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语文教学言意共生的操作路径

2015-10-13姜树华

江西教育B 2015年7期
关键词:索溪峪寓言言语

言意共生,怎么说也源于古代的“言意之辨”,莫说形而上的道根源于“言意之辨”,即便形而下的器也根植于“言意之辨”,言意玄学给了我们无穷的学力。李维鼎先生在其著作《语文言意论》里指明了“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在言与意双向的通途上,坚持在言语实践中的言意互转,实现言语的习得。换言之,就是借“言意之途”实现学生对文本据言得意和学言表意的转换与融合,以实现言语生命的生长:言说更具表现力,理解更有彰显力。本文笔者将着眼于行进在“言”“意”相生的通途上,探寻一些可行的操作路径,以有效实现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

一、依言循意,读懂言语之意

阅读教学当然首先要学会阅读,学会读懂言中之意,悟出言外之音。有质量的阅读课一定会让学生明白言语之意,甚至不断生发新意。

1.补白明意。叶圣陶先生说:“如果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王尚文先生也坚持“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两位大家的表述并非让我们不着内容,而是说语文教学应由形式这个言入手,去把握内容这个意。因为阅读者、文本语言、作者心境之间必然存在时空差距,所以任何一篇文本在文本语言与文本意境之间一定存在着理解差距,也就是会出现意的空白。而这意的空白常常直接体现在对言的不解上,可能是对言语本身的不熟悉,或者是对言语背景的不熟悉,还有就是对言语形式的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补白,帮助学生明白文本之意。如萧红的作品《我和祖父的园子》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是因为萧红小时候的苦难生活感动人,更在于她的表达风格之特别。在教学中要关注“说什么”,更要聚焦“怎么说”,让学生充分感知“借物抒情,寄情于物”的写法,并依据文中之言的特点,展开想象练说。笔者设计了情景练说:“ 愿意___,就___,愿意___,就___。小萧红愿意___,就___,愿意___,就___。园内的景、园内的人,一切都是___的。”这一训练旨在让学生明白园子里一切生物生长的自由,体会萧红小时候在园子里的自由自在。表面看是在练说,实质是在补白,补白的目的在于明意,进而立意。

2.拓展会意。阅读是个创造的过程,有怎样的理解就有怎样的阅读收获,因此阅读收获常常和文本原有立意不是完全相符的。有时由于作品的时空距离,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在教学中有必要展现更多的与作品时代或背景相符的资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原有之意的阅读把握。如宋代苏轼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写作背景,当下知之者甚少。笔者不仅提供了苏轼的词《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还补充了苏轼五十岁再去杭州时的诗句:“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让学生边读边感受大词人苏轼对那场雨的怀念和难忘,以及为何难忘。笔者顺着苏轼作诗背景的简介启发学生:“西湖这场急来急去的雨啊,令苏轼顿生感悟。猜猜看,他会怎么想?”此时不需要学生回答,而是把这一问带向了课堂之外:“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不一样的风雨人生。风雨后的空气会更清新,彩虹会更绚丽。来,一起吟诵这首诗,把它深深地印刻在心里。”没有这些拓展,学生断不能顺利进入诗境,课堂也断不会这般有诗味儿。

3.概括知意。依据文本语言进行概括,本身就是对文本意的提炼。语文教学经常可以通过概括这一策略进行文本之意的把握。如上文提及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教者启发学生:“这一天,诗人饱览西湖风景之后,乘着酒兴,在望湖楼上一连醉书五首,题目相同,这是其中一首。如果给这首诗加个题目,你觉得加个什么题目比较恰当?”学生纷纷讨论,得出古诗的题目一般与诗的内容相关。给诗命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把握本诗主要内容的过程,诗意在概括的过程中立起。

