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2015-10-13谭维生

湖北畜牧兽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传播诊断防治

谭维生

摘要:牛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只有掌握其病原、病理和传播特点,才能作出准确诊断,并采取对应措施加以积极防范和治疗。主要对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强调布氏杆菌病防治的关键是要加强预防,切断传染源,培养健康群体。

关键词:牛;布氏杆菌病;传播;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8-0034-02

牛布氏杆菌病以前主要发生在牧区,现在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该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布氏杆菌病不仅使牛等畜群感染受害,还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相关预防工作已经成为布氏杆菌病防治的关键节点。本文针对牛布氏杆菌病病原的流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1 病原流行特点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氏杆菌是一组小的、不运动、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细菌。布氏杆菌病主要以牛、羊、猪为多发群体,而牛布氏杆菌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

1.1 病原特点

布氏杆菌呈球形、球杆形或者短杆状。布氏杆菌对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低温和干燥有比较强的抗性,对各种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度。在阳光下直射几分钟就可以杀死一些细菌,对热特别敏感,60 ℃ 15~30 min就可以杀死该菌。对四环素、链霉素和土霉素都比较敏感。

1.2 临床症状

牛感染布氏杆菌病的症状表现不是很显著,没有特异性症状。孕牛感染该病后,其明显症状是流产。从母牛阴道中有粟粒状红色结节流出,呈现分娩征兆,很快就发生流产。胎儿多为死胎,也有个别存活的,但很少能够生存。胎衣大多会发生滞留。有些病牛分泌物外流1~2周后消失,也有的病牛因此导致不孕。有些病牛会呈现乳房硬肿,甚至可以造成乳房硬化丧失泌乳能力。公牛患病后多体现在生殖器官和关节上,常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有些病牛会出现关节肿胀,造成卧地不起或跛行。

1.3 传播方式

相关资料显示,母牛较公牛感染布氏杆菌病的几率更大。患病孕牛感染流产时会有大量排泄物,这些排泄物就是最危险的传播源。

布氏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和生殖道等系统。消化道传播主要是牛的饲料和饮水中含有布氏杆菌,经过牛口腔、食道黏膜进入体内;呼吸道传染主要是空气飞沫、尘埃中的病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体内;皮肤接触直接感染主要通过黏膜、体液传播;公牛与母牛配种时或者是人工助产输精过程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环境被污染,如土壤、用具、粪便、分泌物等被污染,一旦处置不当,均可以成为病菌传染源。

2 诊断

布氏杆菌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 d,有的可以达到半年之久。由于发病时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布氏杆菌病诊断方法有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综合诊断等。牛布氏杆菌病较常用的是血清学诊断法。具体操作如下:准备牛血清并按照1∶100稀释,出现50%“++”判断为阳性反应;如果1∶50稀释出现50%“++”凝聚时,判定为可疑反应;如果经过3~4周时间还呈现可疑反应,则判定为布氏杆菌病阳性。对确诊和疑似患病个体都需要进行隔离观察饲养。

3 综合防治措施

布氏杆菌病要以预防为主,特别是要控制传染源。对已经感染的牛群,可以采取抗生素结合维生素的方法来治疗,但为了防止病原传播,最好的办法是将患病牛全部扑杀。因此,防治布氏杆菌病重点是加强预防,让牛群远离病原。

3.1 科学防疫检疫

接种疫苗是有效控制牛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可以采用布氏杆菌19号菌种弱毒菌冻干苗对牛群进行免疫,其效果较好。牛犊出生后6个月接种一次,到18个月再接种一次,免疫效果能够保持数年。口服接种可采用猪布氏杆菌2号疫苗,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孕牛也可以采取口服防疫。一般免疫期为1年。

3.2 净化消毒灭菌

布氏杆菌对干燥和寒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但对热和消毒剂比较敏感。因此,养牛场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要经常性对场地、圈舍、设施、用具、饲料、饮水、垫料、粪便等进行消毒,可以选用10%石灰乳、2%氢氧化钠、10%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也可以对金属设施设备用火烤熏蒸等方式消毒,对垫料和粪便要采取密封发酵方式处置,对皮毛可以用环氧乙烷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对乳制品要进行高温消毒,对母牛流产胎儿、羊水等分泌物要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1]。

要注意对牛群观察,发现母牛流产或者其阴道流出灰白色污秽物并散发恶臭,或者是母牛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屡配不孕,都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应对;公牛有睾丸炎、关节炎等,也是布氏杆菌病的基本症状,要及时进行隔离喂养。患病牛有利用价值的,可以隔离保护性喂养,没有特殊价值的,要尽量宰杀进行无害化处置[2]。

3.3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布氏杆菌病防治的最重要手段,不管是发病区域还是无病区域都应该切断病菌进出渠道。由于病菌对消毒剂比较敏感,使用消毒剂进行有效隔离,效果比较显著。可以在养殖场门口设置消毒通道,人员和车辆经过都要进行彻底消毒。要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全场进行消毒,包括各种用具和车辆。对养殖场周围环境进行清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病菌可以通过水、空气传播,养殖场周围环境的净化对阻断传播途径有重要作用。养牛场要远离其他养殖场,远离环境污染源,特别是饮用水很容易成为传播媒介,因此,要对饮用水进行有效保护,并注意消毒净化处理。此外,还要注意灭鼠、灭蚊蝇,减少其他传播媒介,不要同时同场地喂养猪、羊等其他易感动物群体,防止交叉感染。

3.4 坚持自繁自养

为防止布氏杆菌病的侵入,养殖场要坚持自繁自养为主,培养健康群体。母牛繁殖可以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犊牛出生后要对其进行疫苗防疫,检疫后为阴性者送入健康牛群,发现阳性者要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或者扑杀,从而实现逐步更新、净化养殖场的目的。

3.5 加强人员管理

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日常操作管理要严格遵守相关预防传染规程,特别是接触病牛和疑似病牛时,要防止布氏杆菌通过人间接传播,还要防止病牛传染人。人在工作中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万无一失。特别是为牛接生或者处理孕牛流产时更要小心谨慎,暴露的皮肤要涂擦凡士林,注意戴口罩和眼镜以及胶皮手套、胶鞋等,还要注意随时进行消毒。

此外,养殖场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动物饲养也需要有健康证。还要禁止养殖场内屠宰动物、烹饪动物产品。要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出养殖场,尽量减少牛群与外界的接触。

4 小结

布氏杆菌病对牛群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牛群一旦感染此病,治疗难度比较大,而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加强预防,从源头切断病原传播,是布氏杆菌病防治的最关键环节。掌握布氏杆菌病原特点、传播方式,就可以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由于布氏杆菌对热和消毒剂比较敏感,对养殖场进行全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车辆、用具、设备、饲料、饮用水进行有效管理,方法众多,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只要提高防御意识,就可以有效防止布氏杆菌的侵入。

参考文献:

[1] 陈 肄,李 新,张菲菲,等.防治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0(11):110.

[2] 高桂梅.奶牛布氏杆菌病防控[J].新农业,2011(3):31.

猜你喜欢

传播诊断防治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