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欲的悲剧

2015-10-13杨佩玲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8期
关键词:沃伦欲望镜像

摘 要:《国王的人马》是美国当代文学界的文豪罗伯特·佩·沃伦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主人公威利政治道路中的悲剧,体现了作家的原罪观,即人生来就有罪,必须时刻牢记人的堕落,努力修身养性,赎取罪愆,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发人深省。他的遭遇代表着人类的普遍欲望,人物的结局给人很多的启示。本文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入手,深入探究威利政治道路中悲剧的根源所在,旨在揭示人物悲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罗伯特·佩·沃伦 《国王的人马》 拉康精神分析 镜像 欲望

一、引言

罗伯特·佩·沃伦是美国南方“重农学派”的重要成员,也是美国文坛上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普利策诗歌奖和小说奖的作家,他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方面成绩斐然。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沃伦一直不懈地探索现代人“自我分裂”的社会和历史动因,寻求“完整的人”的整合途径,这种对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类发展之间矛盾的关切和出路的探求使得沃伦成为美国南方继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国王的人马》(All the Kings Men)也被公认为南方小说的杰出作品。

沃伦的小说多半以美国南方为背景,以某个历史事件或社会动乱为基础,但他又总能超越地区和史实的限制,借古喻今,以情说理,使个别而具体的事件获得普遍意义,从而表现人类的共性问题。1946年发表的《国王的人马》是沃伦最优秀的一部作品,曾经改编成电影,已是公认的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著作。标题引自英美民间广泛流传的一首儿童民谣—“Humpty Dumpty”(亨普蒂·登普蒂,一个拟人化的鸡蛋),是以30年代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休伊·朗的生平为基础的。作品描绘的是主人公威利——一个正直的青年,从勇于和贪官污吏进行斗争到腐化堕落变成权欲观念极强的政客,最后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故事,尖锐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无情地抨击了美国的腐败政治。特里林(Diana Trilling) 评价道,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小说作品,有宽阔的视角,并指出,沃伦先生研究一个政治家的意图是想在历史进程中调查内心道德的相对性[1]。

梅伯利(George Mayberry)在《新共和》(New Republic)中将这本小说和《莫比·迪克》(Moby-Dick),《哈克贝利·芬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和《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相提并论[2]。伍德(J.P.Wood)在《星期六文学评论》(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中宣称,我们没有多少优秀的政治小说——但这本是,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本优秀的小说,任何时候这样的小说都是罕见的[3]。希克斯(Granville Hicks) 则认为,沃伦小说中对历史和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使他跻身于美国最优秀的作家前列[4]。早期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多倾向于这是一部政治小说,尽管沃伦自己否认了这一点,在1953年发表《国王的人马》的现代图书版前言中,他强调“政治不过提供了一个故事结构以便表现更为深刻的问题。”然而,拉格(Henry Rago)等却认识到这部小说不仅是政治家威利的故事,也是关于南方,关于美国,关于所有现代社会中处于可怕的分裂中的人们的故事[5]。与国外全面系统的研究相比,国内对沃伦的研究却严重滞后。有关其作品的论文不多,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一般都是从伦理学角度来解释沃伦的历史观。目前,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来研究《国王的人马》,给我们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但是极少有学者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法去分析文中的人物,尤其是从镜像理论这个视角。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他者对威利的自我塑造的作用,深入探究威利悲剧的根源所在,并旨在揭示人物悲剧的启示意义。

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mirror stage)指6个月至18个月的儿童逐步能够在镜中辩认自己身体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镜像包括以下三个主要过程:首先,婴儿见到镜中的自我,并将镜中自我认同成一个现实存在物。此时,主体尚不能区分镜中自我与自己及他人之间的差别。其次,婴儿发现镜像不是物体,而是他人的影像。主体能够区分影像与他人,能够区分他人的现实性,但不能区分自己与自己的镜像。最后,作为主体的婴儿认同镜中的自我,确认身体和身份的同一性。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表明主体通过“镜中自我”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而完成真实身体认同和“镜中自我”的身份确定过程。“镜中自我”是他人眼中的“自我”,而不是“真实自我”。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建立了个体无意识和能指之间的关系,并强调这种关系在主体性建构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二、威利的镜像自我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Tragedy is the imitation of an action:and an action implies personal agents,who necessarily possess certain distinctive qualities both of character and thought.”[6]“Tragedy is an imitation,not of men,but of an action and of life,and life consists in action,and its end is a mode of action,not a quality。”[6]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主体和周围环境不相适应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导致主体命运朝着相反方向发展。主体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与主体的自我认同相关。

