿的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失调,出现血压升高以及心律增快等现象[7],从而不益于患儿疾病转归。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儿的血压与脉率波动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由此可见,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儿在心中形成一种安全感,生命体征更趋平稳。同时,本研究发现,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经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说明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有益于稳定患儿自身的心理情绪,减少焦虑感与抑郁感。

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应该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护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培养与提升,学会控制与稳定情绪的方法[8-9],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始终怀着一颗“以患儿为中心”的心,抱着和蔼可亲之态度,采用平等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尽量与患儿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努力促进患儿在心中建立起一种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进而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治疗[10-13]。第二,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变化,向患儿讲解清楚手术治疗需要承受的痛苦[12],这样可以给患儿一个恰当的心理预期与缓冲的时间。第三,护理人员应该灵活采用激励与鼓励的方式[14-16],不断激发出患儿渴求手术成功之欲望、焕发出患儿面对疾病、敢于挑战的信心与勇气。第四,在护理过程中留心关注患儿家长之心理状况,巧妙运用家庭情感支持的力量,引导患儿不怕困难,敢于面对病魔、战胜病魔的决心[17-18]。

近年来,我院将激励式心理干预运用于择期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把激励原理、心理干预措施、临床护理学有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不良心理情绪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能让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好转,进而引导患者能够以平常、平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19-20]。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择期外科手术患儿的恐惧感、焦虑感,促进患儿跟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提高手术配合程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郑艺娟.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270-272.

[2] 林美虾.护患纠纷31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0,9(1):65-67.

[3] 莫菊英,黎庆卫.门诊老年和儿童上肢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59-60.

[4] 张雪花,王改霞,刘晓静.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18-219.

[5] 黄英苗,何英媚,张艳,等.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童上肢骨折行手法整复的作用[J].中国处方药,2014,(7):137-138.

[6] 曹海燕,俞佳,孙岚.激励式心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9): 888-889.

[7] 胡哲,柳玲.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眼球摘除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23-324.

[8] 张皎平.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全程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6):793-794.

[9] 蔡旭柔,洪奕珊,黄志良.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54,774.

[10] 祖玉新.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童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2,34(9):1419-1420.

[11] 刘盼盼,王汝娜,陈燕,等.骨肿瘤微波灭活手术患者全程心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2,10(9):1430-1431.

[12] Zoucas E,Lydrup ML. Hospital costs associated with surgical morbidity after elective colorectal procedures: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in 530 patients [J]. Patient Saf Surg,2014,8(1):2.

[13] 王君芝,曹丹凤,崔向燕.心理干预在改善产妇焦虑和疼痛程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134-135.

[14] 欧水英,康颖旎,吴秀娥,等.激励式护理干预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影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0,8(5):1319-1320.

[15] 林秀红,黄西戎,黄海珠,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手术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111-112.

[16] 刘俊,林丽娟,邓红梅,等.激励式心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孕妇心理状况影响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 12(5):117-118.

[17] Armstrong MJ,Mottershead TA,Ronksley PE,et al.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to improve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and /or obes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Obes Rev,2011,12(9):709-723.

[18] 刘向荣.护患沟通对择期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95,60.

[19] Jung M,Volonte F,Buchs NC,et al. Perirenal fat surface area as a risk factor for morbidity after elective colorectal surgery [J]. Dis Colon Rectum,2014,57(2):201-209.

[20] Rahbari NN,Elbers H,Koch M,et 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stapler versus clamp-crushing transection in elective liver resection [J]. Br J Surg,2014,101(3):200-207.

(收稿日期:2015-04-15 本文编辑:苏 畅)

猜你喜欢

焦虑抑郁护理管理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心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影响的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