4.对比品意。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与写作风格,每种文体也会有着那一类的言语特点,抓住文章的表达特色进行教学,无疑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走进文本,更真切地感受文本蕴含的情感,更本质地把握文体的言语特点。如教学《伊索寓言》一文时,笔者除了强化学生对寓言言语特点、词句情感的体会与欣赏,还注意了言语实践。例如教学《狐狸和葡萄》一文时,以“有个爱好写作的孩子嫌文中暗示得还不够具体,他补充了很多语句,我们来猜猜他会做怎样的补充”为话头,让学生自由练说: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 )……但是白费劲。这样的练说符合学生当时的学习兴致与言语基础。就在大家练说兴致盎然之际,再次出示原文,学生感觉到原文“干瘪无味”。此刻笔者话锋一转,让小组讨论“伊索为何没有这样叙说”。结果各组探究颇为深刻:“伊索寓言追求语言精练”,“伊索寓言追求的是小故事大道理,所以不能太啰嗦”,“当时伊索寓言是口头流传的,描写太具体讲起来不方便”,“寓言没有必要慢慢兜圈,只要让人听懂故事,明白道理就行”。此教学设计旨在一箭双雕:让学生在言语练习的基础上感受《伊索寓言》追求语言精练之特点,寓言只需要用短小精悍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这是文体赋予的规定性,作者的用意明显。

二、拽意明言,关注言语形式

一般来说,大多数语文教师不喜欢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他们更热衷于引导学生到文本中来,却不习惯带领他们从文本中“回”。即在关注言语内容之意的同时,忽略或淡化了对言语形式的关注。语文教学不仅要探出言语中的意,还应该拽着意的“缰绳”,明晰言的“姿态”。当然,要知入知出,得文章之法,则必须处理好明晰言语的层次。

1.认识言语。认识言语包括对字词的认识、词句的理解、语句的读法、标点的停顿、段落的关系、基本的表现手法等语言表层的内容。这是对文本言语的初步认识,也是对文本的最初认识。作家曹敬庄笔下的《索溪峪的“野”》一文,着实让人过了一把“野”瘾。这一切归功于作者,归功于他的独特视角、独特文笔与独特心境。初读全文,典型的总分结构。思忖作者为何会这般行笔,因为张家界索溪峪风景区的特点太明晰了(至少在作者看来是这样),就是一个字——“野”。作者开篇一句话是:“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紧跟着满眼是“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这么爽快的表达,无疑说明索溪峪给人印象之深刻。看似很程式化的行文结构,恰恰表达出作者眼中索溪峪的“野”特点之鲜明,无需刻意,随手拈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基本感觉了言语的特点。

2.感知言语。在认知了文本言语表层特点的基础上,对言语可进一步感受。主要感受言语的行进“姿态”,也就是它的呈现形式,感受它的准确度、情感味儿、独特性。请看笔者执教《窃读记》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谁来表演一下?大家推荐一个。(生推荐)

师:谁来为他朗读助兴。(生推荐)

师:我们不能单单地就这样看着他们表演,给些建议。比如句子中的哪些字眼,怎么表现,怎么读。

生:我认为你用“跨”“踮”要表现出作者的担忧,又有些恐惧,一定要表现出小心翼翼的感觉。

师:就是这一“跨”,并不仅仅是紧张。还有吗?

生:老师,我的想法应该是可以表现得像小偷一样。

师:示范一下吧。(生表演)

师:噢,是这样,有点像耶!

生:我觉得“挤”不太恰当,不能把强硬的感觉表达出来。

师:那你说可以用上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也可以用“混”。

师(对表演者说):这样,你挤的时候把“混”字的感受融进去读。

师(指表演者):你想对旁白者提点建议吗?

表演者:我希望李林西读慢一点,这样可以更好地让我表现动作。

师:这样更能帮你“出戏”,对不对?