(一)“真实自我”与“想象自我”的展现

在《国王的人马》中镜像指威利未竞选州长时以及在竞选过程中和竞选成功后的形象。他原本是个纯朴正直的农家子弟,怀着为民谋福利、改革政治的美好愿望步入政界。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威利担任县司库时发现领导营私舞弊,他挺身揭发这一腐败事件,即使自己被弄丢饭碗、妻子露西被学校辞退也毫不后悔。这是威利真实自我的展现。不久,威利在真实自我的驱动下怀着改革政治,为民谋福利的美好愿望积极参加竞选州长的活动,但他很快发现选民们对他的改革措施毫无兴趣,而动员他出山的泰尼·达菲不过是利用他来争夺另一位受乡下人拥护的麦克墨菲的选票。绝非如他所相信的“即使是最不起眼最贫穷的人也能当州长,只要公民们认为他有当州长的本事和魄力”。威利终于大彻大悟,懂得政治无诚实可言。他揭发了达菲的阴谋,决心报仇雪耻。四年后,威利当上州长,但他抛弃廉洁奉公的传统美德,采取实用主义的政治原则,他声言:“人是罪恶的结晶,在血污中诞生。人的一生从臭尿布开始,以臭尸告终。”因此,人不可能是清白的。他反复强调世界是邪恶的,善并不存在,人们只能在邪恶中创造善。威利的想象自我在社会“大他者”的指引下显现出来。

(二)“真实自我”与“想象自我”的认同

起初,威利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想为乡民干实事的人,他爱他的妻子及家人。他在担任县司库时发现领导们营私舞弊,把建造学校的工程承包给一个一心赚钱不顾质量的亲戚,当时,威利满脑子是山里人清正廉洁的伦理道德思想,是个正义感很强的年轻人,出于义愤,他挺身而出揭发了这个违法乱纪的事件。但是,小小的县司库终究斗不过有权有势的县官。威利失败了,丢了差使,回乡务农。两年以后,质量低劣的学校发生塌方事件,证实威利的斗争是正确的。威利尊重他的妻子,于是在阿列克斯的酒店,当达菲再三强调每人来一杯啤酒时,威利在达菲的故意取笑下坚决拒绝了,他平静地说:“露西不赞成喝酒,这是事实。”他最终选择了喝橘子汽水。由此可以看出,真实自我的威利尊重露西。这时的他拥有幸福的婚姻和美满的家庭生活。可是当他走上政坛时却不得不为了赢得民众的支持特意大张旗鼓地回乡拍照以登报彰显自己已经褪了色的“幸福”。

威利已经在心灵深处脱离了他的乡下老家。露西在他的政治道路上没有任何帮助。威利的父亲和妻子露西斯塔克“知道他们失去了一切就是威利斯塔克正是他们过去所拥有的一切。”威利要孝顺父亲可又不能失去选票,此时,在威利身上州长角色已经和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的角色发生了强烈冲突。他真实的自我与想象的自我斗争着。最终他的想象自我战胜了真实自我。一方面,为了政治目的他分别和赛迪、安妮有了私情,远离了他最初的妻子露西,另一方面他不能张扬地为父亲粉刷老房子,只能选择在室内为父亲装上浴室。威利在家庭中的角色已经完全改变了。露西和威利的父亲也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只能沉默。“老人垂下钓丝但是鱼并未上钩他钓不着威利了”“露西和老人共同享有的是炉边无言的沉默世界,这个世界毫不费劲,但又十分完美地包容了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活动,包容了他们经历的一切岁月,并将包容今后要过的日子,以及生活决定他们所做的一切。”[7]因此,真实生活中的威利和想象中的威利达到统一。

“真实自我”和“想象自我”相认同过程影响主体的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应该指出的是:“真实自我”和“想象自我”之间的想像关系得以确定的过程充满认同和竞争,并非始终一致。这个过程使得“真实自我”的行为充满反复和矛盾。

家庭角色的改变不会改变他的身份。威利深知作为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想要出人头地的不易,正如他在初选中得知自己被利用后所做的发自肺腑的演讲:“一个乡下人不管要干什么他必须亲自动手身体力行。那些坐高级汽车讲漂亮话的人是不会帮他忙的。”[7]“只有乡下佬才能帮助乡下佬。城里的人才不会来帮你们。一切要靠你们自己靠上帝而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己解救自己的人。”[7]威利的再次竞选完全从农民立场出发,希冀改革腐败政局为普通民众办实事以解决人民疾苦,因此他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而走上了政坛。威利在竞选成功后奉行的伦理价值观念已经转变成为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视权力为一切,以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为唯一目的。他采用实用主义的原则,一切从实利出发,大搞独裁专制。为升官的需要,他不仅网罗像杰克﹑萨迪这样的有用之才,还招降纳叛,把政敌手下的小人如泰尼·达菲等也纳入自己的人马,从而建立了由他主宰一切的政府。他追求绝对权力,树立绝对权威,报复曾经愚弄过他的政界,把百姓看成是由他指挥的愚民。与要求和需要不同,欲望不会被满足,它要求得到他人的完全认可。人类欲望是一种须被承认和认可的欲望[8]。为了解决法官欧文在他的再次竞选上带来的麻烦,他命令杰克极力调查欧文的过去,最终逼迫欧文法官自杀了,威利最初的世界观被政治的善于欺骗和复杂性彻底击溃。他期望在政界用清明公正大刀阔斧地实现理想的道路是完全行不通的。他想建一个“甚至任何穷光蛋都可以进,能得到最好的治疗还分文不用花的医院”,却不得不恳求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亚当斯坦顿来做医院院长。他又为能稳坐州长之位而命令杰克调查欧文法官,渴望找到任何能够要挟法官的蛛丝马迹。威利开始相信人没有无罪的,所以人若要在社会现实中实现理想,必须适应现实中的不公正和不清明。而人为了理想的实现只要初衷和结果是好的动辄使用不恰当的手段也属常理。很明显,在冥思苦想中,“真实自我”和“想象自我”日趋认同, “真实自我”开始发出“想象自我”的声音。

三、悲剧的成因

主体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受到自我认同的影响。“真实自我”成为“想象自我”欲望的工具。威利认同了“人是罪恶的结晶,在血污中诞生。人的一生从臭尿布开始,以臭尸告终。”[7]这使得他越来越自负,权欲越来越膨胀,他相信恶一定能创造善,结果干了很多坏事。威利临终前的话耐人寻味:“事情本来可能完全两样……如果没出事的话,可能会———两样的———可能不一样的”。威利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清楚他所说的事情是不可能两样的,临终时的他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一定会出事,能不出事吗?他太自负了。当然,他想说如果一直坚持清正廉洁的民主政治作风是不会出事的,无疑最后他也明白是他的自负所造成的悲剧,他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占主导地位的“想象自我”变本加厉,愈发疯狂,铸成了一系列罪恶的行为。这种在“镜像自我”驱使之下以他人生命为代价的重构过程使主体自身和周围环境处于对立状态。也就是说由于主体认同变化而引起的行为方式差异或者性格特征差异导致主体和周围环境发生矛盾,从而使个体命运朝相反方向发展。这种悲剧也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行为方式差异引起的悲剧”。

四、结语

追寻自我,认识自我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活中的镜子无处不在,在他人这面镜子前,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幻想中的自己,可能是他人眼中一个被误解被变形的自己。而我们自己也很有可能误认为这个镜像中的“我”就是真实中的“我”。就这样,真实的“我”与镜像中的“我”日趋认同。在社会这个大“他者”的影响下,欲望主体获得了“他者”的欲望,失去了自我,也为无法满足的欲望而痛苦。这里的“欲望”特指生活中的一些兽性的欲望,主体常常会为了达到这种“欲望”而不择手段,在生活的镜子前失去自我。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在社会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下,威利的悲剧源于他的认同变化而引起的行为方式差异或者性格特征差异导致他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生矛盾,最终使他走向了一条不归路。综上所述,从镜像理论来看,威利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威利的遭遇也是人类共有特性和经历的浓缩。每个人都是欲望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努力。但是我们在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要记得保持最真实的自我,不要在过分地追求权欲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注释:

[1]Diana Trilling:《Fiction in Review》,Nation,1946年,第163期,第220页。

[2]George Mayberry:《On the Nature of Things》,New Republic,1946年,第115期,第265页。

[3]J.P.Wood:《Mr.Warrens Modern Realism》,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1946年,第17期,第11页。

[4]Granville Hicks:《Some American Novelists》,American Mercury,1946年,第10期,第499页。

[5]Henry Rago:《Books of the Week》,Common weal,1946年,第10期,第599页。

[6]Aristotle, Hutton, James:Poetics,W.W. Norton & Co, 1982年版,第34页。

[7]陶洁译,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8]黄作:《从他人到“他者”——拉康与他人问题》,哲学研究,2004年版,第9期,第64页。

参考文献:

[1]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褚孝泉译,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王华林,陈耀庭.“一个最严肃的道德主义者”的自我追寻——从小说《国王的人马》谈沃伦的善恶观[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221-226.

[4]王萍.历史的重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颜一,秦典华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杨佩玲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411201)

猜你喜欢

沃伦欲望镜像
拉长时间的公平
镜像
镜像
被忽略的太阳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镜像
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