(表演者点头,众笑,表演……)

师:同学们,这窃读的复杂滋味儿啊,就是这些动词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多妙的写法啊。

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真实感人的文章的?主要源自于成功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细致的动作描写。著名作家林海音写的《窃读记》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用“跨、踮、钻、挤”四个动词,充分表现了“我”窃读时紧张和矛盾的心理。抓住这一连串动作进行教学,既是体验人物内心的需要,也是品悟作者精妙文笔的需要。这样的动作感知很鲜活,也很有味儿。

3.拾得言语。拾得言语是语文教学最实惠的言语收获。当然,言语在领悟文意基础上的内化才更有价值。言语的积累包括字、词、句。字词方面主要是音、形、义的积累,句子方面主要是语法掌握。在推敲、揣摩字、词、句的过程中积累,掌握,内化,为运用和表达打好基础。如《索溪峪的“野”》第二自然段中用四字词语来表现山峰之“野”很特别,于是要关注四字词语的积累。

师:读着读着,那一座座山峰似乎定格成一个个词语。(课件由一段话变成一个个词语。引生齐读。)

师:真好!一个个词语仿佛就是一座座山峰。(屏幕上的词语渐渐淡隐。再引生齐读。)

师:太美了,索溪峪的山!让我们读你在心中。(屏幕出现词语填空式的一段文字,师生配乐引读。)

三读第二自然,重点落在四字词语上的用意有三:这些四字词语很鲜活,值得积累;这些四字词语充分表现了索溪峪山峰的“野”,值得多读;这些四字词语是作者的特别表达手法,值得学习。每一篇课文都会有言语形式的特别之处,认清并积累这些言语形式就是在丰富学习者的语感,这是明意得言,厚积薄发。

4.表达言语。在学生揣摩积累了言语,领悟了言语形式之妙后,接下来就要巧妙地把他们的视角引到运用语言形式上来。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文本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似或相关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尝试使用这些工具,把自己心中的意象用恰当的言语形式固定下来。如笔者执教《水》一文时,引领学生用“补空法”巧妙理解作者文中“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这句中“只是”这个平白而有内涵的词。抓住“雨中大人们洗澡”的场景,让学生闭上眼睛,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在播放的轻音乐、雨声、欢笑声中,师旁白提示:“终于迎来了一场久旱难逢的雨!先是孩子们冲进雨帘,噢,大人们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也在雨中……”在这样的言语熏陶下,学生的文笔越来越接近作者,会攫取文中言语选择性地加以运用,表达的情感越来越融入文本。在学生充分补白出大人们雨中快乐的情形之后,教师话锋一转:“文中怎么只写了小孩儿雨中的欢乐场景,而没有写大人们的雨中场景?作者为什么偷了这个‘懒?”学生再读原文,明白“只是”一词的言外之意,顿悟作者“略同突异”“详略有别”等写作技法,原来文本言语都是有着作者的意图的。

依言循意,读懂言语之意;拽意明言,关注言语形式。也许言、意都只是语文学习的“驿站”,言意共生的语文课堂风景恰恰在言与意来回的路上。(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姜树华老师《全神贯注》教学片段

【片段】

师:光读出还不够,真正善于读书的人,读着、读着,你可能会身临其境,甚至能走进罗丹的内心。

(生自主品读,组内练习,全班交流。)

师:哪组来尝试表演?(一生表演,一生旁白。)

师:“试拍”的感觉怎样?对“罗丹”和旁白者提提我们的想法。(生纷纷评价,提议。)

师:请两名同学再来表演,表演时要注意刚才同学们的提议。(生再次表演。)

师:从同学们眼神中看得出,大家都很羡慕罗丹这个角色。这样,给每个人机会,都来体验一下罗丹。起立。(一生旁白,其余全体表演罗丹。)

【评析】走进文本的情境,体验文本角色的经历,依据言语身临其境,这是一种抵达文本之意的体验方式。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罗丹在雕塑时的投入,笔者指导学生一轮又一轮地表演,经过了自己准备——组内讨论——初次表演——学生评价、提议——再次表演——全体表演等环节。看起来似乎不是语文教学,是表演,其实在每一轮表演时都伴有旁白,在一轮一轮的表演间有点评与建议,这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斟酌把握,也就是对意的把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

猜你喜欢

索溪峪寓言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时装寓言
《索溪峪的『野』》文本解读魏
关于冬天
寓言的马甲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